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问题总是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意识到,却再也难以补救

有些问题总是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意识到,却再也难以补救

01

一次,看到一位爸爸和5岁左右的儿子玩智力拼图。整个过程爸爸显得很不耐烦,这样的话说了好几遍:"哎呀,你真是笨死了,应该放这,放这!"

只见那个"笨"孩子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拿了另外一块拼图,犹豫着是否要往中间的位置插,爸爸一下子打开了他的小手:"又错了!你是怎么搞的,不会好好看吗?眼睛和脑子给你有什么用?"

孩子不敢再试,生怕错了又被责骂,于是他开始吵着要回家。爸爸恼怒地说:"像你这样的,就不该带出来玩!"

本来,爸爸带孩子出门玩是一件开心的事,现在却变成了一种痛苦的体验。一种动脑的热情和探索的火苗也就此被熄灭了。

而那一个挂在爸爸嘴边的"笨"字,也许还会像诅咒一般跟随孩子,影响着他今后的人生。

有些问题总是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意识到,却再也难以补救

02

童年时,我最常听到妈妈对我的评价就是"笨"、"讨人嫌"。

我深知兄弟姐妹中妈妈最不喜欢的就是我,所以我从来不敢向她提要求。我甚至不懂怎么好好说话,更不知道如何清楚地表达我的需求。

小时候因为委屈哭闹过,最终结果就是被妈妈痛打一顿。也曾因为妹妹抢我东西我不让,结果她哭了,妈妈闻声赶来对我又是一通打骂:"妹妹还小,你要让她懂不懂?"

后来的我,一直是一个懦弱、委屈求全的女孩,尽管我学习成绩常常年级第一,却从来没有自信过。跟别人在一起时,我也总是默默地做个完全没有自我的随从。

之后,我变得不喜欢与人作伴,不想同人交往,甚至上了大学以后还不会与人交谈,只会简短的"你问我答"模式,我发现自己的确是很笨和不讨人喜欢。

有一次,一位学长毫不客气地说我"无知、幼稚得可笑"。

有些问题总是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意识到,却再也难以补救

03

一个人童年时得不到认可与接纳,长大后的不自信与无力感将会一直伴随着他。

姜文在一个节目中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事,他考上了中戏,妈妈看了一眼录取通知就放到一边,说"你那一盆衣服还没有洗呢"。

他觉得自己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妈妈高兴。

学渣的他有一次突然考了全班第一,爸爸却说他是"撞大运"。就连后来自己给妈妈买了大房子,她也不去住。他很羡慕同事,给父母买了大房子,父母就欢天喜地地住进去。

不管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也还是会不自信,会怀疑自己。

04

孩子让父母高兴、父母让孩子自信真有那么困难吗?

对有些人而言,的确是。比如我,总不习惯于认可别人,跟越熟悉的人说话,越是不由自主地去否定他,还常常打断他的话,或只顾说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以至于女儿后来都不喜欢跟我聊天了。

记得女儿小时候常常在母亲节和我的生日时,用她的零花钱精心为我准备礼物,还写了很多贺卡向我表达她内心的爱意,长大后这样的举动却越来越少了。

有一次我不满地责怪她越来越不如从前懂事了。

她却告诉我:她感觉每次我收到礼物都不是很开心,她用心给我写的信和贺卡我也总是漫不经心地看一眼就放到一边。她以为我不喜欢所以渐渐地就不做了。

原来是我的不认可,浇灭了她心中那些美好的品质与愿望。

当时我的感觉是,非常内疚与后悔。

有些问题总是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意识到,却再也难以补救

其实在那之前,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却总是难以改掉,仿佛在心里扎根了似的,这次削弱了它,下次又蔓延开了。

有几天女儿忙到很晚才回家,东西都来不及收拾。

周末那天,我本来想好好对她说,可不知道为什么,每当这种时候,心里总有一个顽固的"坏妈妈'跳出来,我听见"她"在用一种刻薄难听的话数落女儿:"你为什么不好好收拾东西,扔得到处都是,知不知道你这样看起来很没有素质?"

女儿顿时胀红了脸,头不由地低下。呆了几秒,她抬起眼皮看了我一下,怏怏地说:"我要回房间休息了。"

我呆呆地站在一边,不认识那个说话的我,更恨自己的无能与无力。

仿佛被什么施了魔法似的,尽管充满着内疚和自责,却一句好话也说不出来,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当时就觉得自己很分裂。

有些问题总是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意识到,却再也难以补救

长大后的女儿尽管表面上非常开朗乐观,却常常需要外界的肯定来支撑自己的信心,她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做事总会去看别人的脸色,生怕人家不高兴。

尽管在别人眼中她表现出色,可一遇上挫折或打击就很容易气馁。有一次她告诉我,其实她心里特别没有安全感。

有些问题总是要等孩子长大了才意识到,却再也难以补救。

06

有关研究表明,否定性的评价要比肯定的评价让孩子记得更深远。

平时很少得到父母认可的孩子,内心常常会感到无力和无助,总是容易自我压抑和自我贬低,长大后也很难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总是要不由自主地寻求外界的认可,因为他们缺乏一种内在的自信与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父母"看见"他的用心,对他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滴进步,做出积极热情的回应,都是在给他最好的心灵力量。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请不要用有声和无声的形式去打击他,不要吝啬给他及时的鼓励与肯定,给他安全感,给他自信。别担心他会骄傲,只要不是言过其实,就不会让他失去自我定位的能力。

这样的你和孩子,更能拥有和享受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