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有一种追求,叫精忠报国;有一种信念,叫无怨无悔。

冰峰雪山、戈壁荒漠、高原冻土、边防要塞,拥有铮铮铁骨的中国军人,曾在那里守护万家灯火,奉献自己的青春。

八一光荣榜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田军,男,汉族,余杭区良渚街道大陆村人,1993年2月出生,2012年12月入伍,任边防某团机步营机步一连战士,下士军衔。田军同志自入伍以来训练刻苦,业务技能精湛,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于2017年11月荣立三等功一次。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凌震,男,汉族,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人,1984年3月出生,2007年6月入伍,现任某边防支队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少校军衔,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17年3月,凌震圆满完成赴利比里亚维和防暴任务凯旋回国。一年来,该同志长期上挂总队政治部,先后参与了重大任务执行、重要会议保障以及党委和首长交办的其他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1月被武警浙江省边防总队记三等功一次。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李立忠,男,汉族,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人,1993年4月出生,2012年12月入伍,任陆军边防某团战士,下士军衔。李立忠同志自入伍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牢记使命,以自己高涨的热情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在大项任务中表现出色,军事考核中成绩优异,于2017年11月荣立三等功一次。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梁泽超,男,汉族,余杭区良渚街道纤石村人,1995年4月出生,2013年9月入伍,现任丽水消防支队庆元大队战士,一期士官。梁泽超同志入伍训练刻苦,努力钻研,历年担任支队新战士带教培训,在装备建设中多次获得小发明一等奖,2018年1月因在十九大消防安保中,成绩突出,被丽水消防支队记三等功一次。

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褪下军装,依然保持着军人的热血和激情。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为余杭的发展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让我们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中国军人致敬!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田军

良渚街道大陆村专职网格员

2012年在新疆喀什服役;

2017年11月,记三等功

大男孩田军是良渚大陆人,略有些腼腆,却难掩一身正气。2012年12月,田军穿上军装,扛起钢枪,踏上祖国边疆喀什的土地,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并在2017年11月被记三等功。退伍后,他成了大陆村的一名专职网格员。他说,当兵与网格员都需要站好每一班岗。

“我原来是体校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去之前也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没想到,当地的条件那么艰苦。”田军回忆说,第一天新兵们坐车去军营,在帕米尔高原开了七个小时还没到目的地,越往上走氧气越稀薄,别说花花草草,连植物都见不着,放眼望去满是荒漠戈壁。但就是站在那样的土地上,心里陡然萌生一种为国守边的责任与情愫。

高原地带氧气稀薄,紫外线强烈,晒伤晒黑那是自然,夏天即便白天气温很高,但到了夜里十分冷。军营生涯每年有十个月是在寒冷的条件下度过的。在田军看来,艰苦条件下,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能让战士们变得强大;军营中,部队领导教导自己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都是宝贵的经历。

“作为边防军人,肩上的责任重大,需要站好每一班岗,为祖国维稳戍守边防。”田军说,喀什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地理位置重要,需要时刻关注边防动态。让他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的一次紧急任务。“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整个连队到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口防守。我们绷紧神经坚守了20多个小时。”握着上膛的钢枪,战士们坚守在最前线,夜间气温达到零下三十多度,大家只穿着一件羊皮大衣,却没有人抱怨一句。田军说。

2017年12月,田军退伍回乡,听闻良渚街道招聘专职网格员,他想都没想就报了名。“提前在网上了解了网格员,了解到很多工作都是涉及安全、维稳的,与当兵其实也有相通之处,都是保一方平安。”交通、安全、低散乱、流口、消防、环境、卫生……网格员的工作职责,田军记在心中,也干在实处,努力去做好网格中的一颗镙丝钉。

一次,大陆村北星桥发生一起车祸,一辆装沥青的货车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小轿车的车尾甩进了路边农民家的库房。接到消息后,田军等人立即赶到现场,一边维持好现场交通秩序,一边安抚受惊的女司机……对田军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件他应该做的小事,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暖心至极。田军说:“脱下了军装,虽然做的事情不同,但始终都是为人民服务。”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梁泽超

现服役于丽水市公安消防支队庆元中队,

参加灭火救援和保卫任务400余次

消防官兵是城市中最可爱的人。他们时刻坚守岗位,冲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守护群众安全。2013年9月,来自良渚的梁泽超成为了一名消防兵。如今,这名95后大男孩是丽水市公安消防支队庆元中队的班长。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4次,优秀士官3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

