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背后的哲思——王斌的绘画

王斌的画,画的是心境,自由写意的笔触、诙谐有趣的细节,叫人忍俊不禁的画面都彰显了艺术家本人内心的洒脱自在。王斌不是那种交游广阔,喜欢天南地北到处玩的人,但却另有一番逍遥天地,让他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戏谑背后的哲思——王斌的绘画

钗头凤 | 王斌 | 金色卡纸 | 21.5cm x 21.5cm | 2017

作为80后一代,王斌的绘画有种对现实的不恭,却又不乏智慧表达的可贵品质。王斌“将爷爷”,“蝶恋花”,“马桶”等等这熟悉又略带隐喻的字眼和符号,通过置换场景,赋予生活的玩笑,使人眼前一亮,心生欢喜。很多时候,王斌更像个寂寞的歌手,当人们都在喋喋不休的时候,不善言辞的他正躲在某个角落,内心勾画着一个令人忍俊不止的场面。在他眼里,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笑与荒诞。

讲到所谓的国画,如讲国学、国文、国医一般,原本是传统的范畴,欣赏起来,脱不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未来的发展,也不会离传统习俗太远。

戏谑背后的哲思——王斌的绘画

喜雨亭记 | 王斌 | 金色卡纸 | 21.5cm x 21.5cm | 2017

王斌的画,显然还是国画:技术上来自传统工笔画的训练,图像上来自经典范本的启发。但王斌的才气,是把这些经典的片段发挥成了精致而诙谐的当代漫画,轻松、戏谑、幽默里让人忍俊不禁。而王斌那些画的题目,会让人想起方文山写的歌词,不管曲子编得如何的新,但在文字想象里仍是一片旧山河。

今人谈艺术好讲观念、好论学术、尤其好贴当代的标签,依此理路,王斌的那些手法在西方叫“波普”,也叫“后现代”,是属于翻新的艺术。但我觉得既然是在画画,怎么叫无所谓,画得有趣才好。

绘画之事,古今中外的共识,就是怡悦情性而已,毕加索是达人,所以不管过去将来的变化如何万千,但终究是合乎了性情才有乐趣,不仅自娱,也可娱人。传统总是要变的,国画的出路也应当有许多,王斌的画,该是很有趣的一种。

戏谑背后的哲思——王斌的绘画

流水花谢 | 王斌 | 纸本水墨 | 48cm x 34cm | 2017

戏谑背后的哲思——王斌的绘画

艺术家简介

王斌, 1984年生于湖北,自幼自学中国画。 200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展览: 2009年 纤线万象——武汉美术馆新工笔提名展,武汉 2009年 《我的韩爷爷》个人工笔画展,武汉 2010年 墨分五色--当代水墨18人作品展,武汉 2010年 1+1 湖北当代艺术作品展,武汉 2010年 “异想天开”当代十六人作品展,天津 2010年 “造作”王斌个人画展,武汉 2011年 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笔画新锐展,北京 2012年 “青花三月当代工笔画新锐展”,南京 2012年 新水墨邀请展,上海 2012年 王斌个人工笔画展,北京 2012年 第五届美术报艺术节水墨中国大展,兰州 2012年 水墨神韵·湖北实力派国画名家提名展,武汉 2013年 学院工笔 ·赢传媒中国工笔画名家提名展,北京 2013年 首届湖北省中国画学会作品展,武汉 2014年 第三届九城联展 2014年 “一人一城”青年艺术家沙龙展,武汉 2014年 湖北省工笔画学会首届会员作品展,武汉 2014年 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武汉 2014年 第 7 届美术报艺术节“图像日常”武汉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南通 2015年 “多元共生”画展,武汉 2015年 第四届九城联展 2015年 湖北省工笔画学会小品展,武汉 2016年 第五届九城联展 2016年 首届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优秀作品展,成都 2016年 中欧友好中青年艺术家学术交流展,德国 2016年“异曲同工” ——湖北省第二届工笔画大展,武汉 2016年 当水墨爱上陶瓷,武汉 2017年 中和雅正绘画提名展,杭州

戏谑背后的哲思——王斌的绘画戏谑背后的哲思——王斌的绘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