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在我家,因为媛儿宝爸总是出差不在家,所以他把对媛儿宝的思念,都寄托在了每次回家给她买的零食、玩具上。

我总跟他说:有些东西不适合宝宝,尤其是那些零食。但他得意的指着包装上“儿童”两个字,“这是专门给小孩的,我特意挑的!”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Oh my god!难道写了“儿童”就一定适合宝宝吗?这样的食物就一定安全吗?

宝妈们都十分在意宝宝的食品安全,有的人更是迷信“高价位”或是“进口食品”!这就让“儿童食品”变得商机无限。

这几年市面上的“儿童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饺子,宝宝饼干等等……有适合宝宝的,也有的根本就是商家噱头。

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少吃一点,权当零食调剂。3岁内的小宝宝尽量一口都别吃,对健康无益,甚至有害!

宝 宝 鱼 肠

我们都知道肠好吃,但也知道肠不健康,但有的宝妈看到肠前面加了“宝宝”两个字,就觉得它是安全的、营养的。我之前逛超市超市售货员还给我推荐鱼肠,说添加了DHA可以补脑。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我看了一眼配料表,天呐!添加剂这么多,钠含量简直不忍直视!

营养专家建议钠含量一般不能超过300mg/100g,而这个鱼肠,钠含量直接超了3倍不止!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不管鱼肠里添加了DHA,还是维生素A,还是钙铁锌等元素,只钠超标这一点,你就不能给宝宝买!

儿 童 牛 奶

要问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什么“儿童食品”广告最多?那我要回答的一定是儿童牛奶!

儿童早餐奶,儿童有机奶,儿童成长奶等等,多的我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但我还是要说,这里面,也有坑!

儿童牛奶反而不健康!

我也买了几种儿童牛奶研究了一下,发现儿童牛奶大多是用复原乳制成的调制乳。复原乳就是用生鲜牛奶加工成奶粉再液化成液态奶。说白了,就是用奶粉还原的液态奶。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不是用鲜牛奶制成的就算了,添加剂还这么多!并且儿童牛奶为了保证甜甜的口感,都加了糖,也不适合宝宝喝。

相同的保质期,更多的添加剂!

宝妈们还可以对比一些儿童牛奶奶和一般牛奶的保质期,时长差不多,但儿童牛奶却含有更多的防腐剂

因为儿童奶里面添加的成分太多,破坏牛奶本身的平衡才需要添加更多添加剂才能延缓变质。这样一箱进口的儿童牛奶,网上的价格竟然能飙到148元一箱!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儿 童 酱 油

儿童酱油,可以说是儿童食品中比较早并且比较典型的一个坑。宝妈们都知道不该给宝宝辅食中添加调味料,可是一看见“儿童酱油”出现后,很多宝妈就掉坑了。你真的以为包装写了“儿童”两个字,宝宝就能吃了吗?

首先要声明一点,我们国家并没有一个标准,能够声明酱油的成分达到怎样的一个标准后宝宝就能吃了。

儿童酱油与成人酱油竟然没啥区别!

我们对比了一下儿童酱油与同品牌成人酱油的成分表,钠的含量居然是一样的,而且仔细一看,成分表都是完全一样的!

买儿童酱油,我们要的是它在某一方面能够适合宝宝,可这样只是把成人酱油,装进了一个小一点的瓶子里,就说是儿童酱油。这不是坑是什么?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成分表一模一样

请忽略我们丑丑的马赛克

我们一直建议宝妈们给宝宝做辅食尽量不要放盐,更不要放酱油,如果孩子到了加酱油的年纪,也不要因为看到“儿童”二字就盲目认为这是适合孩子的。

并且选购儿童酱油时,一定要看清成分单位,有些儿童酱油看似钠含量低,其实换算成同样单位后,钠含量甚至高过成人酱油!

儿 童 奶 酪

很多宝妈总想给宝宝补钙,奶酪就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大部分奶酪含盐量都非常高,又不敢给孩子吃,就选择了“儿童奶酪”。

市面上的儿童奶酪品牌众多,造型各异,口味香浓。然而遗憾的是,华丽的外形、浓郁的口味,与营养安全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钠是少了,但糖更多!

很多宝妈给宝宝选择儿童奶酪的理由,是因为很多成人奶酪中有盐,但是,宝妈们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糖,有的儿童奶酪虽然钠含量较低,但糖和脂肪的含量却较高。

对宝宝来说,不光要控盐,还要控糖!我们可以看下一下对比,宝宝奶酪明显含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从未注意过的再制奶酪!