2014年2月,在在建的庆元二中,因工资纠纷7名工人冲动地爬上吊塔。梁泽超主动请缨,只身爬上吊塔顶部,通过近一小时的谈判,终于成功说服7名工人下塔。然而一名工人突然身体不适,全身发抖,不能单独下塔,情况危急。梁泽超果断用安全腰带将他与自己绑在一起,咬牙将他从30米高的吊塔上安全背回地面。

2014年6月18日,一场大雨使得西演山庄附近有人员被困。被困者双手抱石块,身体随着急流左右摇摆。下游就是急流区。眼看被困者体力渐渐不支,梁泽超在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后毅然下到湍急的河流中。就在快要接近被困者时,水流将被困者卷入河底并往下游冲去。梁泽超奋勇直追,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解救了被困者。

2015年9月27日,天马竹制厂房起火,中队赶到时整个厂房已经火光冲天。梁泽超跟随指挥员深入复杂的火场侦查,发现起火仓位都是由简易砖木搭建,内有大量竹制品和包装袋,火势猛烈,厂房随时可能坍塌。而厂房周边就是民房及香菇棚,火势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梁泽超在火场最前线连续奋斗了17个小时,最大程度地保卫了人民的财产安全。

2016年5月24日,庆元县新建路某民房内煤气罐起火,引燃整间厨房,旁边还有2个充满的煤气罐,周边大多是老房子,正在燃烧的煤气罐成了一枚定时炸弹。危急时刻,梁泽超三进火海,徒手抢出煤气罐,消除了安全隐患。那一刻,周围的人都为之感动。

“我作为一名消防战士,在群众最需要的危急时刻,理应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入伍5年,梁泽超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一名消防战士的职责和神圣使命,先后参加各种灭火救援和保卫任务400多次,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每当有人问起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一直冲在最前面,他都这样说。

五年的军旅生涯,梁泽超从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磨练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官、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一名优秀的消防战士。他默默地践行着服务人民的宗旨,以最美的青春书写忠诚,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无悔誓言,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曹鹏

良渚街道城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曹鹏

曾在福建沿海一线部队服役,参与国防光缆建设

果敢、干练,是曹鹏从军十二年保留下来的军人气质。2000年,这名黄湖小伙踏上了前往福建服役的征程。军旅生涯十二载,练就了他一身的铮铮铁骨。2013年转业后,他来到良渚,用宁折不弯的刚强意志,坚守建房管理工作岗位。

“一把锹一把镐,每人每天15米。”曹鹏打趣说,自己的军旅生涯没有多少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可以说,也没有真枪实弹地上战场,除了日常的艰苦训练外,最是难忘也最磨砺意志的事,就是挖沟——铺设光缆。从2002年开始,曹鹏参与了国防光缆铺设工作,连续三年,每年连续一个月。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出发,晚上直到看不见了才歇息。曹鹏轻描淡写的那段日子,是流血流汗的青葱岁月,是他们对国防建设的无悔付出。

“1.2米深,上宽下窄,底部刚好容得下一把平放的铁锹,那就合格了。”听听简单,实际上,挖光缆是个辛苦活。12月正值寒冬腊月,泥土都冻着,十分难挖;军人们卡在缆沟里,手脚都不能伸展开,经受的是艰巨任务和艰苦环境的双重考验。天黑了,军人们在附近民房的地上打地铺休息;天一亮,立马埋头苦干。一个月下来,铁锹早已磨平。“苦是苦,但我们是军人,军人除了保卫祖国,还担负着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任务!”曹鹏坚定地说。

2013年12月,曹鹏来到良渚,在城市管理一线继续挥洒青春汗水。曹鹏负责建房管理,放样、审批、监管、拆违等等一系列环节都要求到现场,甚至有些邻居为了建房吵架了,他也要去现场调解纠纷,他笑称老百姓家就是他的工作场地。工作中,他刚正不阿、一视同仁,“哪怕是超一个平方,都是不允许的!”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曹鹏一碗水端平,全力做到公平公正。有些群众建房超标了需要拆除,往往难以理解,曹鹏总是耐心劝说,尽力化解群众心中的不满。回想当年,再议今朝,曹鹏笑着说:“其实挖光缆和管建房也有相通之处,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就定能把事情做好。”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姜俊杰

