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孩子好像总吃亏,那还要不要教孩子善良?

上周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应对孩子打人行为的文章《亲生娃居然打我,是要忍着还是要打回去?》,有一段是讲要让孩子富有有同情心,自然就不会去做伤害他人的事情。没想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让我有点目瞪口呆:

“这样教育的娃,以后在学校社会其他地方被人一直揍,也不还手嘛?”

类似的留言虽然没有这么极端,但是担心孩子过于善良,导致被欺负的读者也有不少。

看到这样的观点我久久不能平静,国内这个环境到底是有多险恶?居然连教孩子善良,也有顾虑了嘛?

不至于吧,我虽然主要住在加拿大,但这几年也回国了很多次,整体感觉国内的人们还是很有秩序,很有礼貌,也感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友好和善意,是一个文明的社会没错啊!

既然我们身处文明社会,为什么要去教孩子野蛮的丛林法则呢?

不得不说,野蛮和文明如果短兵相接,野蛮好像总是能赢,一群有教养的小孩子中间,如果闯进来一个小霸王,块头大力气大又不讲理,吃亏的一定是行为端正的孩子。

这就难免让大人感觉很堵心了:为什么那些差劲的,恶劣的孩子,好像能得到更多好处,我教孩子与人为善,最后却落得被欺负的下场?

但这并不是教孩子不要善良的理由啊?

这就相当于你的财物被偷被抢了,于是得出结论:遵纪守法会吃亏。所以你决定今后再也不遵纪守法了,去偷去抢别人的财物弥补损失好了。

这个逻辑不对吧?

你可能说,那不一样,大人不遵纪守法,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小孩子欺负别人,却得不到任何制裁啊!

事实并不是这样。

喜欢欺负人的小孩子,虽然没有法律的制裁,但是会得到整个社交群体的制裁。

毕竟,没有孩子会和一个喜欢欺负自己的人做朋友,就算迟钝一点,被欺负了一两次,第三次总会知道长记性给他拉个黑名单,离远一点的。

每个爱欺负人的小霸王,虽然行为非常激进,内心却是极端的孤独和空虚,人类是群体动物,社交是极为重要的,即便是小孩子,也会非常的渴望友谊,尤其是3岁以后,玩伴带给孩子的快乐,是家长的陪伴和宠爱替代不了的。

那些习惯释放善意和友好的孩子,自然会换来对方的善意和友好,会很轻易的收获友谊,而那些经常有掠夺,争抢,暴力行为的孩子,无一不是缺乏社交能力的,他们心中极度渴望和别的孩子发生互动和关联,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做,只会用不停的招惹,抢夺,欺负,激怒对方等方式,来刺激出对方的反应。

而这些差劲的方式,只会让这些小霸王更加没人搭理。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习惯被纵容可以抢东西打人的孩子,看似被满足了一切要求,而实际并不显得有多快乐,他们往往会抢了一个玩具,却根本就不想玩,很快扔到一边继续抢别人手里的。很多惹人嫌的孩子并不是内心有多坏,而只是渴望和人社交,却不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方式罢了。

而那些小霸王的父母太执着于让孩子“不吃亏”,却根本意识不到,孩子“占到的便宜”其实是他社交能力的毒药,他得到的利益越多,他的社交能力就会越退化,越没办法与其他孩子和平相处,再多抢夺来的东西,也填不满孩子内心缺乏友情的空虚。

这样霸道的小孩子,因为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会习惯于支配,压制,掠夺这样的互动方式,长大上学之后,多半会成为“校园霸凌者”。

美国对校园霸凌这个问题是很重视的,多年来对霸凌问题的跟踪调查发现,在霸凌关系中,不光是那些“被霸凌”的孩子会遭受心灵创伤,“霸凌者”也会同样会在霸凌关系中迷失心智,因为霸凌得逞的孩子会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从而丧失道德感,崇拜暴力与权力。

所以霸凌者会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参与打架和帮派,还有有更大的几率有过早性行为和辍学。长大后,这种人酗酒吸毒和犯罪的比例会更高,他们也会更加容易虐待自己的伴侣或者子女。

