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为什么吸引人? 听听两千多年前智者的回答

悲剧和喜剧都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节剂。悲剧,尤其是伟大的悲剧作品更能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引起强烈的感情波动,让人不断回味品咂。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曹雪芹的《红楼梦》…一部部杰出的悲剧作品,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美的享受,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垂泪,为之唏嘘。

那么为什么悲剧会这么吸引人呢?今天我们听听一个人的回答。

悲剧为什么吸引人?  听听两千多年前智者的回答

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一书中,详细的探讨了悲剧的功用,以及悲剧的特性。他对悲剧是这样定义的: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在这个定义中,亚里斯多德把自己对悲剧的深刻理性的思考浇铸到了一个长句里,我们不妨试着对它稍作分解:

悲剧是对一个行动的摹仿。选择这个行动的一般标准是严肃(区别于喜剧)、完整、有一定长度;

语言是悲剧的重要表现手段,是悲剧的主要媒介;

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开场白,合唱,场,合唱,退场五个部分)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

借助演员的表演是悲剧的基本呈现方式;

悲剧的主要效果是疏泄感情,通过引发观众怜悯与恐惧心理来达到这个目的。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十分完备的悲剧定义。我最感兴趣和最想分析的,是最后一句: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疏泄一词,罗念生先生所译的版本为“净化”)。

亚里士多德在认真地考察了悲剧观众的心理状态后得出了上述结论。他认为悲剧应该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这就从心理效果上进一步揭示了悲剧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或者说戏剧理论,已经包蕴了观众心理学以及接受美学。

他在《诗学》第十三章曾对怜悯和恐惧作了这样的解释:

怜悯的对象是遭受了不该遭受之不幸的人,而恐惧的产生是因为遭受不幸者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那么,这里所指的人,又是具有哪些特点的人呢?

亚里士多德认为,成功的悲剧人物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

“遭受不幸的人和我们自己类似”,但又“比我们今天的人好”;

“在道德品质上并不是好到极点”,即不是完美无缺的人;

“人物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

“不应遭受不幸却遭受不幸”。

也就是说,一个与观众比较接近,但又比观众们好一个层次同时又不是完美无缺的好人,因某种过失遭受到不应遭受的悲惨境遇,就是亚里斯多德心目中理想的悲剧人物的特征。这样的人物才是好的悲剧人物。因为十恶不赦的人即使遭受了某种败逆之境,“可能会引起同情,却不能引发怜悯和恐惧”。如果恶人是罪有应得,那甚至不能引起人们同情而只能拍手称快,那就成了喜剧。另一方面,如果这个比普通人好的人主观行动或者性格上没有瑕疵,而纯是偶然性的飞来横祸,那必然也是浮薄的,引不起人们切实的震动。

再说回来,怜悯和恐惧是观众鉴赏悲剧时的心理特征,而不是悲剧的目的。悲剧的目的,是通过引发观众怜悯与恐惧来使观众的感情得到升华,得到疏泄。

眼泪和唏嘘、害怕,应该充溢于观看悲剧的观众身上,但是当观众看完悲剧离开剧场的时候,不应该继续处于眼泪、唏嘘、害怕之中,他们应该比看戏的时候平静,而这种平静与走进剧场之前的平静相比,感情应该更圣洁一些。

这种圣洁,就是必须通过怜悯和恐惧,而又不能止于怜悯和恐惧的情感升华。

以上就是亚里士多德总结的悲剧的性质和功用。

附注:本文主要参考陈中梅先生译注的《诗学》和余秋雨的《戏剧理论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