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全文长 9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0 分钟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精彩导读

如何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全面、深度研究学科的育人价值?综合活动的育人价值如何开发?这些也是一直困扰我们教育人的重要问题。一起来看看叶澜教授的新思考。

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的理想追求。她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已进入第25个年头。

新时期再出发,她对这项本土化、长时段、整体综合式的大型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也有了新的洞察。

如何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全面、深度研究学科的育人价值?综合活动的育人价值如何开发?这些也是一直困扰我们教育人的重要问题。一起来看看叶澜教授的新思考。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教育进入了新时期,“新基础教育”也进入了新时期。我没有想到,会在生命中遇到这么多真心实意在乎教育,在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乎每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好校长、好老师,还有我们教育研究团队中的好同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十分必要。

这里我主要谈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简要解读“新时期”与“再出发”。也就是对我们现在生存的社会和“新基础”达到的状态作出相对理性和清晰的分析,这是继续前行所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第二,学科育人价值的全面深度研究。如何理解“全面”?如何理解“深度”?第三,学校综合活动育人价值的充分开发。第四,我们要走到哪里去。作为理论工作者,重要的是弄明白“教育”到底是什么,在道理上弄明白了“教育所是”,就有可能按照“教育所是”而行。每个人都将此视作自己的追求,就不会感到压力,只有享受、欢乐,达到“自然而然”之境。

1

解读“新时期”与“再出发”

“新时期”的分析从两方面讲:首先,从整个社会意义上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其次,为什么讲“新基础教育”研究进入了新时期?把前提、背景弄明白,就会清楚我们从哪里再出发,既有信心,又知道问题。

1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

“新时期”的思考首先要看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巨变。“巨变”是事实,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国家由贫穷走向富裕。2018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是29.39%,这意味着中国在2017年第一次迈进了富裕区的门槛。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

第二,市场经济渗入社会一切领域。市场经济尤其是扭曲了的市场经济的渗入,在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如在政治领域带来腐败,否则不需要反腐;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带来问题,在教育领域也带来问题,它不只是涉及运行方式,而且包括对人之精神面貌的销蚀,在精神层面上带来深层问题。我讲“渗入社会一切领域”,不是一切歌颂,而是全面了解,包括问题,尤其是深层问题。

第三,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冲击力强。“冲击力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在人工智能越来越走向替代人的劳动,这对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在新时代生存提出了挑战。2006年我在《“新基础教育”论》里写到信息化时,尚未出现这样广泛和具有威胁性的重大冲击。另一方面,机器人研究还可能毁灭人类,这是走向极端了!若真走到极端,一定会摆回来!在强烈的冲击面前,我们不要忘记教育者的理智、良心和责任。

第四,价值体系功利为上、核心模糊。现在,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处处可见,但问题是:入心了吗?成为行动的指导思想和明灯了吗?因为市场经济过度渗入,社会风气往往认为名利才是实实在在的,淡化名利只是唱唱高调。学校不同于社会的是什么?我认为,学校应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母机”,人从小养成的精神力量、社会上尚未生长和发展出来的精神力量,都应在学校中发展起来、光大起来,一代代朝着越来越美好的方向前行。而不是认为社会就这样,无可奈何。

第五,文化领域古今中外、多元混杂。这里用的词是“混杂”,不是“融通”。现在复古的方式多种多样,中国文化本就有混杂,西方文化也并非一元。一定意义上,现在出现了精神危机感、空虚感和娱乐至死等多种畸形状态。到底怎样的未来文化最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在社会中生存的每一个人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这是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概而言之,巨变带来从未有过的优势,也带来从未有过的问题,中国社会继续发展面临新任务。

由富到强首先在社会内部面临转型的升级换代,社会发展不仅要改变改革开放之前的问题,更要改变改革开放40年本身带来的新问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当前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社会改革发展转型本身要升级换代。升级换代的主要指标,我曾在《终身教育视界: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首发于《中国教育科学》2016年第3期)里展开论述,此处仅简要表达。

