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女子如涛》让久远的中国符号复活

原创话剧《女子如涛》让久远的中国符号复活

图:女子如涛--海报

2017年9月2日,蓉城成都,一群热爱戏剧的观众,一些文化类学者,话剧圈的专家,穿过还稍显拥堵的城市,顶着盛夏最后的炎热,去到成都南边的一座小剧场,观看一部原创话剧《女子如涛》,由此,一个久远的,似乎被遗忘的中国符号,开始了她的复活……

原创话剧《女子如涛》,是一部以唐代杰出女诗人薛涛为背景创作的作品,薛涛,对于中国文学史、文化史来说,都具有一席之地。这位生活在唐代中晚期的女诗人,在一生客居成都期间,写下了500多首诗词,也留下了丰富的故事。作为诗人,她无疑是女中豪杰,作为女性,她又是那个时代女性的代表。她一生经历坎坷,也曾落入教坊成为乐伎、进入风尘。然而,她以她的才情征服了当时无数的达官贵人、无数的诗界名流,她在荆棘中坚强而潇洒的活到了64岁,在她现存的97首诗中,她歌颂爱情、赞美友情、为边关将士鼓气、为美好的生活抒写感情。她用芙蓉花汁制作的薛涛笺,成为了中国最早为抒发感情而做的信纸,今天,这种笺纸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薛涛,也被中国文学界尊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首,也是蜀中四大才女之首。

原创话剧《女子如涛》让久远的中国符号复活

图:女子如涛 剧照

“我想做一个纯粹人物传记式的作品,我想让大家重新记起这个人物。”

《女子如涛》的编剧及导演张原这样说到。张原,作为一个资深话剧导演,同样也是一名传统文化的热爱者、一位资深媒体人。长期关注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人物的传播和宣传。几年前,他整理的“改变云南十八人”(改变云南的十八个历史人物)系列,曾经在微信自媒体平台引起十余万次的转发和阅读。“有些媒体最后都不在署我的名字,估计他们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了,不过,只要能够传播出去,这也无所谓了。”在说起这个系列的传播时,张原这样说到。那么,为什么会想要做一个和薛涛有关的话剧呢?

“首先,我认识薛涛是在六岁时第一次来到成都,第一次走进了薛涛井边,薛涛这个人物就在我脑子里有了印象,后来长大之后,我来成都都会去成都望江公园去看薛涛井、薛涛纪念馆和她的墓,但是,我发现,这个历史人物就像被遗忘了一样。大家说起成都,想到的永远是武侯祠里的诸葛亮、刘备、张飞和关羽。殊不知,薛涛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有地位的,对于成都来说,她也应该是一张名片。”

原创话剧《女子如涛》让久远的中国符号复活

图:女子如涛 剧照

张原这样想着,说着。于是,《女子如涛》的剧本几乎很快就完成了。写的时候一气呵成,但据说后来又做了多次修改。“薛涛太具象化了,这与之前的剧本创作不同,所以在解读这个人物、发现人物故事亮点时,必须下功夫。”在编剧上下功夫,但是在整个排演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古典题材的东西,现代观众如何去消化去接受,因为剧本里出现了很多诗词。不过,最后演出还是没有出现张原担心的问题。

“我遇到了一家肯于投资的公司,然后就是一群与我一起创作的演员……”

说起排练和演出过程,张原坦言自己是幸运的。他得到了成都禧年文化对该剧的投资支持,而后找到了几位和自己一起创作的演员。我们都知道,历史人物本身是难以演绎的,不过张原认为,《女子如涛》的演员,都很努力。

“我们一起分析剧本,一起读薛涛的诗,然后一起去薛涛墓采风,整个排练的过程,我们与薛涛这个人物完全相伴,整个剧组都很努力!”说起排练,张原对于演员是一直称赞的。他说,很多时候,他觉得薛涛活了。因为扮演薛涛的演员,来自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肖清鑫在这部戏里,真的很投入,对于薛涛的理解也很到位。“90后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其实会比较难,因为时代娱乐总会左右他们的理解,不过我幸运的是,肖清鑫是真的走进了这个人物,没有她,这个戏真的会减分不少。”又一次说起《女子如涛》的主角,张原仍旧赞不绝口。

原创话剧《女子如涛》让久远的中国符号复活

图:女子如涛 剧照

与许多历史人物话剧都是由国有剧院打造不同,《女子如涛》来自于民间资本公司,这让该剧显得有那么一点不同。“我觉得人们对于历史正剧似乎走进了一个片面的印象误区,其实只要你热爱和想要对传统文化做点什么,想要有所表达,大家都能做。”张原这样表示了对于当下历史正剧的理解。

《女子如涛》还有一个很大的可看性就是简约的舞台美术和诗意化的剧情。对此,张原表示,我们所说的历史人物薛涛生活在大唐,诗意是人们对于大唐最直白的印象,而简约的舞台设计,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的简约之美。“奢华的舞台现在很多,但只要能够表达到位,把故事讲述清楚,讲得精彩,就已经足够了”张原这样表达了他对于舞台设计的理解。

《女子如涛》的故事,几乎涵盖了薛涛的一生所有的精彩片段,从九岁与父亲的对诗,到之后的落籍教坊,再到差点成为女校书,而高潮则留给了薛涛与诗人元稹那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这让观众看得过瘾,也成为该剧一大亮点。

“这段爱情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恋爱的经典,虽然结局并不算好,但它也展现出唐代人那种对于恋爱自由的追求以及开放的爱情观,这是我们看这段爱情的时候,也应该去看到的东西。”说起薛涛和元稹这段爱情故事的处理,张原这样兴奋的说到。其实,我们真的对很多历史人物忘记了太多,所以,当我们从《女子如涛》里看到这样一段千年之前的传奇爱情时,才会如此惊叹。

原创话剧《女子如涛》让久远的中国符号复活

图:女子如涛 剧照

“当然没有薛涛的才华做基础,她也不可能遇到元稹,以及和白居易、杜牧、刘禹锡、武元衡、韦皋等等这些杰出人物成为挚友,这也是后世为什么那么多女性想要学习薛涛的原因,对于今天的女性,也有参照意义。”其实,的确如此,在那个年代女性要想脱颖而出,首先需要修炼的是自身,而不是用其它方式去留名,所以,薛涛一生的传奇经历,也就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典范作用了。据说演出第二天有许多观众自发的去了成都望江公园去进一步了解薛涛生平,去读她的诗词,这让整个剧组都很欣慰。

“我们又让一个杰出人物复活在人们面前,所以努力也是值得的。”

杰出的历史人物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根,他们给予我们许多启发,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中国五千年历史,这样的历史人物实在太多,等待着我们去一一寻找去发现,如果能用演艺作品去让大众宣传和认知,也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据悉,原创话剧《女子如涛》马上将于2017年12月9、10两天正式演出,如果你有幸去到成都,不妨走进剧场,看一个中国符号的复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