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賺錢?2018年就靠這兩隻基金了!

筆者在今年的第二篇總結《逐字逐句揣上意》中,通過分析兩篇公文講解了當前資本市場的監管政策,在當前“金融去槓桿”、“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意圖之下,A股市場整體很難有大起大落,反而是有業績支撐的個股有投資機會。

在此背景之下,選擇“集中持倉、精選個股”的成長風格基金,或許是獲得超額收益的可行途徑。

眾所周知,公募基金有著嚴格的“雙十限制”:其中要求基金持有單隻股票,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

不像動輒就買幾百只股票的量化基金,有些主動型基金經理就是喜歡集中持股,精挑細選出來十隻左右的股票重倉持有。

例如:博時卓越品牌混合基金前十持倉佔比合計85.92%。

想賺錢?2018年就靠這兩隻基金了!

國泰估值優勢前十持倉佔比合計接近70%。

想賺錢?2018年就靠這兩隻基金了!

持倉集中的基金自然短期波動較大,但這二位基金經理選股能力非同一般,長期持有能獲得不菲的收益。

博時卓越品牌近年來收益排名靠前,規模變化穩定,機構持有人比例接近百分之40%。

想賺錢?2018年就靠這兩隻基金了!

想賺錢?2018年就靠這兩隻基金了!

自從楊飛執掌國泰估值優勢以來,以“八隻股票走天下”的威名被圈內熟知。當前此基金規模35億,暫停大額申購;機構持有人約為20%。

想賺錢?2018年就靠這兩隻基金了!

想賺錢?2018年就靠這兩隻基金了!

公募基金“冠軍魔咒”依然有效。所謂“冠軍魔咒”,就是當年排名前十的基金在下一年大概率排名墊底。

“術業有專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部分人只擅長自己鑽研的那個領域。說不定那年市場的風口就轉到了自己這裡,然後就成了坐在風口的幸福之豬。各方面都懂的人不是沒有,但“樣樣懂”肯定不是“樣樣通”。

無論是2015年的中小創還是2016年的量化基金,都無法逃過“冠軍魔咒”的詛咒。筆者認為,2017年消費藍籌一家獨大的狀況在2018年鐵定不會延續,畢竟這些股票今年漲幅巨大,雖說沒有泡沫但市盈率已經不低了。

從宏觀政策來看,不支持全面普漲,大概率還延續個股大放異彩的結構化行情;從市場風格來看,顯然成長風格的票子機會更大。周志超和楊飛均為歐奈爾的忠實信徒,傾向持有業績增長為20%—30%的公司。

排除“股災”等特殊情況,此類短期波動較大的基金最大回撤為15%左右,且規模較大的國泰估值優勢需要經歷1-2個月的調倉期。

因此,此二隻基金可在回撤為10%的時候進行補倉申購;或者在場內買入,進行擇時操作,以平抑回撤。

想賺錢?2018年就靠這兩隻基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