一是社会发展指向和谐、民生。包括经济增长内部的和谐,经济增长与人文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处理好贫富差距、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之间的关系等。现在,民生问题成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但遗憾的是教育尚未被清晰地放在独特、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是经济发展突出创新、质量。“创新”是要从原来模仿着走、跟着走、追着走,走向自己独立朝前走,走出自己的路,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引领人类发展。改革开放40年,原来强调的是数量、速度,当前转向强调质量。我一直认为小学发展得太大不是好事,这不符合教育的逻辑。我相信“合久必分”,学校不是超市,不能用开连锁店的方式形成集团。无论什么时候学校都不能忘记自己是谁,学校整体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三是市场经济加强规范、诚信。“规范”“诚信”是衡量下一阶段市场经济能否成功的标准。经济秩序、制度,包括人的精神世界秩序重建,是当前的重要命题。市场经济本来应该诚信,但是现在日常生活里无处不存在欺骗的可能,弄得人人自危。规范、诚信是社会稳健、安定、人心所向的基础。

四是中国社会各地区空间布局大转换,城镇化提速与美丽乡村建设并举。有关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 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还要发展超大型国际城市。为什么新时期发展如此重视城市?在历史上,城市(city)与文明(civilization)是同根词,城市与文明连在一起,是持久、稳定的社会组织形态,世界各地的发展趋势都是走向城市化。但农村是中国社会之根、文明之根,这是独特的中国现象,“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国家软实力发展提上议事日程。“软实力”一方面是人的文化、文明和教养提高,另一方面是社会秩序重建还要形成维护机制,包括惩罚与弘扬。当前,很多城市在发展大型文化设施,校长对此要敏感,关注、研究如何使之成为滋养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源。

在国际上,由富到强的中国也面临挑战。首先,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地位发生变化。从被动全球化走向主动全球化,从被规定走向参与规定,从顺势而行走向对逆向的力量产生制约作用,这个角色定位很大气,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今天能否做到对人类发展有新贡献?其次,发达国家强势打压,国际利益格局动态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对“新时期”形成如下几点基本认识:

第一,中国面临近代以来(近200年)从未有过的复杂大变局和发展新希望,出现了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进入新时期。我们生逢大时代,不要做大时代里的糊涂人,要做大时代里的清醒人。

第二,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千事、万事归于“一事”,那就是:培养出能把握自身命运、具有时代发展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能创造中国未来的一代新人。教育工作者做的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不能做不识时代的糊涂人。

2

“新基础教育”研究进入新时期

第一,共生体内部结构形成新格局(2012-2017年)。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数量增加,地域扩大。共生体内部出现了多元主体的丰富组合。共生体各地区、学校研究发展水平呈现差序。

第二,“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成熟经验有效推广,共生体背景下开展研究的新经验逐渐创生。已有的成熟理论与经验,如实践中形成的“铁律”(整体、领导、骨干)、推进的过程逻辑,以及合作校和基地校的示范带领等;理论上已形成的一系列著作与论文,在新进地区推广中发挥作用等,都足以证明已有研究成果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推广也在不断创生新经验。新经验包括合作校自主发展、生态区建设、共生体领导小组、区域结对互动、兼职研究员培养等。

第三,“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形成标志性成果,“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成立。学派的标志性成果包括:2015年出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三套30本)、2016年发布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教育信条、2018年5月召开的《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英文版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以及目前已建立的三批26所“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等。

第四,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新问题。没有问题意识,生命活力就会萎缩,内生力就会削弱。内生力与困难、问题、目标联系在一起。随着研究队伍和势态不断壮大,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一系列新问题。当前尤其需要关注“深化”问题。研究指导力量要关注自身发展,有生命力的团队是有梯队的团队,不断培养新生力量。

综上所述,“新基础教育”研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新形势下别无选择,唯有基于现实基础和发展需要再出发。我们需要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深化问题,探索基于“新基础教育”现有经验和问题的新发展阶段目标与路径,包括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三大领域深化研究、提升品质、创造学校新生活、强化合作校成长的标志性研究等。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2

学科育人价值的全面深度研究

学科育人价值是学校教育育人价值的基础性构成。学科是最基础、有组织、浓缩的人类文化精华。什么时候基础教育都不能丢学科教学,不要忘记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1

“新基础教育”研究育人目标关注的核心构成

育人价值指什么?“新基础教育”指的是全面育人,所指有五:

