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布局(二)專利戰略

專利佈局已經是企業構建專利資產,提升競爭實力,降低運營風險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專利佈局目前已經具有較為完備的方法體系,但每個行業、每家企業均不相同,具有各自的特點與問題,佈局的手段與方式也因此不同,完善的專利佈局必將在未來的企業創新與競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初創公司的知識產權佈局(二)專利戰略

專利佈局的定義

專利佈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專利佈局,是指對企業全部專利申請的數量、申請的領域、申請覆蓋的區域和申請覆蓋的年限等進行的總體佈局的行為。簡言之,廣義的專利佈局考慮的是何時在何地就何種領域申請多少專利。狹義的專利佈局,是指對企業某一技術主題的專利申請進行系統籌劃,以形成有效排列組合的精細布局行為。狹義的專利佈局考慮的是就某一技術主題如何佈置專利申請。

專利佈局的程序

專利佈局的過程一般包括以下過程:(1)設定研發主題專利佈局是對企業某一技術主題的專利申請進行系統籌劃,以形成有效排列組合的精細布局行為,因此,企業在進行專利佈局前首先要設定研發主題,明確企業將要進行的研發屬於哪一技術領域的哪一技術主題。(2)檢索專利文獻。在設定研發主題後,企業必須就該技術領域之專利在先技術進行檢索,以瞭解相關技術及競爭者目前的發展情形、專利佈局之相關概況等內容。(3)進行專利分析在檢索到相關專利文獻後,需要對相關資料作深入的專利分析,以瞭解該領域的技術發展狀況、該領域技術研發參與者的狀況、對比企業自身的研發實力等,從而明確企業的研發方向和主題。(4)製作佈局方案圍繞某一技術主題,找出其關鍵技術部位和關鍵彈著區,依據企業的研發能力、企業經營策略和經營狀況等因素確定適宜採用的專利佈局模式,製作針對該技術主題的專利佈局方案。

提前佈局

專利佈局應該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因此,一方面需要以完善的情報分析工作作為支撐,瞭解整個行業。其包括專利情報分析、市場調研以及商業情報分析等。另一方面,專利佈局的工作要以企業的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開展具體工作。需要明確企業自身在整個產業鏈中所處的位置,以及整個產業的發展狀況。若企業處於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則專利佈局應該更加註重關鍵技術的保護與覆蓋的完整性,強調專利佈局的前瞻性;若企業處於產業鏈相對下游的位置,則應更加關注專利佈局的廣度。其次,從企業自身而言,如果在競爭中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則專利佈局的重點應該放在如何保持自身領先優勢、提高競爭壁壘,方式上可以採用設置路障專利、形成專利防護網等方式;如果在與友商的競爭中水平相當,無明顯的領先優勢,則專利佈局應該更加側重對自身創新保護的同時提升對方創新的難度與成本;若企業自身在創新方面仍處於跟隨狀態,或剛剛進入某一新業務領域,則需要通過專利佈局實現自我保護和加速追趕,一方面關注已有專利的佈局狀況,一方面積極尋找創新點並設置專利防護牆。

企業內部專利數據庫的建立

建立企業所在行業的專利數據庫是一個基礎工程,佈置企業獨有的專利數據庫有利於之後專利信息分析的有序開展,並且有助於推動企業研發創新及快速識別專利風險。初創企業由於專利內容較少,宜自建內部專利數據庫。目前有些國內企業嘗試通過外部服務機構建立專利數據庫,但是這些數據庫在構建時,其分類的準確性、數據的完整性、使用的便利性大都不能很好地保證,容易為後續的維護與更新埋下隱患。

重點產品及競爭對手的信息研究

如果企業不屬於行業技術的領導者,則有必要對重點產品及競爭對手的專利展開全面分析與研究。重點產品專利信息分析應當以知道產品規劃與研發為目的,因此專利信息分析不能是一些數據和圖標的羅列,而應該從這些專利信息中提煉出對產品規劃與產品研發有用的信息,例如技術發展路線、最新技術趨勢、競爭對手關注重點以及產品模塊分佈,也可以從不同的維度提煉出高風險專利、重點專利以及失效專利。對於競爭對手的專利信息研究出了趨勢性分析及專利分析外,還應注重提煉競爭對手的行為特徵、優劣勢及知識產權競爭策略。

積極防禦

“積極防禦”與“消極防禦”相對,是指在專利防守中主動出擊,積極對抗對手的戰術策略。積極防禦有兩個重點:一是“防禦”。面對強大的對手,首先要學會“防守和固守”,儘可能避免捲入與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爭端,以確保在關鍵市場上得以生存,而不至於因競爭對手發起的知識產權訴訟或挑戰而被迫退出市場。因此,“防禦”是極關鍵的。在參與知識產權競爭時,需要積極發展對抗對手的專利實力,體現防中有攻。在“和平”時期,企業應當積極佈局未來能夠制衡對手的專利,儘早進行專利申請。在進入知識產權訴訟時期,應當在企業商業戰略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積極應訴,尋找有利機會,比如,主動尋找挑戰對手專利權的證據,或主動證明產品不侵權,或及時採取迴避設計。

專利維權

如果要通過專利為企業市場競爭提供幫助,一方面,有必要建立專利維權許可機制。實際上,如果前述的專利價值評估開展到位,可為專利維權和許可提供很多便利。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與研發人員和市場配合,定期收集對手產品信息,評估對手是否對我方專利侵權,並準備詳細的分析對比報告。一旦對手侵犯了我方專利權,可以通過主動方式發函警告對手或提起訴訟。再者,即使不發起訴訟,專利也可以作為儲備武器,在遇到對手攻擊時做出反擊的砝碼,迫使對手終止訴訟或簽訂交叉許可協議。實務中,專利維權與許可應儘量避免與強大對手主動發生衝突,而將精力集中在實力較弱的對手身上。對於強大的對手應該以防禦為主,並以達成交叉許可為目標。

其次,關於專利權權屬的爭取,企業應當儘量收集雙方合作歷史資料(包括合作開發協議、供貨協議、保密協議、關於相關技術的討論記錄等),從中找出對本公司有利的證據,並確認雙方當前的商業合作規模和具體的項目情況;再基於相關資料與對方談判,以獲取相關專利權;最終重新簽訂知識產權權屬協議,以避免後續發生類似問題。

為了降低侵權風險,也應該同時準備影響對方專利穩定性的證據,視情況以相關證據與對方談判,或是直接採取相應的行政或司法救濟手段。另外,也可以進行迴避涉及,或是與對方簽訂許可協議,甚至尋找權利保護傘,或向業務部門建議避免進入相關專利所在的市場。

專利佈局是一項複雜而龐大的工作,但無論是對於初創企業或是有一定規模的大企業,都應當意識到完善的專利佈局對企業今後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