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新媒體,新在貼心,重在走心|國內傳媒動態

5月24日,人民日報發文《政務新媒體啟動"關停整合"》,稱多位微博用戶吐槽稱收到某鎮人民政府的官微推出雷人私信——鋪天蓋地的賣鞋廣告。廣西賀州黃田鎮人民政府的官方微博賬戶不僅幾乎每天通過私信推送賣鞋廣告,其自去年註冊以來更新的三條微博,內容也都無一例外與賣鞋有關。

政務新媒體,新在貼心,重在走心|國內傳媒動態

5月2日,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某基層學校教師就學校生活補貼發放不合理一事,向微信公眾號"貴池區人民政府發佈"發送了一條諮詢信息,收到的回覆是"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這名教師將信息重新發送一遍,收到的反饋變成"我彷彿聽見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後經瞭解,此官方微信平臺由中國聯通池州分公司代為運營,回覆時,處於由智能回覆軟件"小黃雞"自動託管狀態。

再早前,年初,微信認證為當地宣傳部門的"撫順網信"公眾號上發表文章,介紹東北房價低、環境宜人等優點,文中不時夾雜一些粗俗的髒話。面對網上"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揶揄,文章放言"不過山海關?愛來不來"。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新媒體時代的傳播格局已然發生變化,微博、微信被廣泛運用到政務工作當中。截至今年3月31日,政務微博已突破17.5萬個,其中政務機構官方微博13.6萬個。然而,政務官微不當發文、不當回覆、不及時回覆甚至不回覆的情況時有發生。

政務新媒體,新在貼心,重在走心|國內傳媒動態

有的官微"只建不管",長期"零發稿",處於"停擺"狀態,群眾的留言、訴求更是無人問津;有的把官微交由第三方管理,當起"甩手掌櫃", 放棄了對內容的掌控,放棄了和民眾交流的機會;還有的是官微,卻不官方,"賣萌""懟人"時有發生;還有的官微過於謹小慎微,文章和言論的列表中近乎全是轉載"政治正確"的文章,毫無聯繫實際工作的特殊性、針對性。

政務新媒體走過從無到有的階段,正在經歷由亂到治的過程。作為政民互動與為民服務的線上延伸產品,運營過程中理應堅持以發佈為基礎、互動為核心、服務為根本。儘管,互聯網傳播需要不同於傳統四平八穩的新鮮表達,但公與私的界限從來沒模糊過,服務與被服務的主體並沒有變。

4月,環保部官網發佈《關於環保系統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存在"零發稿"或久未更新情況的通報》。這是2013年以來,中央部委一級發出的聚焦政務新媒體運營管理和整頓的第一份正式通報,劍指政務新媒體運行中"只建不管"的問題。

4月出臺的《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首次提出對政務新媒體運營管理的"關停整合"機制。明確提出,用好"兩微一端"新平臺。要求嚴格內容審查把關,不得發佈與政府職能沒有直接關聯的信息,信息發佈失當、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及時整改。

《南方日報》本週發文建言,應對政務新媒體形式主義,關鍵在於做好"加減法"。新媒體建設要有"集約共享"的減法思維,打破各部門各自為政、缺乏聯通的現狀,比如規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只開設一兩個政務新媒體,所屬部門、單位通過加載模塊和欄目開展服務。另一方面,新媒體建設要有"價值服務"的加法思維,該有的功能要有,該簡化的要簡化,實現留言評論、在線訪談、徵集調查、諮詢投訴和即時通信等功能,收集群眾反饋。此外,應該實現專人運營和維護,要求溝通要大氣、得體、有效。

政務新媒體首字是"政",是直面公眾的互動紐帶,也是見證政府工作的形象窗口。亟待提升含金量,實現指尖上的"有話好好說"。

政務新媒體,新在貼心,重在走心|國內傳媒動態

作者:任俠,非資深、想保鮮的媒體人。十年新聞生涯,喧囂中默默寫字的那一個,可能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