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贴近实战的内家拳,形意拳的三种打法

在练体时,师祖郭公云琛曰:“练体分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此论甚为合理。笔者以此联想,在对彼之打法方面,亦可作三种来讲。

第一种打法(即用),要按照前面诸位师祖留著之言,详细研考理解清楚。在对待彼方时,能够想到诸位老前辈说的,并能作到的真理明言,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要做到心里明白。如二人见面之后,在言语中就要先做到审查彼方是练内家的还是练外家的。如我与彼方抱拳较技开始用于彼方时,先要看其两眼,或看彼之中心,或看彼之两足,不要站定成式。这就是要用形意拳与八卦掌相合之盘根术,使身形左闪右转前后进退,抱丹田定神气,以神形合一,你进我退,你短我长等等方法。行动之间看彼之神与身形步法,动作巧拙,刚柔虚实变化如何。这些是为了知彼知己,这第一关。看清彼方,自己心中不可有骄惧之心,可攻可守,心中以道理而定。

如攻,不要有用手一定胜于彼方的思想。如遇彼方有变化,自己还可继续而变之。但还要记准兵法云“兵不厌诈”。要以智而胜彼,指左打右,指上打下,乘其不备而攻之,击其不意而取之。如得机而发手时,必要用拳经上所云“宁在一思尽,莫在一思存。宁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在这时发动猛攻,一要毒,二要狠,三要稳,四要准,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总之,在利用紧急发动之势,对彼方连发三至五手,被彼全部化转而神稳,自己应当退转回身。此时应明白古人云:“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当退则退,以诈法长身而退(退时必须长身,起用践步才能退出燃眉之险地。或以败中取胜之手法取胜于彼),束身而落(将身形束住,也就是用踩、扑、裹、束、决之。束字,束而为一也。身形一束丹田即抱也)。同时回转身形,落地抱丹,面向彼方,以避彼方追击之患。伺隙再进也。此乃明暗劲之用法,也就是“敌将动心者”之用法也。

最贴近实战的内家拳,形意拳的三种打法

第二种用法即化劲之道艺。除要详细深研苦练,功到自悟而明其理,还必需师兄弟或其他拳友在一起真打实战。这样练打齐攻,功才可成也。总之,把艺业练至一有彼方之刺激,自身就有本能之反应而对敌。也就是练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境界。

第三种打法为久练时防之打法。亦可说成九练十防之打法。分述于下:

1、久练时防,即是由初练、长练之后,继续如常来锻炼,甚至有志习练于一生。此为久练。时防,简明来说就是时时刻刻要有病患与敌我之防,为防而久练。

最贴近实战的内家拳,形意拳的三种打法

2、九练十防之打法,此又分两种。一种是师祖郭云琛讲“三回九转之练法”,另一种变九数之练法,是三回九转是一势。指明是要多练,由练明劲而转入暗劲,由暗劲之毕方能进入到化劲。总结三种练法才能称为三回九转是一势。由此观之,这一定是练的功夫年久月长。可是以九字为多数之练,但下面还有个十字的十防。由此之见,防字之重要比练字还要重矣!也就是防住病患,才有健康之体,艺业加健康之体才能防住敌之击打,才有对敌用法,因此才有九练十防之说。我们久练还是为了防患未然,总之还是要以防为主。也就是说防护住本体,才有用字一说。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想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这种现代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深邃,被肤浅的认为落后!由中医及武术,我心痛哉!很多习武的人,对传统武术莫名爱好,但却缺少明师指引,难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武术,即便是自己修炼,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带文化属性,很多地方很多窍要,非指点无法突破。正因为传武的误解泛滥,急需拨乱反正,我师兄应众人邀请,提笔著书,成《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一书,广传武术思想,点破修炼窍要,为广大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广大爱好者了解武术,练习武术,其拳拳之心实为我等钦佩!师兄常说,虽水平有限,但也愿做法布施,以弘武道。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缘得见者,望惜缘!

最贴近实战的内家拳,形意拳的三种打法

最贴近实战的内家拳,形意拳的三种打法

最贴近实战的内家拳,形意拳的三种打法

最贴近实战的内家拳,形意拳的三种打法

点击下面“了解更多”,可以找到此书。

点击下面“了解更多”,可以找到此书。

点击下面“了解更多”,可以找到此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