第一,培养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人生态度。儿童的心理天空应该是明亮的。明亮的天空、阳光的心态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力量,是内生力成长的重要动力。基础教育要做对人终身有用的事,不要不在乎积极主动、健康发展的人生态度。有此,则无论顺境、困境、逆境甚至身处危境,心态依然明亮,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或逃避。

第二,个体人格的养成与公民素养的自觉健全。人格比什么都重要,人格养成是内在力量的培育,未来社会是民主、自由的公民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公民。自尊自信的人才会尊重人、相信人,不把他人当工具,也不把自己当工具。

第三,基础学习力的养成和自主拓展性学习需求与能力的培养。

这里涉及学习潜力、发展潜力的开发。

第四,独立思考、批判性发现和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不确定、变动性增强的世态中实现自我发展的生存能力之养成。这是对人的深层挑战,未来社会更加多元、复杂,对人更有挑战,需要关注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五,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培养融入和改变身边世界的能力,与人为善、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生态度,以自觉创造并可能拥有幸福人生。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拥有幸福人生,为此需要关注学生多方面兴趣的培养和开发。教育中的兴趣需要培养、开发和育成,不只是依顺学生当前的状态。

这是“新基础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的“标杆”,需要通过学校各个领域的实践来实现,不只是对学科教学领域而言。

2

学科育人价值的全方位开发

全方位开发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教师的全面素养和学科育人价值开发意识与能力的提升。教师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成人成事,现在我们要以学科育人价值的全面深度开发研究来涵养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学科教学研究需要提升到育人新水平,这对教师是个挑战,也是实现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

第二,学科教学内容育人价值的系统研究和配套落实。有教师谈道:学生感到知识自己也会长,不是胡乱堆积的,而是知识与知识之间有内在联系。这很重要。比如,数学的“魂”是什么?数学的“魂”在哪里?有了学科“魂”,才能对育人产生深度影响。伽利略曾说: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我们有没有想到数学与自然的关系?研究过怎样让孩子体验数学与美的关系?

在中学学习数学时,我感受到很大冲击的是“无穷大”和“无穷小”两个符号。人生也是如此。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从未直接体验和深入思考过,更没有想到可以用有形的符号来表达。尽管我的数学成绩并不好,但由此生出了数学奇妙和对数学家的敬意。我想,这些可能就是数学“魂”的构成之一。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数学教师头脑里有数学魂吗?我们都要自问。数学学科内容的育人价值开发不只是思维方法,不只是形数转化,这些很重要,是基础,但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远未达到终点!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第三,教学过程多元、多形态互动推进育人价值的开发。教学过程的育人价值,所有学科都要深思,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有教师提出很尖锐的问题:学生真正是自己在探究吗?还是按照教师安排好的在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问题吗?不同的答案有争论吗?教师如何发现、捕捉与课前预设不同的资源……这些都需要深度研究。

教师习惯于捕捉和预设相同的资源,与教师预设不同的、开放式问题引出的学生自发表达的资源意味着什么?教师需要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学生有什么独特?越是高年级,越需要抽象思维的挑战,但是一定要从具象开始吗?还是当学生遇到抽象困难时再给具体的案例或操作性支撑助解?也许我们学得扎实,但是有没有真正的探究、发现?有没有每个人内在的自我成长和喜悦?我一直强调:教师在课前清晰把握知识的内容结构,是为了在课堂上把关注、研究的重心放在学生资源和各种互动的真实、有质量开展上。我们现在的课已经与原来不一样了,教师不是简单灌输,而是让每个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但是学的品质如何?怎样提升?

教学过程的研究重点不只是停留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和转换上,更要关注的是教与学怎样不断转化,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真实成长,这涉及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关注、关爱,学生遇到问题愿意和老师探讨,学生能感到老师的关心、在乎,中小学生长大后记住的常常不是教师教的知识,而是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心理上的关爱。我们要开发课堂作为一种学校生活独特形态本身的育人价值。看起来静悄悄的课堂,其实是个生活的海洋。我们对课堂的丰富性、多样性要有深度探讨,要形成新认识。

第四,学科拓展性活动育人价值的灵活创生。学科拓展活动要更开放,不要刻意,要让学生释放灵性。学科教学有规范,有基本要求,要熟练掌握;拓展活动则要打开脑洞,提高学习兴趣。

上述育人价值的全面深度开发,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要日常积累,新基础是层累性发展,日久方能见功夫。