良渚街道经发科工作人员

2008年在浙江省武警消防总队地方支队服役,

曾参加救火及救援近千场

姜俊杰(图中左一)皮肤黝黑,那是他长期从事消防工作留下的“印记”;他有三颗种植牙,原本的牙齿在救火时被炸飞。尽管如此,小姜总是说自己的消防兵生涯很值。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消防官兵心生敬意,那是所有兵种里与普通群众关系最密切的。”小姜是老余杭人,原本是美术生,但高考时发挥失常。2008年,他穿上军装,踏上自己人生的新“征程”,在浙江省武警消防总队金华支队磐安大队开始了为期五年的从军生涯。回忆起当时的青葱岁月,他笑着说,自己也算是“弃笔从戎”了。

小姜的牙齿是怎么炸飞的?时间得倒回至2012年5月21日。金华市傅村镇一家企业着火,火势较大。接警后,小姜和战士们第一批赶到现场,当时火势很大,就在小姜和战士们一起铺设水带时,突然厂房内发了爆炸,随之飞来的硬物正好砸在他的嘴唇位置,防护头盔被炸裂。由于情况紧急,小姜也没管太多,把水带铺好后,就冲进火场,直到大火扑灭才感觉到牙齿疼痛。一摸,才发现自己满嘴是血,还掉了三颗牙,他却说:“当兵嘛,流血流汗,很正常。”

消防救援,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能力。当接到指令说有一住宅发生火灾,明确有人员被困时,小姜就已经在脑海里构思好了救援方案。在前去救援的路上,小姜与战友们明确分工,并戴好了具有防毒功能的空气呼吸器。到达现场时,小姜发现那是一幢旧小区单元楼,起火住宅位于四层,火势较大。三名战士迅速从楼梯抵达火场,此时整个客厅已成一片火海。一名战士用消防水枪形成水幕,降低火场温度,小姜与另一名战士负责救援。即便是戴着强光手电,火场中小姜也只能看到自己的双手,他摸着墙壁,一间一间确认。在洗手间门口,小姜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但此时门已经在高温下变形没法打开。破拆后,小姜发现两个大人一个小孩被困。小姜二话不说便将自己的呼吸器给孩子带上,然后抱起孩子,迅速将被困人员救离火场。“被救的一家三口还送了锦旗,真的很有成就感。”小姜也因救援中的出色表现荣获三等功。

在部队五年,小姜印象最深的,要数每年的年三十。“每年年二十九下午2点多,我们就早早地吃好年夜饭,带上装备,在车上待命。过年期间,火情太多了。”小姜轻描淡写的背后,是消防官兵守护百姓生命与财产安全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除了救火外,武警消防部队还肩负抢险救灾的使命,车祸、跳楼、摘马蜂窝、山体滑坡……只要是群众有危难,消防员都会挺身而出,为群众排忧解难。

“虽然很苦,但是很值!五年军旅生涯,对我的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军队里注重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很重要。”退伍后,小姜于2014年来到良渚工作。当时市场管理处提供了一个消防检查的工作,小姜就是奔着那岗位去的。现在,他良渚街道安监处工作。每一天,小姜都会前往企业进行检查,凭着在消防部队练就的一身本事,他督促企业整改,提高企业消防安全意识。他还会根据每家企业不同特征,量身定制消防安全培训课件,为企业带去最实用的消防课。小姜说,自己从没有后悔踏入消防这一行业,也很庆幸能够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苏文海

良渚街道纤石村村委主任

1997年服役于江苏某边防检查站

苏文海模样精干,言语铿锵,举手投足间依稀透着一股军人特质。在部队磨砺十二年后,褪下军装的他不褪军人本色,在良渚纤石村担任村委主任,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坚定不移。

1997年,苏文海踏上了前往江苏张家港的列车。新兵训练结束后,开始了在江苏某边防检查站服役的历程,2000年7月调到武警杭州支队。在边防检查站的日子里,苏文海出色地完成了真枪实弹抓捕走私船、抓捕外国籍偷渡组织者的任务,而大大小小的抓捕偷渡行动,多到自己都数不清。

苏文海永远都忘不了1998年腊月二十九这天,那是他第一次出海执行抓捕走私船的日子。当天接到任务要去追捕两艘成品油走私船,早早吃过晚饭,十几个人的队伍整装出海。苏文海心情激动,这是他第一次出海。几个小时过去后,新鲜劲过去大半,执行任务的战士们因不适应海上的作战环境严重晕船,晚饭吐得一点不剩不说,连水都不敢再喝。在海上漂了22个小时后,终于发现了两艘成品油走私船,战士们顾不上虚脱的身体,一鼓作气将对方制服。苏文海说,“当时晕船削弱了大半的战斗力,但是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誓要完成任务。”

