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你来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咱们见佛很不容易。不说见佛了,咱们在五台山,在文殊菩萨道场,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文殊菩萨就在这山里住,咱们就没见到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也没入涅槃呀!就在五台山住。没有缘!业深,罪业很深,就是障缘。善缘很浅,什么善缘呢?没有能见文殊菩萨这个缘。

这些菩萨现在每天一万菩萨绕清凉,就绕那黛螺顶,绕这清凉山,你见到了吗?不但文殊菩萨没见到,一万菩萨绕清凉,这一万菩萨你也没见到。为什么?这就叫业。业障,业障,你所做的业跟诸佛菩萨障,中间有个障碍见不着。等你把这障碍消失了,你就知道了。文殊只此是,何处觅弥陀。你不求见。等你不求见了,不求见了佛常现前。你愈不见,佛愈现前。愈见,愈见不到。

文殊菩萨天天在五台山到处转,你看见了吗?你能看见放羊的那个老头,或放牛的老头,你给他磕个头,“文殊师利菩萨”!我可见到你了,那老头是文殊师利菩萨。但是很多大德到五台山,看见放牛的或者放羊的一个老头要来接他了,说你找文殊菩萨,就跟他说一段话,这个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信吗?当你业消的时候,一切诸佛境界都现。

连个信心都没有 你怎么见文殊菩萨?

你来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你来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文殊师利菩萨发愿,凡是朝五台山的接一千送八百。从一千里地就把你接上来了,你走的时候送你到八百里,见到了吗?看到文殊菩萨来接你来了吗?哪个是吗,你认得到吗?你没有这个业力,随其业力见。有的见到了,有的还得救了,有的还闻法。

我们看《高僧传》,或者《五台山志》,好多人到五台山见到满山都是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灯。自从清朝以来很少了,清朝以后的历史记载,我们朝五台山的千千万万,有几个人看见文殊菩萨给他现的满山都是智慧灯,看到了吗?

我们这个在山上住着,不说是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不说,说我们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不说你见哪,你相信不相信,文殊菩萨一天都在你身边,相信吗?连这么个信心都没有,你怎么见文殊师利菩萨?

华藏世界所讲的都是普贤菩萨跟与会的大众,这些大众都是等觉菩萨将近成佛的,他们认识、他们知道,这是给他们说的。我们听见,莫名其妙地磕睡。不知道说些什么,这位老和尚在念什么呢!我念的很起劲,有的在下头他就磕睡了,因为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就是随业力见,你有什么业你得到什么,没有业力见不到。

我们前几天供千僧斋,就那么一个庄严,不见的人很多。来到五台山,那个时候他也在五台山,后来他跟我说:“师父,我朝山去了!”我问说:“你没赶个斋吗?”“没有,我在旅馆吃点方便面就行了。”

我们那么庄严,那么多僧人,他到这儿来是朝山的,连见的因缘都没有。他说,我到这儿来是朝山的。我到那去也不拿钱。他认为到这里来就是拿钱的,他不知道这是一个法会。

为什么大家到这儿来都要打千僧斋呢?什么原因呢?一般的供供僧就行了。凡是供千僧斋的,文殊师利菩萨一定在场。一个人供不起,大家集资,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会来赶斋。

你就是供养文殊师利菩萨哪,使你非常喜欢,消业障。但是跟我们这些道友讲,十分之八不信,文殊菩萨到这儿来吃饭?文殊菩萨不是吃饭,文殊菩萨是来化度众生,这要修观想。

文殊菩萨会迎接每位来五台山的人

你来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妙江法师 文

网友:都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个传说是文殊菩萨会去迎接前往五台山的每个人和众生,您见过文殊菩萨吗?

