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救”了你的命?也会给你“一身病”!夏天空调到底该开多少度?

空调“救”了你的命?也会给你“一身病”!夏天空调到底该开多少度?

30多岁正值壮年,按理说应该身体倍儿棒,可在机关工作的小李(化名)最近总是拉肚子,一天要跑4~6次趟卫生间,而且还特别怕凉,在办公室得穿件小马甲护着肚子。他既不是吃坏了东西,也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而是——吹空调吹的。到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一检查,小李这是得了“空调病”。

空调病

其实“空调病”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疾病,而是由于不正确的吹空调方式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病症,腹泻就是其中一种表现。

专家:姜敏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副主任

夏季出现这几种病症可能是空调惹的祸

①腹泻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姜敏告诉小编,诸多“空调病”的表现中,腹泻是最常见的,“这属于空调冷气之寒伤及脾胃,而致脾虚不运化,就容易腹泻。”

前不久姜大夫还接诊了一位50岁左右的患者,因为会议室冷气开的凉,开个会的功夫就要拉两三次肚子,着实尴尬。

在我们的印象中,夏季吹了空调后怕凉、脾胃虚似乎都是女性多一些,但这类男性患者其实大有人在。

“很多小伙子觉得自己身体强壮,不注意日常保养,天热的时候喜欢喝大量冰啤酒、冰饮料,只需一个夏天脾胃就伤了,再受到冷空调的刺激,就出现了腹泻症状。”

空调“救”了你的命?也会给你“一身病”!夏天空调到底该开多少度?

②月经失调、血压低

女性因为“空调病”来就诊时,症状多表现为月经失调(比如经血量少、有血块)或者痛经。

女性长时间处于冷气较足的空调房中,易致寒气外袭,尤其对于爱穿凉鞋的女士,最易寒自脚入,日久导致宫寒于里,月经失调。

其次,不少年轻女性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在空调房中没什么事儿,到炎热室外反而会头晕心慌,甚至出现晕厥。

这是因为这些年轻女性平时血压属正常偏低,室内气温低,血管收缩,血压维持平稳,若突然走在室外,炎热天气使血管扩张,刺激血压降低所致。中医认为是气虚体质人群不耐暑热伤气,耗气伤阴所致。

另外有一部分女性的确会出现严重的畏寒症状,以老年女性多见,她们通常会形容感觉“冷气刺入了骨髓”,甚至要在大夏天穿着棉背心。

空调“救”了你的命?也会给你“一身病”!夏天空调到底该开多少度?

③风寒感冒

夏天如果感冒了,人们一般都会以为是暑热感冒,或者暑湿感冒,但实际上,城市居家人群夏天更容易患风寒感冒。

很多人从室外大汗淋漓的回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吹空调。可寒气会使汗腺闭阻,导致肺气失宣,出现头晕、周身酸痛、流清鼻涕,也就是风寒感冒。

④心脑血管疾病

冬天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期,在炎热夏天对老年人来说也很危险,尤其是有可能出现脑出血、脑梗。

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本来就不好,出入室内外,气温忽高忽低,容易导致脑出血或心梗塞,引发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变。

⑤颈椎病、面瘫

长时间初于空调房或空调温度过低,易使素有颈椎病的患者病情加重,因空调的寒凉之气会导致寒邪外袭,血脉失和,血管受凉收缩,局部肌肉供血不足,加重颈椎的酸痛。

面瘫是夏季彻夜吹空调,最易使体虚营卫不固之人发生的疾病。因此,姜大夫提示体需虚之人切勿彻夜吹着空调睡觉。

⑥细菌感染

很多人只在乎空调凉不凉快,不在乎空调吹出来的风是否干净。实际上,空调如果不清洗,滤网上的脏东西加上湿冷的空气,为尘螨、霉菌、细菌滋生提供了养分,空调的小风呼呼一吹,这些微生物便会随着丝丝凉风被吸入人体。增加人们患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空调“救”了你的命?也会给你“一身病”!夏天空调到底该开多少度?

连续多日的高温,让小编感叹“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既然做不到不吹空调,那怎么吹才能更健康呢?

问&答

Q1

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吗?

在之前文章的留言中,不少读者都建议夏季开空调不要低于26℃,其实这个温度不是一定的,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8℃即可,超过这个温差容易造成不适。如果家中有老年人,更不能把温度开太低。

Q2

空调可以整夜开吗?

如果觉得热,可以开空调的同时留个小缝儿,但是气虚、体质弱的人,尤其不能彻夜开空调。

Q3

一吹空调就拉肚子怎么办?

可以吃一些健脾化湿、温胃散寒的中药,到正规医院辨证治疗,同时不要吃寒凉食物。可在空调房中注意遮盖腹部、脚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Q4

吹了空调肩颈酸痛怎么办?

做好防寒保护,及时增减衣服,中午趴在桌上午休时,脖子、脊背等部位可以披个披肩,还可以经常起来活动一下。此外,空调不要直接对着腰、腿、肩、颈吹。

Q5

空调多长时间洗一次合适?

可以夏天开始前,空调使用过程中,使用完以后各清洗一次。此外还提醒大家,开车前先打开车窗散散热,不要一上车就开始吹空调。

守护君碎碎念

从火炉到冰窟,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虽然很爽,但是伤身。大汗淋漓时,千万不要立马进入空调房!

空调“救”了你的命?也会给你“一身病”!夏天空调到底该开多少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