上世纪90年代末,偷渡盛行。一个高温天,苏文海所在的连队接到线报,说有近20人将登船偷渡。苏文海所在班提前潜伏,大家穿着迷彩服,每人带上水壶、压缩饼干,涂满风油精,在离码头几百米的杂草堆里待命。谁料,偷渡人员十分警觉,愣是将登船时间推迟了。战士们在草丛中趴了整整20多个小时,全身上下被蚊虫叮咬100余个包,但没有人中途放弃。“天气炎热,蚊虫又多,大家趴了一天一夜,带去的水早就喝完了,体力也消耗殆尽。虽然被蚊虫叮咬,但我们一动不动,不然就会暴露。”苏文海回忆起来,当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当偷渡队伍出现后,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即行动。偷渡者四处逃窜,战士们愣是跑了一公里才追上。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于苏文海来说,亦是宝贵财富。

“12年的军旅生涯,对我有很大帮助,锻炼了我个人意志,培养了奉献意识。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大伤小伤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从没后悔过,也没觉得委屈。”2009年,苏文海转业后做起了小生意,后来成为了一名新良渚人。2011年村级组织换届,他任党委委员;2013年12月,他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如今已连任两届。在苏文海看来,部队生涯与村里的工作既有差别,也有相通之处,“在部队,整个生活节奏是方块加直线,服从与执行,干干脆脆。而农村工作复杂得多,各种情况都会遇到,必须要耐下心、沉得住气。但两者也有相通之处,都是为人民服务。”这名新良渚人,用自己的热情与能力,渐渐取得了村民的认可。村民家出现了矛盾纠纷、发生了意外,哪怕已是半夜,也会找他求助。对苏文海来说,那便是对他的信任。

像这样的老兵还有很多!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虽然我们不再听到这些熟悉威严的口令,但是多少年来它依然在我的耳边回荡。多少次梦回布达拉宫广场,迈着整齐的步伐迎着朝阳军号嘹亮,‘高原武警,忠诚卫士’早已深深烙进心里,此生难忘。”余国生,1983年3月出生,2002年12月应征入伍,200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期间,因工作突出他荣获优秀士兵两次、个人嘉奖一次。现就职于良渚街道安监处。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当兵生涯的苦和累是值得的,你永远不了解曾经作为一名军人是多么自豪,当兵这件事应该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选择。”骆洲,2015年9月成为一名武警,2017年9月退役,现为亲亲家园网格员,为平安网格、平安良渚贡献力量。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3年的军旅生涯是一种磨砺,教会我在今后的人生中要正直、坚毅,要严谨、务实。”周立强,1977年12月出生,1995年12月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成为江苏省某部一名通信兵,1998年12月光荣退伍。现为良渚街道港南村村务工作者、党小组长。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沈晓翔(右一)

“忘不了手握钢枪的滋味。忘不了摸爬滚打的日日夜夜。军营不仅磨练了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更培养了我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作风。”沈晓翔,1986年6月出生,2004年12月应征入伍,200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12月复员,曾参加汶川抗震救灾、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参军期间,因工作突出他荣立三等功一次,荣获优秀士兵三次。现为良渚街道杜城村党委委员。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余申涛(前排左一)

“部队铸就了我刚毅和坚强的性格,部队生涯教会我永不服输、勇往直前。”余申涛,1993年出生,2011年12月应征入伍,2013年12月退伍,曾参加北京工体中超联赛安保工作,曾为天安门国庆升旗备勤安保,荣获优秀士兵一次。现为良渚街道城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陆家鑫(右一)

“只有经历过长途跋涉的勇者,才拥有枪林弹雨中的英姿。”陆家鑫,2015年9月入伍,2017年9月退伍,现为东明山网格专职网格员。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退伍三十多年了,当兵时的场景常常在脑海里出现。即便是退伍,也不能褪色。”邱平平,1973年4月出生,1993年12月应征入伍,199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12月退伍。参军期间,他工作刻苦,第二年就当上了班长,荣立三等功一次,优秀士兵一次。现为长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今天,致敬余杭最可爱的人!你认识他们吗?

“警营生涯使我成长,让我成熟,无论言谈举止还是为人处事,都深深改变了我。”康鸣强,2010年12月入伍,2015年12月退役。现为良渚街道安监处工作人员,为良渚消防安全工作贡献力量。

八一建军节,让我们向最可爱的军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不褪军人本色的老兵们说一声: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