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0岁以上的人为什么还要出去打工?

千机谈


60岁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了,如果是城市的老人已享受退休生活的各种待遇,但对于没有退休的农民来说,还不得不加入到外出打工的队伍,尽管说60多岁的人活不容易找,可这“独木桥”还得去挤呀!也是有迫不及待的理由。

养老压力大。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农民的孩子过得都不容易,有需要赡养的父母,还有待还的债务,更有自己的儿子上学能花费,其实相当艰难。虽说国家给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每月发放基础养老金,可那80多元,再怎么省也不够用啊。趁着身体还好干点活赚点钱,攒起来也对自己养老有所帮衬。再说60多岁的人那个月不花点药费啊,觉得还是不向儿女要的好。自己干活挣钱方便些。


一切为了孩子。供孩子上学,看着孩子们工作的工作,在外安家的安家,是件幸福的事。因为父母终究为孩子而活着。可不得不说绝大部分“农x代”们,结婚彩礼已是天价,有时还要城里买房,父母已倾其所有,还身负债务;农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可生活开销也日益增加,毕竟收入有限、家庭开销、人情份子、小孩上学,还有得修缮的房屋,仅凭儿子打工,也无法得到缓解。农村不乏60多岁的人常年在外打工,既贴补家用,也在为儿子减轻负担。



减轻家庭矛盾。家和才能万事兴,可偏偏农村男多女少和高价彩礼,把为数不少的农村媳妇娃惯上了天,喝水还要买矿泉水,拣吃挑穿,有的还不随丈夫出外打工,有的孩子不给爷奶奶带,不想自己做饭吃,更有甚者孩子都上小学了,还不省事,要城里楼房。借贷买了楼房,可人又要离婚。种种的是非,都怪父母,让他们过不了“二人世界”。这是活生生地逼着父母吗?


就是闲不住。多半辈子经历了贫穷、苦难,也练就了吃苦耐劳性格特点。本来身体大滑坡了。这楞一停来,腰酸背疼还真不是个事。习惯了忙碌的劳动,能做一点就是一点,打发无聊的时光。

已经辛苦过,劳累过,但是父母已不再是当年,往往会力不从心,尽管他们有千般的打工理由,做子女的还是让他们断了打工的念头。要知道,债是永远还不完的,儿女自有儿女福,老人应该给自己减负、减压,身体硬朗,多陪儿女一天才是儿女最大的幸福。


提神只为自己


不得不多多年来的发展下来。我们的保障制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以前农村享受不到的优惠政策,例如说医疗保障和养老福利,现在这几年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限制,我们始终不能在根本上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农村经常能够看到年纪五六十的老人还不停的种着田,甚至说一些老人家年过半百了还在不停地在城市中寻找工作,让人看了很难受。

其实这些老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一样没有儿女或是儿女不孝顺,不给老人赡养的费用。这里面的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来详细看看还有哪些因素是我们没有身子其中的人体会不到的。我们通过身边刚满六十的老刘头的故事来展开我们的分析。

老刘头和老伴有着一双在城里打工的子女,一年到头能给老两口几千块的赡养费,按理说就算是不种田老刘头两人也应该过的挺宽裕的了。但是让许多人不解的是六十岁的他一大把年纪了却还是在城里面找一些杂工来做。很多人会产生误会,以为是老刘家的两个子女不孝顺,父亲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在外奔波,这其实曲解了老刘奔波的原因。其实他这么大岁数出去打工也还有许多难言之隐。

第一就是赚棺材本。

虽说老刘头现在两个儿女都有了正式的工作了,收入稳定,但是他们也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一天到晚也有一大家人需要去养活,大爷除了每个月拿孩子们一些赡养金之外,再不想给孩子增添其他的负担了。既然没有种田了,那就腾出了比较多的时间了,与其这样老人想的是倒不如进城里面去打一些杂工挣一些钱,这样碰上个病患或是不测啥的,孩子们花的钱就会少一点,给他们的家庭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第二是可以赚钱养老

老刘头这一辈人们过惯了独立的日子,他们从小吃过的苦和受过的难是我们这一辈人很难去想象的,所以说他们的观念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给别人添麻烦,无论是外人还是最亲的人,如果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他们一般自己就解决了,不会再单独拜托别人。因此靠天靠地靠孩子,不算是好汉,尽管儿女给的钱够用,但是老人们担心儿子女儿家里有个啥需要花钱的地方的时候能派上用场,一般子女给的钱他们都会帮他们存起来,这样一来,花自己挣的钱会觉得更实在,这是他们心中的想法。

