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本科阶段我做过很多版画,制作过程中我越来越迷恋铜版的偶然肌理,不是颗粒感的肌理,而是那种有些形象感的图像的链接,有些小空间,可以说像细胞,所以后来进入了对微观世界的表象中。

观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观察的深度程度和对象是不同的,这是我与形象的沟通,既然是沟通,那么就有相互尊重的前提,对这些形象从最初的形态开始了解,包括性质,文化含义等。让他们在作品中来回的变化角色,在大量的实践过后,形态开始拟人化,渐渐接近器官,有人说是种子,其实也不完全是,不如说是生命在社会体验中的感官呈现。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14 | 赵宁 | 纸上水彩、综合材料 | 26cm x 18cm | 2017

那么植物是我的形象来源,抽象的细胞形态神秘而精微,它们在我的凝视下无限放大,与我的绘画息息相关。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孤立的个体,我和周围的所有能够感知的生命总是处于密切的关联中,这种关联是一种心灵的感知。通过对植物性质的了解和剖析,我理解的生命状态逐步出现在自己的画面中,它们是我理解的生态,生命体征和生理元素的形状,有些是女性的,有一些是正在形成过程中胚胎一样的东西。在我的作品中它们代表着自悲与自信,漠然与怜悯;种子和细胞,活体器官和生物符号孵化着我的语言,衍生更完美的生命结构。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4 | 赵宁 | 纸上水彩 | 23cm x 14.2cm | 2017

我的作品表述没有日常形色的规律,形质给予它们自己成长的无数机会,色彩则以中性色为主,这种中性色彩表示我每天的态度,徐进有序,不急不躁。所以,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或者是孕育在我的身体中,它们看起来是一种未知的形象,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幻觉。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13 | 赵宁 | 综合材料 | 18cm x 11.1cm | 2017

有人说我的画有一种向“巫”发展的倾向,我赞同绘画本能的“巫性”之说。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可以将我探究的“巫”理解为我对生命的幻想,或许是我和生命意象内部的交流。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11 | 赵宁 | 纸上水彩、色粉、拼贴 | 39cm x 27cm | 2017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3 | 赵宁 | 纸上水彩、综合材料 | 38cm x 24.5cm | 2017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1 | 赵宁 | 纸上水彩、综合材料 | 34.4cm x 22.5cm | 2017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7 | 赵宁 | 纸上水彩、综合材料 | 26cm x 18cm | 2017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12 | 赵宁 | 纸上水彩、色粉、拼贴 | 39cm x 27cm | 2017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生长系列10 | 赵宁 | 综合材料 | 27.3cm x 22cm | 2017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艺术家简介

赵宁

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自由艺术方向 师从王兵教授

艺术经历:

2006年 作品入选《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美术学院写生精品选2006秋季》

2008年 作品留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 2008年 作品入选《学院派范画(色彩人物)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优秀校藏习作》

2010年 中央美术学院写生考察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院展厅

2012年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院展厅

2012年 台湾花莲.两岸版画作品联展

2012年 受邀请赴台北艺术大学进行艺术交流

2013年 版画作品《觅》系列版画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永久收藏 2013年 千里之行 2013全国重点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2013年 作品入选《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2013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集》

2014年 作品《无题》参加法国巴黎秋季沙龙

2014年 作品《无题》参加法国卢浮宫艺术沙龙展

2016年 作品《腐蚀》参加2016年北京艺术双年展

2017年 作品《偶》参加建筑学院写生优秀作品展

2017年 作品《生长系列》纸上水彩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论衡”展览

2017年 作品《生长系列》油画 纸上水彩 参加广州大艺博

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中央美院|赵宁:我的画产生在感知生命的温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