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屠坑降卒 不僅是殘暴

戰國時秦白起,是白乙丙後人,人稱戰神,人屠。他從秦昭王十三年攻取韓國新城開始,屢次出征,成為韓魏兩國的噩夢,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攻下六十多座城池,又移師趙國攻取光狼城,進攻楚國勢如破竹,攻下楚國郢都,改名南郡,楚國被迫遷都。秦國鄰居韓魏楚三國被打得叫苦不迭。

人屠坑降卒 不僅是殘暴最大型的數長平之戰,秦趙兩軍僵持不下,秦國用計促使趙國用趙括代替廉頗,白起以詐敗誘趙括軍深入,然後派遣二萬五千士兵插入敵後,截斷趙軍糧道,再派五千精銳騎兵,封鎖趙軍其他後勤線。趙軍無糧被困四十六天,趙括率軍突圍被射死,四十萬降兵被坑殺。後因觸忤秦王被賜死。(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長平之戰中,趙軍統帥趙括突圍不成被殺,四十萬士兵向秦將白起投降。白起於是用欺騙的手段,命令秦國軍隊將趙國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二百四十名士兵放回趙國。長平殺降,有不得不殺的原因。

人屠坑降卒 不僅是殘暴一,糧食問題。長平之戰是秦趙的戰略決戰,誰輸了基本失去發展的希望,近三年戰爭,大耗國力特別是軍糧,趙國糧盡,秦國也夠嗆,當時出動兵力六十五萬,昭襄王都自己跑河內督糧。要是再加上四十萬趙軍口糧,支撐不了,放回趙國也不可能。

二,雙方仇恨深,化解不了。秦國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趙兩國先後變強,擴張勢頭咄咄逼人,論軍事勢均力敵,二國發生多次交戰,兵連禍結,仇恨日深,如果把投降的士兵收編,別說六十多萬人押送四十萬人回國的危險(理論上人數),多年積累起來的仇恨,這些士兵以後也會出亂子,必須解決。(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三,京觀震懾。先秦時兩軍交戰,有築京觀的習慣,京觀就是為了炫耀武功,聚集敵軍屍體,封土而建築成高冢,也有挖坑下埋上壘的,白起殺降,以京觀的形式嚇阻趙軍,瓦解六國鬥志士氣,展示軍威,威懾敵人。

人屠坑降卒 不僅是殘暴四,軍功制度,秦法執行二十級軍爵制,規定憑敵人一個人頭升一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方“甲士”一個首級,就可獲得一級爵位和田一頃、宅一處以及僕人一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殺了趙軍,參戰秦軍人人有功,“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皆大歡喜,有利積蓄後續進攻力量。

以今人眼光審視逝去故事,鏡古燭今,我是南方鵬,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