【妙江大和尚】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不是哪一个人随便说的,是《华严经》菩萨住处品里讲的,是佛说的,还不是一个佛说的,是十方诸佛说的,所以这是真实不虚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五台山在中外都是闻名的。从春秋,东汉,一直到唐朝,国外来朝山的太多了。五台山原来叫紫府山,这是咱中国原有的名字,中国过去就是神仙信仰,紫府的意思是最高的,有灵气的,神仙住的地方。通过佛教的传播,才改名叫清凉山,清凉山是佛教里面命名的。所以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是真实不虚的。

你来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过去说来五台山朝山,文殊菩萨接一千送八百,就是来朝山的人,文殊菩萨接一千里,送八百里,就是接得你很远。不是一千里,甚至一千年,几千年,你就想着这个地方了,你对五台山有这个想法了,有这个想法就叫感应,你感他就应,这叫感应!接一千送八百这个说法,是几千年的人们互相传的,这个说法是前头无头,后头无尾。

每一个人都是文殊菩萨,你来五台山就是求文殊菩萨来感化、度化、应化的,所以来的人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你问我见过文殊菩萨没?从我们心里头,我们每天见,在不在山上我们也每天见,我们看见的太多了。正如雪窦禅师颂无着禅师《朝五台偈》所言;“千峰盘曲色如蓝,谁谓文殊是对谈;堪笑清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

我来五台山也是文殊菩萨感应过来的,我在1972年有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从一个非常高的水库大坝上掉下来,那掉下来就是粉身碎骨,后果不可想的。可是掉下去的时候,我就看见一个文殊菩萨,那个意识里头就有个文殊菩萨,有四五十米高,甚至比四五十米还高,整个比山还高,隐隐约约的。我当时掉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了,就听“嗡”的一下,就有个文殊菩萨的影子,带剑文殊,好像是站的文殊,戴着五佛冠,拿的剑。可是下去跌到了啥上面,你想都想不到的一个地方。70年代那会儿,我们那儿有装散水泥的毛口袋,毛口袋是拿驴毛做的,可厚可耐用。十几个毛口袋在那垛着,我就掉下来骑在毛口袋上面了,我就坐在那没感觉,别人都跑过来,赶快扶我拉我搀我。毛口袋这个地方,离我应该掉下的地方有50米远。那个大坝有17米高,有一个很小的坡度,那要是掉下来,擦也擦死了。但是我往下一掉,就跑那个地方了,那个地方离这个地方50米远。

当然我们学佛出家也不是求这个,有些东西不是这个社会常理可以想象的,是不合常理的,想不出来咋就跑到那个地方了,佛教叫不可思议。这是一种感应,不能说感应好就是法,感应不好就不是法,佛法是平等的。不是说你出家学佛是为求那个好的感应,但这是一种正常的,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

你来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五台山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你的心是文殊菩萨,接着是文殊菩萨的法,一切都是文殊菩萨,你心里头看见的都是文殊菩萨。这不是馒头,你抱着吃一个。佛法叫无为法,无为是无所不为,你心里头想啥,法应该就是啥。文殊菩萨的智慧,也就是这样的,心里头是什么,就见到什么,这就是一切唯心造。

你来五台山,来朝山的也好,没来过的也好,你对菩萨要有个了解。你来五台山,想见文殊菩萨,你得先了解文殊菩萨,对文殊菩萨有啥求,把你那个心放的平平静静的、纯纯洁洁的,把你那个恭敬心,虔诚心拿出来,那到处都是文殊菩萨。如果你来这就是玩儿的,那你说我想见见文殊菩萨,你当花钱在自由市场买东西呢,我有钱买它200斤!所以想见文殊菩萨,把心放平,心要纯纯洁洁的,升起那个纯洁的心,恭敬的心。

没看见文殊菩萨比看见了好,你看见了,回去后一高兴就忘了。所以我们出家学佛,心里头就一直平平静静的。这是文殊菩萨道场,和自己家一样,你就是这个家的人,你就是文殊菩萨,你想见文殊菩萨,你还要想见你(自性)呢!你连自己(自性)也见不了,自己还看不见,还见文殊菩萨?

所以从我来说,看见也好没看见也好,听见也好没听见也好,心里头时时想的都是这个道场,就是文殊菩萨。所以我们住在这(五台山),有种住不够的感觉,在这个地方,叫皆大欢喜。这就是菩萨的加持,你每天相伴菩萨,菩萨就每天相伴你,这就叫感应道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