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不用,却要开船直接撞向敌舰,打捞后才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一百余年间为了抵抗西方和日本列强的入侵,中华大地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一名优秀的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邓世昌的父母生活在晚清那个积贫积弱屡被外国列强凌辱的年代。

鱼雷不用,却要开船直接撞向敌舰,打捞后才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收到外国资本的侵略,做茶叶生意的邓世昌父母家业中落。因为希望国家和平昌盛,于是给他们的儿子取名世昌。邓世昌小时候成绩优良,学习刻苦认真。当时正逢李鸿章张之洞等朝廷大臣兴办新式学堂。满腔热血的邓世昌于是义无反顾在当时最新进的中国学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后看到中国军事的落后,邓世昌于是投入船政学堂学习海事知识。由于在学校时成绩优秀,表现良好,并有着满腔的爱国热血。

鱼雷不用,却要开船直接撞向敌舰,打捞后才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从校毕业后,顺利地成为了当时中国海军北洋水师中致远舰舰长。这样的一名优秀爱国将领,可惜在45岁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1849年9月17日,中国黄海大东沟波涛汹涌,暗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这一天,邓世昌为了保卫祖国,率领收下众将领舰队同日本侵略者作战。战事正酣时,无奈邓世昌所率中国海军武器弹药资源稀少,并且很多炮弹因为朝廷内部的腐败而偷工减料用沙土填充。

鱼雷不用,却要开船直接撞向敌舰,打捞后才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这种情况下,邓世昌逐渐处于下风。所部舰队慢慢被日本舰队包围。可是邓世昌临危不惧奋死抵抗。突然之间,致远舰被日本一枚鱼雷集中。看着即将沉没的致远舰邓世昌并没有选择拿上救生圈逃命,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和全舰将誓同生死,最后英勇就义。

鱼雷不用,却要开船直接撞向敌舰,打捞后才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多年以后,谁也没想到在2013年,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人员在丹东打捞到了这艘曾经威震黄海的致远舰。并发现在鱼雷发射管处有一枚即将发射的鱼雷。在当时可能因为距离过远无法命中吉野号。这样可以想象到原来当时邓世昌率致远舰冲上敌舰是为了用这枚鱼雷和敌人同归于尽。英雄走好,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