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也是一个孝子

1希特勒孤身一人在外地求学时,母亲病危了

1907年10月中下旬的某一天,希特勒突然接到通知,他的妈妈在故乡病危了。

此时的希特勒,刚刚18岁,正在维也纳,寻找求学之路。

维也纳,当时,是奥地利的首都,是一个艺术圣地,全世界热爱绘画、音乐的人,都梦想着来这里求学。

希特勒来到首都维也纳的时间还不长,他在这里的遭遇,说起来全是泪。

一个多月前,希特勒来到首都维也纳,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他想做一个画家,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可是,10月上旬的考试结束之后,维也纳美术学院没有录取他。

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一直对自己的绘画才能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入学考试之前,他信心满满,就像探囊取物一样自信。

愤怒的希特勒请学校给自己一个说法,校长接见了他,明确地说,你的画,看不出什么天赋。这位直率的校长提醒他,可以报考建筑学院,你的才华明明是建筑嘛。

命运处处捉弄年轻的希特勒,维也纳的建筑学院告诉他,你没资格报考。为什么呢?因为希特勒高中的时候休学了,没有拿到高中毕业证书。

一个没有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是不能够报考建筑学院的。这个逻辑,跟我们今天在中国遇到的情况,好像差不多。

当时的希特勒,不是后来的元首。和普通人一样,遭遇求学道路上的困难,希特勒非常郁闷。既不能学习美术,又不能学习建筑,我的未来难道是个梦?

之后的几个星期,白天,他一个人蜗居在出租屋里,百无聊赖地看书,晚上,就跑到剧院看戏解闷,或者溜达到街头闲逛,欣赏建筑,忧愁似个长。

希特勒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但是,没有人理他。爸爸,四年前就死了。他疼爱的妈妈和妹妹,都在故乡。

在维也纳,除了一个热爱音乐的同居好友,他是一个孤独的人。

2希特勒妈妈对希特勒的爱,十分罕见

这个时候,老家的邮电局长发来通知,妈妈病危,希特勒坐不住了,立即火急火燎得往老家赶。

其实,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在故乡,可是,希特勒跟他没有感情。妈妈作为他的后妈,估计对这个哥哥也没有感情,所以希特勒不会指望他。

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对妈妈不错,可是,姐姐身怀六甲,要生二宝,没办法照顾妈妈。

妹妹倒是妈妈亲生的,对妈妈也有感情,可是,太小了,指望不上。

希特勒的家乡,在乌尔法尔,距离首都还挺远的。

妈妈看到希特勒回来了,非常开心,虽然,他没有考取大学,妈妈对这个并不在乎。

希特勒在妈妈的病榻前,尽力的服侍她,一个劲地博取她的欢心,唯恐照顾不好。唯恐哪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不能照顾好妈妈。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理解方式,希特勒是一个孝子,对妈妈特别的孝顺,每天为妈妈侍奉汤药。

希特勒的妈妈对希特勒的爱,是非常罕见的。

希特勒小时候,跟爸爸的关系非常糟糕,爸爸一直希望他像自己一样好好念书,做个公务员,在亲朋好友当中,做个成功的人。可是希特勒,对公务员这件事毫无兴趣,做公务员在当时的奥地利,是一个很体面的职业,跟今天在中国做公务员没什么不一样,可是希特勒天性不喜欢这个。

他一门心思要学习艺术,做画家。为此,小时候,希特勒跟父亲发生过非常严重的冲突。

希特勒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到了中学的时候,成绩不好了。他爸爸很生气,三天两头的修理他,他显得很叛逆,不断的和父亲对着干。

妈妈和爸爸不一样,不管希特勒怎么做,她都无条件的支持他。

爸爸去世以后,希特勒生了一场肺病,然后休学了。高中的毕业证就没有拿到。亲戚们建议他妈妈,让希特勒学门手艺,做个面包师什么的,长大了,也能养家糊口。

可是,这不是希特勒想干的事,他的理想在于艺术。

1906年春天,在他来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一年半之前,希特勒说服了妈妈,让他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跑到维也纳游玩一个月。

小时候立志当个画家的希特勒,迷恋维也纳的一切,这个月,他不但坚定了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的梦想,还喜欢上了建筑。

回到故乡,希特勒跟妈妈提出,他要去首都,报考美术学院。

虽然亲朋好友都觉得希特勒的想法很荒唐,可是,这个疼爱儿子的妈妈,把亲朋好友的话,都当耳边风,只知道对儿子一个劲地点头,无条件地支持他。

1907年夏天,妈妈从银行取了一大笔钱。这笔钱,用来交学费,用来生活,用来看戏,都够了,用一年,绰绰有余。

希特勒的妈妈不像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妈妈。丘吉尔妈妈是个花钱如流水,连儿子都看不下去的资产阶级阔太太。希特勒的妈妈呢,是个省吃俭用的小城镇小公务员的填房,花钱很省的。

希特勒的爸爸去世之后,按照奥地利当时的法律,他妈妈可以继承爸爸一半的退休金。妈妈给希特勒的钱,很可能就是从这笔钱中支出的。

妈妈支持自己,希特勒自然很开心,然而,按照中国的古训,希特勒是不能离开故乡的,父母在,不远游,何况,妈妈已经病了,胸口有个肿瘤,疼得厉害,夜不能寐。

希特勒还是离开了妈妈。

在一个秋色浓郁的早晨,看着泪流满面的妈妈和妹妹,希特勒扛起沉重的大皮箱,带着行李,搭乘火车,离开了故乡。还有一个来月,维也纳美术学院入学考试就要开始了,再不去,这一年,就泡汤了。

希特勒,也是一个孝子

希特勒

3希特勒对妈妈的爱,深入骨髓,连自杀都要让妈妈的画像陪伴左右

你说希特勒的妈妈,有多宠爱这个儿子?

