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與熱兵器第一次結合,創造的幾個世界第一

前言

人類使用武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那時候,人類的祖先為了爭奪食物和生存,手中獵食的工具、石頭、棍棒都變成了自相殘殺的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與熱兵器第一次結合,創造的幾個世界第一

冷兵器時期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宣告人類告別鮮血淋淋的冷兵器時代,威力倍增的熱兵器時代到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與熱兵器第一次結合,創造的幾個世界第一

火槍

‍飛機誕生‍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這是20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飛機最早主要用於娛樂、競賽和表演,但是當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爆發後,逐漸被派上了用場,開始用於軍事偵察,隨即被用來向對手陣地進行轟炸。在戰爭的硝煙中,轟炸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與熱兵器第一次結合,創造的幾個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架飛機

轟炸機

轟炸機是應用於戰爭的最早的機種之一,是作戰飛機中的先鋒官,可攜帶炸彈、導彈、魚雷甚至核武器。轟炸機載彈量大、航程遠、火力猛,是作戰飛機中的“大哥大”。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與熱兵器第一次結合,創造的幾個世界第一

轟炸機

第一次空中轟炸

1911年10月,意大利和土耳其為爭奪北非利比亞的殖民利益爆發戰爭,11月,意大利的加福蒂中尉駕駛一架“朗派樂-道比”單翼轟炸機(只有一副機翼)對土耳其軍進行了轟炸,投彈4枚,總投彈量約2公斤,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轟炸。這次飛機轟炸雖然威力不大,效果也不明顯,但初步顯示了飛機的威力,引起世界各國的矚目和爭相效仿,極大地促進了轟炸機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與熱兵器第一次結合,創造的幾個世界第一

早期的轟炸機

第一架專用轟炸機:伊里亞·穆梅茨(俄國)

1913年2月,俄國人伊戈爾·西斯爾斯基設計出了世界第一架專用轟炸機並首飛成功,命名為“伊里亞·穆梅茨”。該轟炸機裝有8挺機槍,載彈量達800公斤,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爭雙方同盟國和締約國公認的最大的重型轟炸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與熱兵器第一次結合,創造的幾個世界第一

“伊里亞·穆梅茨”轟炸機(俄國)

第一支重型轟炸機部隊

1914年12月,俄國用“伊里亞·穆梅茨”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重型轟炸機部隊,並於1915年2月首次空襲波蘭境內德軍目標。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與熱兵器第一次結合,創造的幾個世界第一

一戰中的轟炸機部隊

後記

在人類用轟炸機痛痛快快、酣暢淋漓地消滅對手的同時,也會偶爾想到自己也處於隨時滅亡的危險之中。當熱兵器的潘多拉盒子既帶給了人類美好的希望,同時也鋪就了一條通往地獄的道路。愛因斯坦先生在面對“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核戰爭”的提問時,做出瞭如下精妙而又發人深省的回答:

“第三次世界大戰怎麼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一定是棍棒和石頭。”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武器的發展日新月異。那些為研究武器而創造的大量科技成果用於民用,同樣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美好的希望,如民航飛機、農用飛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