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是不是特别耳熟?快赶场!别急,别急,那是食用的麻将,别慌!

最近,抖音、火山、快手之类的APP捧红了众多网红美食,其中,就有可以吃的麻将,你吃过吗?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看着这么美的麻将还真真是下不去口呢!既然不忍下口,那就了解一下麻将的前世今生吧!


麻将,起源于中国,有人称其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粤港澳地区俗称麻雀,是一种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麻将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为一体,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曾被胡适先生誉为中国的“国戏”。

麻将用于娱乐用具,外形多为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体。上面刻有各种圆饼、条形或字样,北方麻将每副136张,南方麻将多八个花牌,分别是春夏秋冬,梅竹兰菊,共计144张。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麻将的用语你是不是还记得呢?麻将应对的五种标准是“吃”、“碰”、“杠”、“听”、“胡”。但是在正式比赛中,这五种状态的官方语言都是用汉语描述的,包括国际比赛。

竞技麻将是唯一一项国际比赛中规定用中文发声的竞技项目。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上家打出牌,与下家的牌正好组成一副顺子,他就可以吃。

其他人打出一张牌,自己手中有两张相同的牌正好组成一副刻子,他就可以碰。

其他人打出一张牌,自己手中有三张相同的牌,即可杠牌,称为明杠,倒下这个杠,再到排尾抓一张牌,将手中不需要的一张牌打出。手中有三张相同的牌,又抓到一张相同的牌,称为暗杠,扣下,别人不知道是啥牌,再到排尾抓一张牌,将手中不需要的一张牌打出。“明杠”比“吃”优先,如果你要杠的牌刚好是出牌方下家要吃的牌,则吃牌失败,杠牌成功。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当你将你手中的牌都凑成了有用的牌,只需再加上最后一张便可和牌,你就可以进入听牌的阶段,报听后不能吃、碰、杠,且只能打出本轮摸到的牌。

(hú)

四位玩家谁先和牌谁就胜利,得分由底分乘上番数。具体视比赛详细规则而定。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现如今,麻将已经冲向了国际市场,中国人喜爱麻将,外国人亦是不分伯仲。

麻将的英文名为Mahjong, Mah-jong, Mah-jongg, 在《功夫熊猫3》中也体现了这一中国元素——麻将。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麻将是怎么样在外国流行的呢?

有一个美孚石油的苏州代理商约瑟夫·巴伯考克,他写了一本名为《巴伯考克麻将规则》的书,而这本书也被称为海外的麻将“

圣经”。自从接触了麻将后,他就深深地被中国麻将吸引了,难以自拔,深深地陷入了与麻将的热恋。

因此,他便萌发了宣传麻将的想法,希望通过此举谋求趣味相投之仕一同搓麻将。他便把麻将的玩法简写成了一本书,方便他进行推广与宣传。后来,这本书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本全能齐全的麻将小红书,在海外迅速流传,也是在这本书里,麻将第一次有了英文名字——mahjong。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麻将就这么流传了起来,美国人率先抢占了麻将的风口,从事麻将事业,从麻将进出口、麻将批发、麻将零售、麻将生产甚至到手把手教你打麻将视频教程,一条完整的流水线和产业链很快就被建立。而它的消费对象主要就是那些无所事事的贵族和那些爱好嫖赌的赌徒等,麻将打发了他们大部分的空闲时间。

麻将传至荷兰,点燃了整个欧洲的“麻将热”,早在1920年,荷兰就成立了“荷兰麻将团体”。大约在1990年,荷兰人凭借着《巴伯考克麻将规则》成立了“第一届荷兰麻将协会”,并且还定期举行国家级的比赛。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英国人对玩麻将也可以说是很6了。他们模范中国人说“I hued !”,这英语式汉语和中文式英语真可谓有的一拼了。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丹麦人更是把麻将玩成了一项益智类的脑力活动!麻将在丹麦被贴上了“烧脑”的代名词,丹麦政府甚至对高规格的麻将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对麻将也是相当的喜爱,甚至于有些从日本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幽默地称自己是麻将系毕业的,估计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和室友搓麻将上了。日本街上写着“麻雀”或“雀庄”的店面便是可以搓麻将的地方啦。

三缺一?喊你呢!I hued ! 老外,你胡?我吃,我碰!

2005年,7个欧洲国家达成了协议,并且还成立了“欧洲麻将协会”。从此以后,麻将就走上了国际赛事。

中国文化真可谓是博大精深,麻将都走上了国际化舞台。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