妈妈宠爱儿子,儿子自然也心疼妈妈,希特勒看母亲,躺在床上,病入膏肓,一天比一天的瘦弱,他非常的难过。

回到家里,希特勒马上去找那位医生。

医生跟他说,你妈妈的病太重了,癌细胞已经转移了,唯一的希望,就是碘酒治疗。

那个年代,医学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没有化疗技术,觉得癌细胞转移,就用碘酒。碘酒当时价格非常昂贵。

希特勒说,钱,不是问题,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希特勒哪也不去了,住在家里,照顾他妈妈,干家务活,希望妈妈能够开心一些。

欧洲的冬天,很冷。那个时代,又没有空调。为了妈妈暖和一些,希特勒在自家的厨房,给妈妈搭了一个床铺,自己陪着妈妈住。

厨房里一天到晚都生火,暖和是暖和了,可是,病,还是一天天地恶化。

希特勒在母亲的病榻前,完全换了一个人。以至于,希特勒的传记作家们,觉得希特勒完全是为妈妈而活着,说这段时间的希特勒,跟以往不一样,他从不抱怨,从不说任何粗鲁的话。

他妈妈的胃口,似乎也好起来了。因为,这个饭,是儿子希特勒做的。

对希特勒的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快乐。她是一家穷苦人家的女儿,这一生,谈不上屈辱,也说不上荣耀。

16岁的时候,她来希特勒爸爸家做保姆,照顾希特勒爸爸、希特勒爸爸的前妻,还有爸爸和前妻的孩子。

跟我们中国人见到的故事差不多,渐渐地,年轻貌美的保姆,成了爸爸的情妇,再往后,就成了登堂入室的女主人,再往后,就有了希特勒。

她跟希特勒爸爸结婚的时候,像中国民政局一样主管结婚的当地教会,拒绝给他们发证。理由是,她是希特勒爸爸的堂侄女,算是乱伦关系。希特勒爸爸既然是个公务员,就有公务员的手段。他跑到教会,跟牧师说,她怀孕了,再不结婚,就……

她的确怀孕了。希特勒爸爸没有撒谎。

四个月后,她生下第一个孩子。

希特勒是她的第四个孩子,前三个孩子都夭折了,所以,你们可以想象,希特勒的妈妈对这个儿子倾注了怎么的感情。

现在,她生病了,儿子对她这么孝顺,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现在,这个中学以后就不好好念书的小伙子,居然反过来,像个大人一样,逼迫自己的妹妹,向自己发誓,从此之后要好好读书,再也不荒废学业,再不游玩了。

希特勒的妈妈,看着儿子这么孝顺,这么懂事,开心的不得了。

但是妈妈的病并没有因此好起来,这年圣诞节前四天,他的妈妈,在凌晨,死了。

希特勒没有嚎啕大哭,而是静静地坐在静静死去的妈妈身边,给他画了一张画像,留做纪念。

很多年以后,希特勒的房间,都放着妈妈的画像。

1945年,盟军攻进了希特勒的总理府,已经自杀身亡的希特勒,不在自己的卧室。卧室里,他妈妈的画像,还在那里静静地摆放着。

4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杀害犹太人,但善待了曾为妈妈治病的犹太医生

妈妈生病的日子里,有一位犹太医生给她看过病。

1907年元旦之后,这位犹太医生把希特勒喊过去了,跟他说,昨天,我给你妈妈看过病了,她得了癌症,胸口有个肿瘤,需要开刀。

这个医生,虽然是个犹太人,可是,名声很好,穷人们都很尊重他。像我们中国的医生一样,他没有当面告诉希特勒妈妈病情的真相,他希望跟病人家属说。

那一天,希特勒眼泪哗哗的,急迫地问他,有没有什么挽救妈妈的办法?

这位医生看着年轻的希特勒腊黄的脸,他觉得,这个希特勒真的很爱妈妈,他们母子之间的感情,实在太深厚了。

很多年以后,这位犹太医生写了一本回忆录,回忆了希特勒当年,跟他交往的场景。这位犹太医生说,希特勒妈妈去世的时候,希特勒抓住他的手,目光深沉的看着他,充满了感激。他对这位犹太医生说,我会永远永远的感谢您的。

我们知道,希特勒上台以后,大肆的迫害犹太人。但是希特勒,对这位给妈妈看过病的犹太医生却很好,这位医生自己承认,希特勒履行了自己当年对他的承诺。他说,在德国和奥地利,跟任何一个犹太人相比,他得到的待遇都是最好的。

这位犹太医生在回忆录中说,他从来没有见,哪一个孩子像希特勒这样,对妈妈的去世,那么伤心那么难过。

5母亲节说希特勒,我们是认真的

今天是母亲节。

我在母亲节的日子里,说起希特勒孝顺母亲的故事,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更不是美化希特勒。这些故事,不是我创作的,是我从约翰·托兰等严肃的欧美传记作家、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找来的。

前几天,俄罗斯举行了欧战胜利日大阅兵。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今天,我希望分享这个故事的同时,请大家一起想想,是什么力量,把一个孝子变成了战争狂人?这个对医治妈妈的犹太人充满感激的人,为什么日后成了迫害犹太人的恶魔?

思考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我们对天下母亲的祝福,离不开和平。战争时代,哪有什么幸福的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