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作業15次 發射人工增雨炮彈28發

湘陰週刊訊(記者李蒙)受副熱帶高壓持續控制影響,自7月15日以來,湘陰縣高溫肆虐,截至8月3日已出現2段輕度高溫熱害。據氣象資料統計,今年1-7月,湘陰縣總降水量僅為696.1毫米,較常年偏少33.2%。降水不足,高溫持續,湘陰縣東鄉多地出現乾旱災害。

為緩解當前持續高溫乾旱天氣給工農業及老百姓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自7月28日以來,縣氣象局在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指導下,組織專業人員24小時監測全縣降水雲系。派出兩個人工增雨作業小組,集中在玉華等東部山區鄉鎮連續實施火箭人工增雨作業。截至8月3日,縣氣象局先後在玉華、樟樹、金龍、原長康等東部鄉鎮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15次,發射人工增雨炮彈28發。作業後影響區域降水明顯加大,有效緩解了旱情,降低了局部地區氣溫。

根據縣氣象局最新預報,8月份我省降雨分佈不均,湘陰縣降水仍將偏少,乾旱有可能維持。縣防指要求各部門各鄉鎮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積極開展科學抗旱工作。氣象部門將繼續堅守崗位,加強監測,根據天氣形勢發展適時開展增雨作業。

人工增雨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雲滴迅速凝結或碰並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其方法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雲中播撒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緩解農田乾旱、增加水庫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等。

據悉,當前湘陰縣氣象部門主要利用民用火箭發射系統向天空中有降雨潛力的積雨雲發射碘化銀催化劑。“可以催化局地降雨雲,加速加大降水量,或者攔截過路降雨雲,使其提前將降水降落在增雨作業輻射地帶”,縣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