而相对而言,被霸凌孩子的创伤好像更容易修复,被霸凌的经历虽然痛苦,但只要能熬过去那个阶段,被霸凌的孩子长大后还是可以有成功而幸福的人生。而大多数霸凌者的社交问题却会困扰一生。他们会无法正确处理亲密关系,只会用利益和输赢来看待问题,他们无法投入的去爱,也不耐烦去同情和体谅别人,一旦和他人发生矛盾,就只能想到如何去压制对方,而不是想办法沟通创造双赢。

这样一味“不吃亏”的人,无法收获真正的爱和友谊,就算占尽便宜,却会无形中驱赶身边的人远离自己,变成毫无幸福感的孤家寡人。

反观善良的孩子,尽管表面上看,在利益上可能会吃亏,但是整个世界会无时不刻的滋养和奖励他们的心灵。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拨人去坐地铁,一拨人让座,一拨人不让座,之后问卷测试他们的感受,让座的人无一例外的感受到了心中充满着轻松和愉悦,而不让座的人虽然一直坐到站,却莫名觉得很累,感受到很大压力。

善意的对待他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对他人有帮助的人,从而充满社会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会让孩子肯定自己,并且想要自己变得更好,延伸到对整个人生充满积极态度。

诚然,当野蛮和文明短兵相接,野蛮好像总是会取胜,但是,野蛮却只会让人互相撕咬、伤害、报复,最后摧毁一切。只有文明的环境,才会让人们更加容易沟通,容易协作,容易团结起来做大事。人类这种在自然界里非常弱小的生物正因为社交能力强大,产生了文明,才能够称霸地球的呀。

我们居住在文明社会,享受着文明带来的秩序与繁荣,更要让孩子尽量远离野蛮,更快的成为文明社会中的一员不是嘛?

比起偶尔会被没节操的野蛮人欺负,成长为一个温和有礼,懂得沟通,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难道不是更重要的嘛?

教育孩子不能只看眼前,目光要放长远啊!

当然,父母总会担心孩子过于温和,挨了欺负也不敢反抗,实在太心疼,但是你要分清楚,不敢反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软弱和没有底线,做一个善良的人,和做一个坚强而有智慧,有能力远离侵害的人,并不矛盾不是吗!

当父母的责任是,在孩子不够坚强的时候当他的后盾,在孩子不够智慧的时候能提供保护,并且培养孩子独立有主见的品格,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逐渐成长成熟,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之后,还依然保有那一份纯洁的赤子之心。

就算这世界并不完美,藏污纳垢,我还是希望幼小的孩子可以在我的羽翼下能够肆无忌惮的露出天真澄澈的眼神。

我宁愿他们有时候吃亏,也不想让他们过早就精于算计。

我情愿他们有时候受到伤害,也不想让他们对每一个靠近的人都警惕防备。

我希望他们长大之后,可以固执的去相信世界的美好,可以敞开心扉,热烈的去爱,不计较一时一刻的得失。用友好的,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走进他们生命中的人,哪怕会受伤流泪,经历欺骗与背叛,最后也总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

所以,如果你问我,如果我的孩子被打了,你要教他怎么做。

要教他立即打回去嘛?

不,我希望我的孩子,即便是自身利益受到到损失的时候,也能释放出最大的善意,用文明的方式处理这件事:

可以先警告,用语言或手势告诉对方,不!你的行为我不喜欢,请不要继续。如果对方不停,可以选择离开对方的势力范围,如果没法离开,对方又坚持欺负自己,可以请大人来帮忙处理,如果找不到大人,再选择还手。

野蛮暴力的方式可以成为选择,但我希望孩子永远把它作为最后一个选择。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拼尽全力的去做一个心存善念的文明人。

作者|橙子,教育硕士,旅居北美,曾经是学理科的女文青,现在是爱码字的全职妈妈,7岁大宝毛头难养难搞,4岁二宝果果天使乖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