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入伏了。三伏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开始了。一年仅此一次,请大家珍惜!

2018初伏/入伏/中伏/末伏是哪月哪天

2018年三伏天从2018年7月17日开始。

2018年三伏天时间表(2018年伏天时长40天)

2018年初伏时间: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中伏时间: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末伏时间: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空调,爱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积水为患,身体不适等。快来看看下面这几件三伏天应该注意的事。

三伏天身体最怕 6 件事

1、颈椎最怕吹

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 25 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2、喝水最怕快

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 100~150 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 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3、肠胃最怕凉

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三伏天养生攻略

1、热水泡脚,祛湿邪

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道医表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 40℃ 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来讲,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 克、苍术(通经)15 克、白术(健脾)15 克,效果会更好。

2、吃丝瓜,赛人参

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还含有人参中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3、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很多人认为羊肉仅是冬天进补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对羊肉滋补性的一个认识误区。中国养生讲究「三因原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无论食物、药物的使用关键是在于针对体质、气候、地域来受用的。

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此外,夏季吃羊肉对补充营养非常必要,吃点性温和的羊肉,不但能够补充丰富的营养,还能以热制热,将冬春之毒与湿气通过排汗,排毒驱除。

4、伏天开空调,26℃ 最合适

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从火热的室外一下子进入阴凉的室内,人体自身很难迅速调整,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的反应,表现为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 8℃ 至 10℃ 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 38℃ 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 35℃ 以下,所以 26℃ 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