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拜师黄金荣用这招――借力打力,混江湖这些套路要懂更要用

中国人讲究传道授业解惑,不但传统的三十六行讲究技艺传承,就是黄金荣从事的流氓行当,也讲求“后继有人”。

蒋介石拜师黄金荣用这招――借力打力,混江湖这些套路要懂更要用

黄金荣

因此,黄金荣开香堂,收徒弟,在民国上海滩,黄金荣的香堂可以说是最大的,即使风头强劲的杜月笙,也比不上他!

在黄金荣的弟子里面,混江湖的好手如云,比如说顾竹轩、高鑫宝、“文人”金廷荪,当然也包括同列上海滩流氓三大亨的杜月笙和张啸林。

但是,要说黄金荣徒弟里面最出众最不一般者,却是非蒋志清(蒋介石曾用名)莫属。

黄金荣识大体,怕蒋介石脸上挂不住,虽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却自鸣得意,堂堂的最高领袖,竟然出自黄金荣门下,到哪都是给关二爷(黄金荣开香堂以关二爷为祖师爷)脸上贴金的事。

这是后话,就当时来讲,蒋志清投奔黄金荣,虽迫不得已,但也暗含着混江湖的一般套路和智慧,作为社会人的你,不但得懂,更得会用。

人常谓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更别说还是弄的一地鸡毛的野凤凰。蒋志清早年就曾混迹上海滩,初时与上海滩商界大亨――虞洽卿结识。

在他开办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任事,做些书记员的速记工作,蒋志清看买卖股票的人众多,便又做起股票经纪人来,却没想到投机失败,欠了一屁股债。

人生有高潮有低谷,当时的蒋志清还不是后来的委员长,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人。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尤其是民国江湖,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

欠债还钱的古训也得在乱世民国变个样。

蒋志清被债主追的紧,惶惶不可终日,他想离开上海滩,但是债主里面有江湖大哥,把人撒开了堵他,人在上海,还仅是恫吓威胁等暴力催征手段,一旦让人看到他想溜,十有八九黄浦江又可以开荤了。

蒋志清要走,并不是单纯的想溜,他听说南方的广州革·命·政·府发生了内讧,孙中山手底下的陈炯明炮轰孙中山住处,孙中山的住宅,吓得孙慌忙躲到了附近的军舰上。

虽然孙中山被偷袭,看起来很狼狈,蒋志清却觉着陈炯明肯定搞不过孙,因此,他想趁孙着急之际鞍前马后,为自己奔一个“远大前程”。

但在走之前,必须把欠钱的问题解决,不说自己是否出的了上海滩,如果被债主追杀,把麻烦带到广州,那么将得不偿失。

债主们玩狠的玩阴的,蒋志清就必须找个比他们更狠更阴的主,镇住他们,宽延他些时日,不要苦苦相追。

蒋志清掰手指头算计上海滩的头面,没扒拉完一只手:“丢他老母,要靠就靠个最大的!”

蒋介石拜师黄金荣用这招――借力打力,混江湖这些套路要懂更要用

虞洽卿

靠谁?――黄金荣。

关键是他认识黄金荣,黄金荣没听说过他啊!更何况,他是带着麻烦靠码头,一入门不说置办些像样的见面礼孝敬“老头子”(青帮大哥的称呼)了,反而弄一腚屎等着黄金荣来擦。

黄金荣能答应?肯定不能,他又不是傻子,更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从来只有他算计别人,没有人敢算计他;从来都是他占别人便宜,没有别人占他便宜的道理。

因此,蒋志清想拜师黄金荣,中间还少条线,少座桥给他走。

当时的蒋志清在上海滩,可以说举目无亲,走投无路,站在大街上,除了追债人,剩下的就是陌生人了!

就说拜老头子这事,找一般人都不能成,找谁呢?蒋志清觉着还得虞洽卿,虽然自己不在他的政券交易公司,但毕竟算是相识一场,平时也能说上话。

他找到虞洽卿,没想到虞洽卿当即就应了下来,蒋志清都觉得不真实,虞洽卿是当时的商界大佬,找他办事的人多了,不缺他蒋志清一人。

虞洽卿有虞洽卿的考虑,混社会,上等人靠面子,他就是一个上等人,想要有面子就得懂平衡,在各方各派之间取一个平衡,不可偏废一端,因为政治派别,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指不定哪方得势。

虞洽卿就觉得南方的革·命·党能成事,蒋志清既然要去南方投奔,正好给自己牵了条线,而且蒋志清这人头脑灵活,说不定真能成大事。

虞洽卿与黄金荣联系好后,蒋志清便带着拜师贴到了聚宝兴茶楼(黄金荣开香堂的地方),虞洽卿率先给黄金荣说了自己的考虑。

黄金荣不是爱动脑子的人,但他觉得虞洽卿这么鸡贼的人替蒋志清说话,那说什么就是什么,蒋志清南下了,“阿德哥”虞洽卿不还在上海滩嘛!

实在不行售后问题也好处理。

当日蒋志清跪在地上,恭恭敬敬递上拜师贴,黄金荣则一手接了过来,放在桌子上。

从此蒋志清便成了黄门青帮一员。

至于说欠的债,黄金荣做东,蒋志清负责联系,黄金荣就一句话:“志清的钱,找我要,莫再难为他!”

黄金荣发话谁还敢跟蒋志清过不去,黄金荣好人做到底,又给了他200元大洋做路费。

三方各取所需,小人物蒋志清没有后顾之忧的南下,虞洽卿、黄金荣则埋了颗钉子在南方。

不过谁知道是钉子还是手雷呢!走的时候如丧家之犬,回来的时候已是天下雄主,民国乱世,就能出这么“奇”的事。

蒋介石拜师黄金荣用这招――借力打力,混江湖这些套路要懂更要用

蒋介石

现在看来蒋志清叫屈尊,当时看上去拜师黄金荣那就叫救命,他深知这些大人物讲求平衡术的伎俩,只要拿捏得当,借力打力,自己的事情不难处理。

大人物?他本身就是大人物;平衡术?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不但门清,更比谁都会用!


想看更多精彩历史故事,赶快关注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