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一段时间不吃生鱼片总是想解解馋。吃的时候总是抱着吃生鱼会不会有寄生虫?多沾点芥末,多吃点搭配的红姜会不会帮忙杀菌消虫啊?今天就来跟小编学习了解一下关于生鱼片的是是非非。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一. 生鱼片中的寄生虫

鱼类中有很丰富的营养,每100g中有将近19g的蛋白质,同时还有人体所需却不能自身合成的ω- 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一直以来被认为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做成刺身生食更是可以帮助保留所含的大量维生素A、D和B族。但是吃的时候还是很担心,毕竟生食,会不会不干净?含有细菌之类?

回答是肯定有的。

尽管做刺身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海水鱼,没有淡水鱼的寄生虫那么多,但仍然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其中最臭名昭著,值得大家警惕的就是异尖线虫(Anisakis)了。常吃的三文鱼就携带了很多这种寄生虫,金枪鱼和鲷鱼等也有一定的风险。这是种寄生虫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危害呢?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在吃下去的几个小时内,异尖线虫会试图在我们的肠壁上钻洞。但毕竟肠壁组织对于它来说还算坚固强大,很难完全穿透,于是异尖线虫就会卡死在我们的肠壁上,造成局部组织肿胀,出血。同时它还会触发免疫反应,被免疫细胞包裹起来,造成消化道堵塞,从而引发急性剧烈的腹痛、恶心和呕吐。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寄生虫的前世今生

当某些受感染的海洋哺乳动物(如鲸鱼或海狮)排泄时,卵会随着排泄物进入海水,并在水中成为感染性幼虫。这些幼虫被甲壳类动物摄入,又被鱼或鱿鱼食用。当人类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被感染的鱼或鱿鱼时,线虫幼虫一同进入人体。一旦进入人体,幼虫可侵入胃肠道。最终,寄生虫死亡,但会在食管、胃或肠中诱发炎症,形成肿块。

有些人在吃生鱼或未煮熟的鱼类时(或食用之后),口中有刺痛的感觉,这实际上是蠕虫在口中或喉咙中游动而引起的生理反应。此时可以伸手入口拉出蠕虫,或通过咳嗽排出蠕虫,以预防感染。另外,有些人胃部感染后会有呕吐症状,也有机会通过呕吐将蠕虫从体内排出。

当然,我们的身体也有基本的防御措施,在吃下少量幼虫时,胃液可能已经将它们消化掉了。但身体会记住这种外来物的入侵,把它当作过敏源。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第二种常见的寄生虫:鱼绦虫(如阔节裂头绦虫)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鱼绦虫感染是鱼类中发现的寄生虫对人类肠道的感染。鱼绦虫(Diphyllobothrium latum)是感染人体的最大寄生虫。当人们吃含有鱼绦虫包囊的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时,就可能会受到感染。

主要发生地区:

在许多淡水鱼地区都可以看到这种感染,如非洲、东欧洲、北美、南美,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

鱼绦虫感染后有什么症状和体征:

当人们食用了被感染的鱼后,幼虫开始在肠内生长。幼虫可在3至6周内长大为成年蠕虫,蠕虫附着在肠壁上,最长可达9米。绦虫会从感染者体内摄取营养,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和贫血。大多数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情况下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虚弱、体重减轻等。

二. 如何减少寄生虫风险

很多人觉得怕生鱼片有寄生虫,多吃点芥末不就好了么。别太小看寄生虫了哦,不管是芥末还是其他调料,都很难杀死它们的。在一定浓度的芥末中浸泡45-55分钟倒是能有效杀死寄生虫,但是我们顶多也就是蘸一下,怎么可能会泡那么久!而且所谓的一定浓度,在实验中可是用1-3g/ml(简直浓!)来进行的。

