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获16亿美元大单引发的思考

 前不久,人民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相继刊登了全球物探行业最大合同签订的消息,披露了中国石油东方物探(BGP)公司和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签署合作协议,海、陆三维采集合同金额涉16亿美元。

东方物探获16亿美元大单引发的思考

BGP地震车在海外沙漠地区作业生产。东方物探供图

16亿,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背后有着怎样不平凡的故事?从霍尔木兹海峡沿岸,到红海之滨,东方物探为中国石油开拓着一个又一个市场,融合着一段又一段友谊,“一带一路”上的情谊似火也充满着奋斗的艰辛。

回望、思考一路欣喜、一路拼搏、一路荆棘、一路收获。这是东方物探坚持集团公司国际发展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战略比肩“金字塔”

此时,在中东高端市场获得16亿美元市场大单,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东方物探国际业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现实写照,是东方物探始终坚持战略引领,创新市场开发理念,坚持技术创新的成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敢于突破,16亿美元大单背后是多少年积累的成果。

在全球物探技术愈加高精尖发展的当下,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向“隐、深、低、非、海”领域延伸,地质对象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油田对物探技术提出更高标准,同时还要求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

目前,可招标物探市场已从2013年的90亿美元下降到54亿美元;全球物探队伍闲置率达到60%,其中陆上闲置率52%,海上闲置率71%; 全球物探市场竞争格局更加激烈,80多家物探公司相继倒闭。

与2000年相比,物探行业二维地震成本增加2.4倍,三维地震成本增加1.7倍。 地震占勘探投资呈下降趋势,比例从最高的30.5%下降到18.2%;占勘探开发总投资比例从8.36%下降到4.98%。

面对不利因素,东方物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又是怎样的?按照集团公司“世界眼光、一流标准、石油特色、高点定位”要求,东方物探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球物探行业发展趋势,对标国际一流,根据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确立了“两先两化”的策略。坚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地球物理技术服务公司的总体发展方向,推进主营业务优化升级。

发展战略制胜,奋斗目标明确。东方物探在物探市场大幅下滑、行业整体亏损的形势下,销售收入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物探行业第一位,实属不易。“从开始就瞄准中东高端市场的战略布局,让东方物探的发展抢占了先机。”东方物探国际部副总经理施继承直言,上世纪末将业务核心布局放在迪拜敷设其他中东国家的战略构想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近二十年从沙特打开的局面支撑了如今阿联酋市场16亿美元的一锤定音。

感悟市场“天方”之语

市场是东方物探发展国际业务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东方物探在“两先两化”战略引领下,树立了“有限市场、无限开拓”“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市场开发理念,持续强化市场开发顶层设计,着力做好新兴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开发,依靠技术拉动,通过地质突破带动市场部署。

“早在1999年,东方物探就已经同阿联酋当地代理公司达成代理协议,开始市场研判和攻关。”东方物探国际部副经理施继承介绍,按照阿当地法律外资公司需要与本国代理公司合作才能开展相关业务,这个市场战略布局的“钉子”一扎就是十几年。

从2003年开始,东方物探以沙特阿拉伯市场为突破口,陆续取得了在中东高端市场作业的二维、过渡带和三维地震等资质,一个开花静待多点绽放,自此,阿曼、科威特等高端市场逐渐打开大门。在持续提升自身管理、技术等综合一体化实力瞄准高端市场的同时,仍保持着对非洲、中亚等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协同效应,加大国内、海外业务融合,保证公司市场占有率。

坚持在做强陆上采集业务的基础上,做大处理解释业务和滩浅海过渡带业务,做快以OBN为主的深海业务,做好油藏、信息等一体化业务。加强CNODC油气区块资料处理解释和综合研究,提高勘探成果精度,依靠综合配套技术优势,巩固发展中东等高端规模市场,市场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成功中标科威特西为期五年陆上23万道接收的3D勘探项目,5亿美金的标的已创造了当年的最高纪录。

2003年,带首支队伍闯入沙特市场的翟立新如今已经成为东方物探国际部的总经理,回想起初来乍到的青涩,他依旧满是感慨,为了站住脚跟一周连续5天熬夜做招标预案是家常便饭,看着别人日生产量上千炮的叹息之余,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成了当时每个海外工作者最好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作为队长在海外打交道的市场主体不仅仅是甲方,当地政府、有势力的部族,诸多复杂问题接踵而至。”

正是在海外相对复杂的市场形势下,锻炼出的一批东方物探的开拓者,更能准确把握海外市场的脉搏,做到有的放矢。在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投标的前夜,国际部几个在中东打拼多年的干将柳庆江、施继承等人仍就掌握的市场核心信息进行分析,力图预设出将要发生的每个问题,进而把握先机。

