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太平天国人物,曾是英雄后来却成小人,他到底做了什么

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起义,在不少人心目中农民起义往往是愚昧的暴力的和封闭的。

但其实并非完全如此,至少在太平天国时期有一个人,他的思想和政治纲领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不仅仅是太平天国内部乃至整个中国他都堪称一位先驱者。

这就是提出具备资本主义施政性质的《资政新篇》的人物,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

此人是太平天国人物,曾是英雄后来却成小人,他到底做了什么

对于洪仁玕此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经历过数次转变。

在满清时代,洪仁玕毫无疑问是一位乱臣贼子,是元凶巨恶。随着满清灭亡民国建立,太平天国成为反清英雄,洪仁玕也因为他的《资政新篇》成为了中国资本主义施政的先驱人物。而到了近些年,又有人提出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只是空想,是空中楼阁,洪仁玕的能力有限又心胸狭隘,太平天国灭亡此人负有主要责任。

那么洪仁玕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的《资政新篇》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此人是太平天国人物,曾是英雄后来却成小人,他到底做了什么

洪仁玕的是太平天国最高领袖洪秀全的族弟,但他最初并没有跟随洪秀全参加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直到公元1859年,洪仁玕才由香港转道天京加入了太平天国。

洪仁玕是一位落魄的读书人,他在香港隐居期间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认识到西方世界的优势。

恰巧他加入太平天国的时间正是“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自“东王”杨秀清以下诸王或死或走,朝中无人,洪秀全对于这位族弟委以重任,将他封为“干王”,一度总理朝政。

洪仁玕最初还是很想有一些作为的,他向洪秀全提出种种的改革建议,汇编成为《资政新篇》,其中的内容包括效仿西方加强中央集权,重整地方组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外国人建立平等外交关系,修路,兴办近代教育,严禁贩毒吸毒等。

从我们今人的角度看来,洪仁玕的提议毫无疑问在当时整个中国都是先进的,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假如他的施政纲领能够切实的贯彻执行,那么整个太平天国的面貌无疑将会焕然一新,历史或许会发生改变。

但是问题在于,太平天国当时已经江河日下,人心涣散,再加上外部的清军湘军淮军步步紧逼,军事危机远远超过了政治改革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洪仁干的《资政新篇》根本无从实现。

此人是太平天国人物,曾是英雄后来却成小人,他到底做了什么

对于洪秀洪仁干此人的人品道德,在太平天国内部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著名的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就是一位坚定支持洪仁玕的将领,陈玉成认为洪仁玕颇有才干能,政治战略眼光也极为独到。

而另一位与陈玉成齐名的太平天国风云人物“忠王”李秀成却恰恰相反,李秀成认为洪仁玕心胸狭隘,只是靠裙带关系混上高位,其施政纲领也是不切合实际的空想,毫无意义,他甚至认为洪仁玕是导致太平天国覆亡的小人。

其实这两种评价都有其深刻的政治内幕,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人在历史上就有隔阂,而两人支持与反对的对象恰恰体现了二人立场的不同。

对于洪仁玕的评价或许从清政府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了《资政新篇》,他感慨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美国的容闳则认为:“干王居外久,见识稍广,故较各王略悉外情,即较洪秀全之识见,亦略高一筹。凡欧洲各大强国所以富强之故,亦能知其秘钥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