科学家们研究过各种调料对寄生虫的有效性。醋和酱油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寄生虫在里面都是按天存活的,倒是高浓度的白酒在半个小时作用会把寄生虫杀死,但是谁会把新鲜的生鱼片放酒里泡半个小时再吃呢?所以我们这些吃生鱼片蘸芥末+酱油的普罗大众就不要幻想调料可以帮我们杀虫了,

对于防止寄生虫这件事还是要从食材的选择来进行。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1. 选择养殖的深海鱼,不要听到野生这两个字就觉得特别高大上。从源头开始对寄生虫的遏制就是深海养殖了,其中我们大量进口的来自挪威、苏格兰、智利等地的鱼类有75%是属于深海养殖的。

整个流程从亲鱼人工受精开始,到鱼苗的淡水养殖,随后海水养殖,再到成鱼的捕捞包装,都是有严格精准的科学控制的。养殖鱼对饲料和环境的把控,对鱼苗的疫苗接种,对养殖捕捞人员的严格消毒,以及进出口海关的检疫,让这些养殖鱼类有着很高的安全性。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虽然总的来说实验样本比较小,实验也比较早期了,但是我觉得的呢,这个实验不能说明养殖鱼是绝对安全的,但完全可以表明野生鱼的不确定性。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2. 急速冷冻是消灭寄生虫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鱼类的处理方式是在选择养殖鱼之后针对寄生虫的第二道防御。当然,加热是最好的杀死寄生虫的方法,但谁让我们今天讲的是生鱼片呢~在美国和欧美国家,为了即不过多的损害肉质的口感又提高有效的防御,普遍使用的方式是急速冷冻(IQF)。

FDA的建议是在-20℃以下冷冻七天,在-35℃以下冷冻15个小时,而欧盟则规定,要在−20°C以下保持24小时杀死寄生虫,总之冷冻是杀死寄生虫幼虫和虫卵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我们往往喜欢“冰鲜”、“空运”这种大大的关键字,听到冷冻就认为会肉质不在鲜美了。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其实那些冰鲜的鱼类在经过加工,运输,海关等一系列的流程后也要5-7天了,昨天还在大西洋畅游,今天就进到我们嘴里的情况纯粹就是想象了。所谓的冰鲜,肉质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反而是超低温的冷冻技术(低于-55℃)可以更好地保证鱼类的口感和色泽。

当然,传统的日本刺身肯定不是用的急速冷冻技术,因为传统的时候没有这个技术,现在日本的超低温冷冻技术可是世界领先的。其实,真的不要认为冰鲜就是绝对的好,冷冻就不新鲜,看不起冷冻么!很多时候,我们在日料店里赞不绝口的刺身就是冷冻后再解冻的,北极贝刺身还是先煮沸再急冻再解冻的呢~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3. 最好了解所食用的鱼的货源,尤其是那些喜欢自己上网买来吃的孩子们,一定要仔细问店家有没有《入境货品检验检疫证书》,并仔细阅读上面的信息。去店里吃生鱼片的话最好找客流大有口碑的店家,去超市也要专门问清哪些是可以生食的。

生鱼片里的寄生虫,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吗?

总之,生鱼片这种东西还是有一定的冒险性的,在购买和食用的时候总要抱着谨慎的态度。一般情况下,选择正规,口碑好的店家还是风险比较小的,不过不要一次吃太多,也不要天天吃,免疫状态不好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吃。吃的时候还是多吃点芥末、红姜什么的,有点心理安慰。

此外,牛肉、猪肉身上也都可能有绦虫;牛肉上常见的是「无钩绦虫」,由于它不会附着在肠道上,因此牛肉可吃半熟,猪肉里则是容易附在肠壁上的「有钩绦虫」,因此会建议民众要吃全熟。平时生食与熟食也应分开处理存放,避免交叉感染;料理用的刀子和砧板也应分开,以免食物被不干净的刀具砧板污染。

END

垂钓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修行。深海钓更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深海钓客俱乐部,带你到深海之上,领略不一样的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