这些成功业绩的背后,是东方物探多年来持续引入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积累,在与西方职业项目管理经理人合作中,创造性地探索出“管理有序、运作高效、过程可控、效益突出”的PMP精细化项目管理体系。在项目运作中,东方物探提出“大项目升级管理,小项目精细运作”的项目管理新思路,创新项目管理运作机制,注重HSE、人事、设备、质量、生产运作、经营等六大管理模块一体化,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纽带,建立以项目利润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项目进度与计划差异进行实时监控,着力提升项目运作水平和盈利能力,实现对市场的可持续开发。

利器让“芝麻开门”

市场开拓原动力是技术。

近年来,东方物探打造形成了以“两宽一高”为代表的物探核心集成配套技术系列,引领了物探行业高精度勘探的发展,累计带来200多亿元价值工作量。2017年,成功研发可控震源超高效混采技术,大幅提升“两宽一高”采集的效率,在阿曼项目最高日效达到了2.8万炮。建立全球第一支数字化地震队(DSS),提升了作业现场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降低了作业成本,项目施工效率平均提高达10%以上。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无比艰难的铺垫。世纪初,刚刚进入中东市场的东方物探队伍日工作量只能达到200炮左右的工作量,处理能力不足更是举步维艰。国际软件公司的技术壁垒以及高额的服务费用,让这个公司下决心咬牙要蹚出一条自力更生的创新路。

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东方物探总经理高级技术顾问领衔的高技术科研团队,按照公司总体科技创新部署,紧密围绕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带领科研技术团队接连取得物探前沿技术的新进展、新突破。戴南浔博士团队研发的“GeoEast-Lightning(闪电)”投入市场后,有力推动了国际业务资料处理市场的拓展。李向阳博士主持研发的基于各向异性勘探技术的地震综合裂缝预测软件和多波地震资料处理软件,一举打破西方技术垄断,成为老油田剩余油气开发的利器。梁兼栋博士领衔科研团队研发的GeoEast-Diva速度建模软件,成功入选“2017年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孙赞东博士带领技术团队研发的“地震全息”弹性一体化技术,能精准识别出地下储层和流体的重要信息,大幅提升了钻井成功率。

东方物探形成了集采集、处理解释、油藏地球物理、非地震勘探、软件研发、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服务的一体化业务格局,具有全产业链和全技术链优势。GeoEast、KLSeisⅡ两大物探核心软件比翼双飞,大幅促进国际项目提速提效。

GeoEast成为中石油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流物探软件和国际竞争利器之一,其软件系列产品不断丰富,在速度建模、各向异性偏移、OVT域处理、五维解释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整体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东方物探主力处理解释平台;KLSeisⅡ软件系统确保了KOC、沙特S70/71、阿曼PDO和红海S78等重点项目的高效运作。低频可控震源成为“两宽一高”地震采集中的利器,在多个国际项目项目中进行工业化应用,取得优异的勘探效果,这些技术利器成果为拓展国际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

截至目前,东方物探持续研发新技术、新装备,形成以低频震源LFV3、G3i、Hawk等为代表的12大系列装备利器,打破国际竞争对手封锁,实现了核心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核心软件保持行业领先,超大型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GeoEast升级到3.2版本,成为中国石油的主流物探软件;KLSeis V2.0新一代地震采集工程软件,在国内、海外项目应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6%,助推120多个国内外地震采集项目高效运作。

尾声

喜获一笔大单需要思考的有很多,时间、空间和机遇也缺一不可。在采访中,经历了从国内反承包项目、海外创业开拓市场、再到突破国际高端市场的这批实践者,无不感慨长远战略规划层面的积淀,铸就了东方物探海外发展的坚实基础。

1988年,当第一支海外队伍踏足缅甸雨林中;1994年,跨越安第斯山脉的红色身影,成为了第一支涉足美洲大陆的中国物探队伍;新千年初,S-47队伍进入沙特高端市场,布局中东埋下了坚实的伏笔。正是执着坚定攻坚海外市场的信念,带动着企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次的积淀,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成为了如今物探行业的翘楚。

30年海外市场的开拓历程,东方物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体味着第一批走出去企业的艰辛,却始终未曾改变过最初的目标。这是东方物探海外工作者共同的心声,对于公司战略矢志不渝的执行,成就了现在公司海外市场增长630%,收入增长400%,勘探足迹遍布五大洲的发展业绩。16亿背后承载了太多的积淀和付出,回望发展历程就是为了让将来的步伐愈加坚实,动力十足……

东方物探获16亿美元大单引发的思考

中国石油中东油气合作区在该地区6个国家管理运行13个项目。2017年完成原油作业产量8698万吨。中国石油的海外剩余可采储量、产量、利润主要来自中东、中亚俄罗斯地区。”本文由(石油聘oilpin.net)小编发布在今日头条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