市面上的奶酪分天然奶酪和再制干酪,但是我观察了一下,儿童奶酪大多都是再制干酪。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再制奶酪是什么:再制奶酪是把天然干酪磨碎成粉末,再加上水,植物油,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色素,香料等食品添加剂搅拌混合而成的。

我们国家规定再制干酪里奶酪的成分不得少于15%,国外可能会更高一些。但你想想奶酪才占再制干酪的15%,剩下的85%全是水、糖、奶油和其他添加剂!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上面这个宝宝奶酪里干酪才排在第三位,它占15%,那可想而知排在前面的水和奶油,得占一半以上!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儿童食品的“套路”其实非常深,像手指饼干、果汁糖这样的零食,甚至都没有标注“儿童”二字,都有不少宝妈直接上当。

我有一个朋友逛超市的时候,买了两袋手指饼干给宝宝吃,还说:“你不知道吧,宝宝到了十个月就要吃手指食物,这个手指饼特好吃!”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这可是成人吃的饼干,白砂糖直接排在第二位,后面还跟着那么多种添加剂,怎么能适合小宝宝当手指食物呢?

她还拿了一包果汁糖,标注2.5%果汁含量。拜托!这点果汁含量,四舍五入都等于零了!况且果汁本就不如新鲜水果,你指望它能给宝宝补充点什么维生素呢?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所以我只希望看完今天的这篇文章,宝妈们不要像我这位朋友一样啦!

“真”“假”怎么辨别?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儿童食品都不适合宝宝呢?给宝宝买儿童食品该怎么选?

不要迷信“无添加”

宝妈不要盲目迷信无添加,不要看到写着三个大字:无添加,就认为个食物就是没有添加剂的食物。

你是不是没有注意“无添加”三个字的下面还有“不添加糖”或“不添加人工香精”之类的超小字,这不妨碍它添加色素,香料等其他添加剂。

看 配 料 表

要判断超市货架上的儿童食品,是不是真的适合宝宝,还是要看配料表。

1.长度越短越好

最简单粗暴的一招,就是看配料表的长度,先不管配料表是什么语种,也不管哪些乱七八糟的学名你懂不懂,首先要看的,是配料表的长度。

一般来说,配料表越短,越适合给宝宝吃,像这样的配料表,成分超简单,还没有糖和钠的食品,就是宝妈们的榜样。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2.看前三种成分

宝妈们要知道,配料表中的顺序代表着各种成分在食品中的比重,

成分越多,排在前面,成分越少,排在后面。像这样白砂糖直接排在第一的,请你直接放下。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白砂糖直接排在第一位

媛儿宝妈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选购把“糖”、“脂肪”和“盐”列在配料表前三位的食品。此外,还要注意配料表中最后三种成分,防腐剂、色素和人工香料往往会出现在这些位置。

3.注意不健康的“敏感词汇”

我们在选择儿童食品的时候,除了要看配料表里有什么,我们还要知道配料表里不要有什么。如果出现反式脂肪酸、糖精、或者巧克力这样不健康的词汇,请宝妈们都不要购买。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并且宝妈们要知道,反式脂肪酸有很多个名字,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精炼植物油、人造黄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麦淇淋(马淇淋)、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等都是它的伪装。

添加剂该怎么看?

相信宝妈们看到这里,已经知道食品配料表该怎么看了,但还是会有宝妈问了:我又不是学化学、学医学的,我怎么知道那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哪些健康,哪些不健康呢?

下面我就教大家一个超级简单的方法辨识配料表里的几种常见的添加剂: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① 像苯甲酸、山梨酸等,带“酸”的词,基本都是防腐剂;

② 有“糖”“蜜”“甜”这样的词,基本都是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钠;

③ 有颜色的词,往往都是人工色素,比如日落黄、胭脂红、亮蓝;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在最后,媛儿宝妈给大家列一个选择儿童食品的标准

超市里的“儿童食品”,没几个真的适合儿童!盘点哪些不能吃!

低脂肪,低糖或无糖、盐和钠尽量少;

成分要天然!宝宝不是一点添加剂都不能吃,但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都要少,也就是要排在配料表最后面;

生产日期要新鲜,并且不要选保质期特别长的;

好啦,看完今天的文章,想必宝妈们都对“儿童食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大家以后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宣传噱头,能够自己通过看配料表辨认是不是适合宝宝,希望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