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面已調整,近期尿素價格探底?

等來的內需“幫忙”築底

供需面已調整,近期尿素價格探底?

步入8月,國內尿素行情漸顯好轉跡象。尿素企業也從之前的促銷未果變成“轉攻為守”,也就是在看清下游購買力不足並非價格原因後,放棄了主動妥協降價。大多數工廠選擇堅挺報價,除部分大單以暗降方式操作外,普遍按照“多買斷、少暫定”的策略,儘可能在少降價的局面下,將內需從斷檔期拖入新的採購季。

事實上,從本輪尿素跌價週期看,傳統主產區跌幅僅為100~150元/噸,保住了1800~1850元/噸的出廠報價;至於工廠外發價,雖然也出現了小編預測的1700元/噸底線價(不包括新疆1450~1500元/噸、內蒙古1550~1600元/噸),但從成交量判斷,只有小部分農資公司拿到了此番“抄底價”。

由此可見,下游經銷商大多本著“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觀望態度,即使錯過抄底,也不願承擔備貨風險。而所謂“等”來的內需便是複合肥企業小麥肥生產的原料採購。從操作上看,多數華北、華東、華中的複合肥企業選擇從山西、內蒙古、新疆三塊價格窪地入手。考慮到遠近運費差異,國鐵到站價多在1830~1850元/噸,且可作為各省尿素企業地銷參標。總之,尿素本輪跌價行情在廠商僵持博弈中,以有限的跌幅實現了初步築底。

“供減”“需增”為尿素挺價

本輪尿素市場淡季期,不僅下游看到了農業與工業需求斷檔期,生產企業同樣是如臨大敵一般。回顧以往高價尿素被激烈博弈至成本線甚至跌破成本的情況屢見不鮮,業內對此更是做好了兩手準備。也就是小編之前提到過的“兩個降價參標”:其一指的是傳統煤頭企業的尿素完全成本線以及跌破成本100元/噸時限產保價的行業慣性思維,對應參標為1550~1600元/噸;其二則是在中美匯率漲至6.77(7月30日中行匯率)時的尿素出口預期價格,對應的出廠參標為1690~1730元/噸,也相當於其跨省外發價。

而從實際情況看,尿素企業並未“認命”,規模化的檢修、轉產令行業開工率控制在52%左右,由於對產能總體釋放量的控制,使得成本線參標直接被否。而隨著複合肥企業開啟小麥肥生產週期,採購尿素價直接持平了尿素出口參標線,即1700~1730元/噸山西火運外發價。至此,供應面與需求面的這“一減一增”直接為當前尿素市場提供利好支撐。

印標為尿素行情再添預期

綜上所述,由於國內尿素企業堅持控產、控價的律己操作,最終喜迎工業需求回暖。之所以複合肥企業加快小麥肥生產進度,並非單純對尿素企業挺價認可,更多的還是考慮到尿素價格一日未穩,其小麥肥預收局勢也難明朗。畢竟當前經銷商慣於參照尿素價格來判斷複合肥價格。

另外,考慮到7月底的國際市場尿素小幅普漲以及印標對貿易商的吸引力,部分國內大經銷商已對月底“久博未降”的尿素存抄底意向。據悉本週,山東某廠復產、陝西某廠停車、河南某廠復產,導至行業開工率繼續波動,但也難改低位現狀。後期,有賴於工業需求提升,尿素價格或暫時維持盤整走勢。預計8月上旬傳統主產區出廠報價1800~1850元/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