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點評「抄」小紅書,內容電商的「鴻鵠之志」該如何實現?

上週,小紅書官方微博發佈博文,稱接到大量用戶反映,大眾點評疑冒用小紅書用戶名稱賬號,批量建立虛假賬號,抄襲及搬運用戶在小紅書發佈的原創筆記。小紅書對此譴責,並強調"小紅書非一天建成,也不可能被一鍵複製"。

大眾點評“抄”小紅書,內容電商的“鴻鵠之志”該如何實現?

大眾點評方面回應稱,已第一時間完成所有內容排查與全部清理下線,經調查,該事件發生是因為大眾點評新上線試運營的推薦欄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對相關內容進行了違規轉載。

有網友不解,大眾點評於小紅書,是氣質完全不同的兩個平臺。一個是女性向分享社區,一個是找餐廳工具,為什麼產生了"抄襲"的交集?

大眾點評“抄”小紅書,內容電商的“鴻鵠之志”該如何實現?

被搬運內容的小紅書是一個95後年輕女性用戶居多的電商App,平臺依靠海量原創內容建立起了高粘性社區。從去年開始,不少明星進駐小紅書。在蘑菇街、美麗說都岌岌可危之際,殺出一條明星帶貨的血路。

再來看,更多人或許更為熟悉的大眾點評。作為中國最大的到店餐飲服務平臺,大眾點評自2015年與美團合併之後,在用戶指標上表現疲軟。今年4月,大眾點評發佈10.0.1版本。改版後的大眾點評新增了"變漂亮"、"出去浪"等板塊,力推服飾鞋包等時尚領域的UGC社區,另外還上線了短視頻工具"Biu小視頻",並陸續邀請了多位明星入駐平臺。

大眾點評“抄”小紅書,內容電商的“鴻鵠之志”該如何實現?

有媒體對此精闢總結:新版大眾點評像小紅書一樣引入明星站臺,像抖音一樣視頻記錄美食,像頭條一樣智能推送。大眾點評卯足了勁兒,想實現自己的平臺+內容+場景+社交的夢想。

但是,大眾點評的本年度第六次改版,成效不明顯。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大眾點評的活躍用戶數從今年3月時的2613萬下滑到2479萬。

幾點原因:一,大眾點評既缺乏優質的內容,也不具備能夠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活躍用戶。二,小紅書的年輕女性用戶群體,不但具有高活躍度,而且具備強大的購買力,且天然具有社交基因。但大眾點評的用戶畫像是31到35歲。到大眾點評的用戶,多是肚子餓了的時候。這時候,需求變得很直接,只需要收到"好吃"這個結果反饋就夠了,而不必要去了解這家餐廳為什麼好、好在哪裡等冗餘信息。大眾點評的"內容電商"夢,甚至被分析人士指為"邯鄲學步"。

千禧一代個性化風潮崛起,對商品品牌、品質、內在文化等提出要求。內容電商提供健康、豐富、有品質的電商內容,可滿足消費者內容閱讀和購物慾的雙重需求,從而備受追捧。

但是,想抓住內容電商這波紅利,靠"搬內容"肯定不行,要在內容的多樣性、創新性設計上下功夫。只有做出優質的原創內容擴充平臺,才能一步步積累和留存住用戶,也才有變現的後續劇情。

作者:任俠,非資深、想保鮮的媒體人。十年新聞生涯,喧囂中默默寫字的那一個,可能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