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画有些看起来简单,是随便画的吗?其实内藏玄机

八大山人的画,表面上看就是深刻寓意的顶峰。

八大山人的画,表面上看就是一条鱼、一只鸟或一块石头,画面极其简单。但他的内涵极其深刻,甚至非常晦涩。

启功先生曾说:“八大题画的诗,几乎没有一首可以讲的清楚的。”其实,不仅八大山人的题画诗,包括八大山人的画,又有哪一幅是可以讲清楚的呢?

八大山人画的花鸟从形式上看,深,深到了不能在深,谁都不能懂,只有他懂。

我们试举例说明。

八大山人的画有些看起来简单,是随便画的吗?其实内藏玄机

《安晚图 巨石》,左侧一巨石,无险峻,无玲珑,一块平平常常的巨石。巨石右侧,有一朵小花,无娇艳,无芳香,一朵平平常常的小花。能有什么深意呢?题诗说明了他大有深意。这首小诗写到:

闻君善吹笛,已是无踪迹。

承舟上车去,一听主与客。

这里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善鉴赏。桓伊,善音律,尤其善吹笛。他们二人互闻大名,并不认识,也不知道对方住在哪里。有一天,王子坐在船上,桓伊乘车在岸上走过。这时,乘船的客人说,那就是桓伊。王子猷立即停船上岸,叫人对桓伊说,听说你善吹笛,为我奏一曲,如何?这时桓伊已经是显贵了,王子猷不顾礼仪、不择场合冒味地请他吹笛,但桓伊毫不介意,随即下车,为他演奏了三支曲子。演奏罢,二人没有说句话,子猷乘船,桓伊乘车,分道扬镳。但是,他们的心灵是沟通的。你看那块僵硬的石头,不就是子猷的象征吗?那朵美丽的小花,对着石头轻轻舞动,不就是桓伊吗?君子之间,可以没有交往,但心灵是相通的。

八大山人的画有些看起来简单,是随便画的吗?其实内藏玄机

《安晩图·猫》,画面极其简单,只有一只猫。这只猫,似猫非猫,孤零零地卧在地上,两只眼睛,似睁非睁。这只猫究竟要表现什么呢?画面上有一首小诗给我们以重要的提示如

林工不二门,出入王与许。

如公法华疏,象喻者义虎。

“林公不二门”,这里的林公是指东晋哲学家、僧人支道林。支道林对佛、道两家的学说都有精深的研究。所谓“不二门”,即佛教所说“不二法门”

“出入王与许”,东晋清谈名士有许多交往。这里说的“王”是王羲之,“许”就是许询。支道林其貌不扬,但才华绝世。那时,王羲之声名大噪,看不起他。有一次,孙绰带着支道林去拜访王羲之,当时王羲之与许询洽谈甚欢,没有理会支道林,连一句话都没有跟他说。当人们退去,支道林对王羲之说“众人都退去了,我是不是可以跟你谈谈我的浅薄的想法?”王羲之听他谈了对《庄子·逍遥游》的看法,叹服不已,把谈终日,相与甚欢。

“如公法华疏,象喻者义虎”。“法华经”是一部佛教经典,这里是说,支道林对这部经典的阐释,就像“义虎”(是指一个对佛教经典有精辟解释的高僧的名字)对这部佛教经典的解释一样。这幅画中的猫,有几分像猫,又有几分像虎,就是指“义虎‘’

八大山人的画有些看起来简单,是随便画的吗?其实内藏玄机

《鱼鸟图》,这幅作品,表面上很简单,就是一块怪石,蹲着两只小鸟,一条大鱼,后面跟着一条小鱼。似乎并无深意。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赏,就会发现难解之处。鱼怎么飞上天了呢?画面上有三段题识,说明作者确有深意。其中第三段题识这样写道:“东海之鱼善化,其一曰黄雀,秋月为雀,冬化入海为鱼;其一日青鸠,夏化为鸠,余月便入海为鱼。凡化鱼之雀借以胞,以此证知漆园吏之所谓鲲化为鹏。”八大山人在这里是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这幅画讲的是鱼与鸟是可以互相变化的。鱼飞上天,则化为鸟;鸟飞入水,却化为鱼。故不知何者为鱼,何者为鸟。大山人的这些深意,除了他自己,谁能够知道呢?

八大山人的画有些看起来简单,是随便画的吗?其实内藏玄机

《鱼鸟图》,对于鱼鸟的关系表现得更明确。画面上小鸟立于山上下部有一条修长的鱼,睁着怪异的眼睛平卧着,小鸟俯视,鱼上望,好他们在说话,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幅画上题诗道

目尽南天日又斜,

时人莫向此图夸

是鱼是雀兼鸲鹆

午饭晨钟共若耶。

望着南天,太阳西斜,人们看到这幅图画,不要夸口这幅作品很好,你都很明白吗?画面上是鱼,是黄雀还是八哥,画面上表现的是中午还是早晨,你都能够明白吗?平常人一定说,都很明白。其实,你哪里明白呢,鱼就是黄雀,黄雀就是八哥。早晨就是中午,中午就是早晨。这其中的寓意深着呢!

八大山人的画有些看起来简单,是随便画的吗?其实内藏玄机

《鱼石图》,画面上只有一块巨石,石下一鱼,很小,似游非游。这是什么意思呢?画上题词,给予人们以启朝发昆仑墟,暮宿孟渚野。博言万里处,一倍图南者。这里说的是宋玉的典故。宋玉说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凤上击九千里,到达云霓,背负苍天,足乱浮云,飞翔于渺冥之上。“樊篱之购”(即笼中小鸟)怎么能够对凤说天地之高呢昆仑是传说黄帝居住的仙山,孟渚是传说中虚无缥缈的地方。鲲鱼早晨从昆仑出发,晚上到达了孟渚。“尺泽小鲵”(即小小池塘中的小鱼),怎么能够与鲲说江海之辽阔呢?但是,八大山人在这幅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是这条小鱼要超过飞九万里的大鹏,怎么会呢?因为世间事物,无大无小大就是小,小就是大。

八大山人的绘画中的寓意,不读书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文人画都要求画面中要有文气。什么是文气呢?就是书卷气。可以说,有书卷气,就是文人画,没有书卷气,就不是文人画。清代任颐说:“不读书写字之师,即是工匠。”文人画,怎样表现出书卷气呢?绘画的内容要符合书卷的记载。符合书卷规定的绘画,就叫做文气;不符合书卷规定的绘画,就叫做野气。

八大山人的作品是写意花鸟画的高峰,也是文气发展的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