第三是生活的压力变大

无论是哪个年代,农村的人的生活都是比较艰苦的,因为当你不劳动的时候就完全没有饭吃了,不会说想城市中一样你干到退休的年纪之后再不用继续工作,安心拿着每月不输于平时工作的工资的养老金安度晚年,农民朋友到了六十多岁的年纪不出去务工的话无异于坐吃山空,这对于天生勤劳的农村老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以上三点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尤怜农民百姓苦。


新农村的日与夜


在农村,俗话说“一亩地种不出人民币”,这些年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增加,新农村的建设,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就如我们村来说,15年前,每家能有6亩地,而现在也就不过2亩地。试想这2亩庄稼地能养活一家5口人?在我们村,老人们长期种地总结出来,基本上一年2季庄稼去掉各种费用也就赚一季的钱。也就是2亩地的庄稼钱,今年入秋玉米亩产1100斤,0.7元出售的。大家可以算下,一年在家种地就能赚1600元钱。

指望这1600元钱,估计也成贫困户了,因此,在农村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毕竟收益要比种地好。

那有些人要问了,打工不都是年轻人该去做的吗?为何还有60多岁出去打工的呢?

其实,生活就是压力,在农村60岁虽然可以领取养老金了,但是每月70元钱,老两口也就不到200元的收入,可想而知生活压力会很大,再者,60多岁了,家里孙子也开始上学了,只需老伴一人看就行。自己去外地赚钱,还能补贴家用,减轻儿女们的负担。

如今,在农村生活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农村的费用开支逐渐加大,各式各样的份子钱都得随礼,再加上很多农民给孩子办婚礼,都借了不少的钱,还钱也需要个过程,这也是为何很多农民在60岁的年纪还出去打工的又一个原因吧!


猪友巴巴


虽然我也是在农村长大,村里也有不少人在外面打工,但是说到60岁了还出去打工的还真的没见过,也没听过,或许你见到的比较特殊,那既然比较特殊,就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为什么农村60岁以上的还要外出打工?

子女不孝

既然都已经60多岁了,那么算起来,他的子女应该也有40左右了吧,以前那个时候,很多农村都生的比较多,以普遍尝试,基本都会有好几个儿女的,现在60岁以上,岁数其实真的挺大 了,有的人走路都在踹气,而他还能干活挣钱,身子却是硬朗。

想想自己有那么多个子女,而且个个成家立业,说不定孙子都有了,那么他还要被迫外出打工,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自己的儿女们不孝,不赡养老人,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因必有果,不是以两句话都说的清楚的,无所谓谁对说错。

膝下无儿女

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因为农村一些家庭确实有不能生育的,而且那个时候,根本就别像什么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的,更传统的方式就是,如果对方不能生孩子,基本都是选择离婚重新娶一个,不过想法是美好的,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最终导致膝下无儿女。

而且农村经济条件就那样,不然养儿防老也不是空穴来风了,最终人老了,为了生活,不得不硬抗着身子,外出奔波。

希望村里和当地政府能够多帮助一下这类人,毕竟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给社会贡献了一辈子,老了,至少不需要再为温饱奔波。

【有兴趣就顺手点个关注吧,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不甚感激。】-----每日新况。


每日新况


农村老人真可怜,年老没有退休钱。

年过六旬去打工,还要种植责任田。

最苦还是生重病,没钱治病去住院。

躺在床上无人问,三天只吃两顿饭。

浑身无力难走路,床上尽是大小便。

儿子打工不在家,儿媳还会翻白眼。

老头看着老太哭,老太叹息泪涟涟。

农村老人度日难,苦难日子何时完?





无奈125387125


农村人就是农民,农民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在現今土地越来越少,农产品不景气,医疗,娃娃上学,日用消费频多的情况下,农村人不打工靠什么。特别是老年人,不像城里人每月数千元退休金。力所能及的挣一点,用起来方便。谁有毛爱装禿子!


王一73329891


这得问专家/他们说农民种田不是工作/所以不能退休/当然就无退休金了/国家念起老农为国奉献一生,施舍几十元补助/专家又说农民有田能养老/如今种田赔本/谁愿出力赔钱呀?只好打工度晚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