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太监,在圣旨上改了一个字,竟然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一个普通太监,在圣旨上改了一个字,竟然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张居翰在唐懿宗咸通初年,被掖廷令张从玫养以为子,以恩荫走上仕途。他办事认真,丝毫不苟且。很得上峰赏识。天子为嘉奖他办事认真,特地赐以绯色衣服。不久,他奉命去监督幽州军事,与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相处得很融洽。当天子调居翰回朝时,刘仁恭请求将居翰留下,唐僖宗答应了这个要求。

贞元末年分羽林军为左右神策军,用来扈卫天子,以宦官掌管,从此宦官参与机密,夺百官之权,上下勾结,共为不法。大则构煽藩镇,倾危国家,小则卖官鬻爵,矗害朝政,王室袁乱,即是这个原因。不翦除这个祸根,祸患便不会停止,请陛下翻夺宦官所兼的职务,罢诸道宦官监军,悉数召还阴下。

一个普通太监,在圣旨上改了一个字,竟然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当时昭宗已在他们控制之下,身不由己,只得表示同意。次日,朱全忠便以兵驱逐宦官第五可范等效百人于内侍省杀之,只有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等数人得免于难。张居翰由于与刘仁恭有旧谊,刘仁恭接到命令后,将居翰藏匿在幽州西北的大安山中,另外杀了一名罪犯上报,张居翰这才躲过了厄运。

一个普通太监,在圣旨上改了一个字,竟然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张居翰唐末至五代初年的宦官。庄宗诏令魏王“诛衍一行”,张居翰发现后,把“行”字改为“家”字,随王行同行的一千多人得以免死。后明宗李亶即位,他请求回归里乡。在天成三年病死于长安。

一个普通太监,在圣旨上改了一个字,竟然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庄宗召王衍赴洛阳,并赐诏书说:“固当列土而封,必不薄人于险,三辰(日、月、星为三辰)在上,一言不欺!”庄宗当下便派宦官向延嗣下敕诛杀王衍,并下诏说:“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张居翰在复查诏书时,认为王衍既己投降,现在又出尔反尔,把他斩首,实在不合天理人情,便将诏书贴在柱子上,将‘行’字涂掉,改为家’字,于是“王衍一行。便成了“王衍一家”当时军书旁午,羽檄飞驰,庄宗自顾不暇,当然也无心追究此事了。这样,后蜀百官及王衍的仆役等一千余人的生命,才得以保全。张居翰不恃势招事揽权,冒死更改诏书以救无辜,在宦官中不失为正人君子,以致文豪欧阳修对他也是称赞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