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早稻收购价格持续上涨 托市收购尚未有启动迹象

新早稻收购价格持续上涨 托市收购尚未有启动迹象

近日,随着主产区新季早籼稻收获上市量的增加,由于面积下降等导致的减产态势也渐趋明显。供应面的预期趋紧,各类主体纷纷入市收购,新稻谷收购市场竞争加剧,使得其收购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部分地区已经高于了2018年产早籼稻国标三等的120元/百斤的收购底价。

目前,湖南长沙地区普通中等新产早籼稻收购价121元/百斤,较上周涨了3.5元/百斤;江西南昌地区120元/百斤,上涨2元/百斤;安徽芜湖地区119元/百斤,上涨3元/百斤。

在价格保持上涨态势的同时,早稻收购进度整体较快,这与北部的小麦收购态势截然相反。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数据,截至7月25日,主产区早籼稻累计收购117.2万吨,同比增加80万吨,其中:浙江16.8万吨,同比增加8.1万吨;安徽3.3万吨,同比增加3.3万吨;福建1万吨,同比增加0.5万吨;江西71.8万吨,同比增加70.2万吨;湖北2.8万吨,同比减少2.4万吨;广东17.6万吨,同比减少1.4万吨;广西3.9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

从近期的收购主体来看,新早稻大多进入了储备轮换收购领域,特别是今年地方储备收购数量较大,收购价格也比较高,大多以高于托市收购底价的价格入市收购,并且成为这一段时期的收购主力。比如,浙江省规定今年地方储备早稻收购价为123元/百斤,高于托市价(国标三等)3元/百斤,同时,继续采取订单收购政府补贴政策,额外给予收购补贴费用。这使得地方储备收购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对早稻收购价格的拉动作用较强。

受今年收购主体的态度积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尽管今年的早稻托市收购启动日期是8月1日,但由于部分地区价格已经高于托市底价,再加上政策调控的方向转向市场化收购为主,目前还没有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迹象。而随着收购的进行及市场粮源的减少,预计后期大范围启动早稻托市收购预案的可能性较小,早稻市场价格高于托市收购价格运行将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