3

学科育人价值开发的难点

育人价值的全面深度开发,难在哪里?首先难在要从育知、育识、育方法向全面育人提升,这是了不得的大提升,有大难度。其次,学科与育人的内在关联和独特结合,由一般向特殊转化。上面我讲的是“一般”,希望大家研究、开发每个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从一般到特殊,找到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教学与育人的内在关联和独特,大家一起清醒、努力。再次,学科教学过程育人价值的全、实、深。原来我们讲学校转型“全、实、深”,现在进入学科育人价值的“全、实、深”。

3

学校综合活动育人价值的充分开发

这是一个新问题,大家近年来在努力探索。

1

“综合活动”是学校实现育人价值的又一基础性构成

综合活动不受学科限制,它与学校生活、学生发展的节点和韵律紧密联系。我们不只是把学生作为生命体,而且把学校也作为生命体,在其中可以最大限度绽放师生的生命活力,师生在各种活动中实现生命成长。在某种意义上,综合活动更具有全局性,学科教学分科进行,综合活动则以综合的方式开展系列活动。现在经常看到综合活动课程化的提法,下面我先对“综合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课程”“拓展课程”的区别作出分析,希望大家清晰综合活动的特殊性。

综合活动与学科教学不一样。我们常常听到把班会叫作“课”,这已成为习惯,因为班会排在课程表中,班会活动中的座位基本上像上语文、数学等课一样。这是把学科教学的规范迁移到班队活动中带来的问题。综合活动与活动课程也不一样。简而言之,活动课程是西方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课程理论,它以人类活动领域来分类、组织课程,并强调以活动的方式完成课程。拓展课程包括与学科相关的拓展,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拓展(如航模小组、戏剧社、广播台等),或者与时代、社会发展相关的拓展,如法治课程等。愿意做课程的,可以把这点放到课程里。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综合活动”是“新基础教育”创造的、有自己独特内涵的概念。通过比较,我再次强调必须认清综合活动的特殊性:它是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以主题和项目(不是学科)为活动构架,以学生的全程参与(包括策划、组织和总结交流等)、主动承担责任、产生积极发展效应为开展活动的原则。我们原来关注教育者在教育改革中成事成人,现在还需要关注学生在综合活动中成事成人。师生关系在综合活动中更强调合作、平等,相互欣赏,相互成全。

2

构建“自然”“社会”与“学生成长”内在相通的学校综合活动节律

人与自然存在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与我们是最大的生命共同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万物生命同体。人世间最大的“通”是与自然相通。四季轮转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人的生命、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也随四季的律动而变化。

“节”是生命或事物发展的节点,体现了系统内转换的临界点。有自然的节,也有人设定的节,人类生活中形成的节,这些是历史沉淀、人类经验的结晶,具有纪念传统、强化价值和发展路标的价值,它联系着历史、现在和未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前了不起的创造,春秋时已有冬至,后生成两分两至,到汉朝正式确立了二十四节气的自然律法,成为自然四季律动变化规律的时间节点式系统表达。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关节气的认识和活动逐渐丰富,具有了自然变化和社会生产、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综合表达的特征,数千年来与中华民族的生存息息相关。

因此,无论从自然变化、万物生长的节律,还是从继承传统的维度,节气都应该且可能成为整合学校综合活动最为适宜的系统框架。四季中的二十四节气与学校综合活动的切合点在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节律和学校生活起承转合的节律之合拍。学校活动的整体规划,应以长时段的“季”为单位,方能形成主题的有机整合。

“新基础教育”的共生体学校对“节”的综合活动已经进行了探索。下面我尝试对学校四季活动作出再构建,供大家研究参考。

1. 学校全年综合活动以四季分大时段进行设计

每时段分别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以一季中最后一个节气结束为终点。

每一个时段的起始时日,学校都要有“送往迎来”的综合活动,以强化生命流转、季节转换的标志意识。每季都要有六节气的名称,自然、人文内容的图文或专题录像介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配以咏唱、背诵等有关活动,让节气这项中华文化对自然变化节律的伟大认识与创造性表达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记,存活在学校生活里。每一季的主题都要与生命成长以及学校生活的节奏相关。

每一季还要有直接到自然中的活动,提升学生直接感受自然、欣赏自然、与自然对话、息息相通的感受力,并养成亲近、关注周边自然世界的爱好与习惯。我这几年一直尝试用摄影与自然对话、沟通,感受这样做是有成效的:花苞绽放、草地变绿、枝头结果、风云变幻……生活中的周边世界、大自然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与感动!

2. 春季的主题是“生”——及时播种

播种生命、播种爱、播种心愿。探寻、观察、记录、体悟,春草破土、春花凌寒、旧枝新芽的生命内生力之顽强,万物初生之动人心魄的美。强化“开启”“初生”对于任何生命和事物是否存在的重要价值。

3. 夏季的主题是“长”——自觉成长

长身体、长学问、长能力、长智慧、长意志、长责任、长情谊。感受自然界万物尽力吸收阳光雨露、蓬勃生长,使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熠熠生辉的繁荣景象之美。体会“长”要善于吸收外界的能量,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方能完成生命从出生到长大的转换。

4. 秋季的主题是“实”——收获成果

欣赏秋之成熟蕴含的美,大自然色彩变幻之妙。享受经努力之后获得成就的喜乐,感受一切来之不易,感谢所有对自己成长的帮助,包括对传统的敬重和传承意愿的强化。对自然赠予、劳动成果的珍惜,富裕时代需要形成“惜”的意识和习惯:惜物、惜财、惜时、惜情……

5. 冬季的主题是“藏”——蕴藏蓄力

蕴来年生命之力,择再生优良之种;蕴共度严寒之暖,思一年成长之历。欣赏冬季落叶后枝干的挺拔、刚毅、不屈之美。意识到“根”的重要:虽深藏地下,却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

6. 学校全年主要综合活动按四季分配整合

具体参阅下表: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几点说明:

(1)各校必开展校庆系列活动,增设学校独特的传统节日(表中未列)。

(2)相关节气及各类活动可按需要在班级、年级、全校三个层面以不同的方式开展,成为全校学生生活的组成。

(3)原有的为学科活动专设的节,可划到各项活动中,也可划入拓展课程。

叶澜: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4

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

1

“生命·实践”教育学——探索教育之“所是”

何谓“新基础教育”研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认识的“教育所是”?它包括三个方面。

1. 价值确定。教育是促进人之生命成长,通过“长善救失”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参与者变得更美好,承担起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责任。教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伟大事业。

2. 思维转型。走出片面抽象、孤立对立、非此即彼等简单归纳、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式,用复杂思维方式研究教育活动内在的矛盾、张力、关联、互动、生成、转化等复杂关系,研究教育系统的结构、生存和发展之原道。

做“新基础教育”,没有价值确定做不下去,没有思维转型则做不好。我们许多校长都感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变了,就是长期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结果。

3. 以身立学。我言即我信,我信即我行,我们努力这样要求自己,这是“新基础人”的群体人格特征,是“生命·实践”教育学人的人格特征。以身立学,是以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学校整体改革为核心,通过理论与实践多主体、多层次、多方式的多向互动,探索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解弊之方;走出创造学校新生活之路,在改革者自觉、积极参与中实现成事成人;走出创建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学术之路。

2

走向“自然而然”之境

何谓“自然而然”之境?如何走到“自然而然”之境?

1. 通过学习、反思、实践、创造,基于日常,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使价值成为信念;将教育之道内化于心,外在于行;练就新基础教育、教学和学校领导的新基本功,使习惯成自然,达一切自然而然之境,这是大修炼。我们人人作为自己生命的发展主体,共同创造学校新生活,享受教育活动所特有的生命四季,享受教育独有的尊严、活力与欢乐。

一个对自我更新没有兴趣的人和学校,是做不好“新基础教育”的。

2.“生命·实践”教育学追求的教育最高之境——“自然而然”。

我用四句话概括表达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最高境界——“自然而然”:

(1)厚朴如树。扎根于土,坚实不移;不图虚名,不玩花样;成全生命,舒展成长。

(2)温润如玉。经久积淀,化为内质;光自心出,方得温润;自在自如,悦己养人。

(3)灵动如水。不畏高山,不惧险阻;一往直前,无怨无悔;坦荡灵动,得大自在。

(4)绚丽如凤。生命多姿,五彩缤纷;精神奋发,涅槃重生;爱心不变,欢乐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