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用數千人對抗清軍10萬,寧死不降清軍,斬首前一句話令人敬佩

明朝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朝代,而且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當然了,明朝並不是一個多麼光明的朝代,歷史上各個朝代有的所有弊病它都有,例如宦官橫行,朝廷內部官員搞各種小團體,各個勢力集團鬥個不停。但明朝有著一個顯著的優點,這也是許多愛明人士提起明朝永遠讚不絕口的最大原因,那就是,無論明朝朝廷內部鬥得多麼激烈,在面對外敵時他們卻永遠會瞬間團結,一致對外,一點便宜也不會讓別人佔,和親這種古代最常見的外交手段在明朝基本沒有被施行過。

此人用數千人對抗清軍10萬,寧死不降清軍,斬首前一句話令人敬佩

在明朝末期,整個王朝都已經呈現出了衰敗的趨勢,不滿於明朝朝廷官員的腐敗,許多起義軍揭竿而起想要推翻明朝,境外的清軍也大肆攻掠。明朝最後一位統治者是崇禎皇帝,面對這樣的困局,換作其他人可能會選擇先通過割地賠款等方式暫時安撫清軍,在武力鎮壓起義軍,尋求暫時的安定。但崇禎皇帝沒有選擇這種方式,在面對內憂外患的死局時,他下令明朝所有軍隊一分為二,雙線抗敵。那時候的明朝早已經外強中乾,國庫空虛,在經過長久的內亂之後軍隊也疏於管理,實力大不如前。但就算是這樣,他們依然在起義軍和清軍的夾擊下苦苦支撐了十餘年,儘管之後明朝還是亡了,但是寧死不願意投降的崇禎皇帝卻選擇了在煤山自盡,保全了作為一個帝王最後的尊嚴。

此人用數千人對抗清軍10萬,寧死不降清軍,斬首前一句話令人敬佩

也許作為最高統治者,很多時候皇帝的風骨就是國家的風骨,有著這樣一個寧死不屈皇帝,於是明朝許多官員也繼承了這樣的氣節,黃道周就是其中的典型。

他出生於福建明朝覆滅的那一年,他因病修養,一直呆在老家。後來他被南明的弘光皇帝重新啟用,出任南明朝的吏部侍郎。但是弘光朝廷終究只是明朝前臣們的自欺欺人,這個由前明忠臣組建起來的王朝支撐了不過一年就倒臺了。黃道周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拒不接受清朝的招降,再次回到福建老家,投靠了隆武皇帝,被任命為兵部尚書。

此人用數千人對抗清軍10萬,寧死不降清軍,斬首前一句話令人敬佩

當時時局混亂,南明藩王眾多,幾乎個個都擁兵自立,隆武皇帝算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位,他眼裡不止是眼前的方寸之地,而是天下。繼位之初他沒有給自己個隆武朝任何休息的時間,立刻下令北伐,想要儘快恢復明朝。但可惜隆武帝空有雄心壯志,卻沒能掌握住國家的兵權。當時掌管兵權的大臣叫做鄭芝龍,原先是一個海盜,十分惜命。鄭芝龍害怕強大的清軍,不肯交出手裡的兵權,導致隆武帝的北伐計劃遲遲不能執行。

當時作為兵部侍郎的黃道周不得不親自想辦法,出面自行募兵。在當時國力衰敗的情況下,他費盡口舌也只徵集到十幾匹馬,幾千老弱殘卒。帶領著這樣一直毫無戰鬥力的軍隊,九月他向關外的敵軍發起了進攻。

此人用數千人對抗清軍10萬,寧死不降清軍,斬首前一句話令人敬佩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當時駐紮在關外的清軍少說有十萬人,黃道周的這隻軍隊在他們眼裡根本不值一提,他主動發起的攻勢無異於以卵擊石。但他義務反顧的去了,他的行為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妻子說,這是死得其所。之後黃道周被俘,清軍再次勸降,他斷然拒絕,清朝下令將其斬首,以儆效尤。

此人用數千人對抗清軍10萬,寧死不降清軍,斬首前一句話令人敬佩

快到刑場時,黃道周卻站起來,然後摔倒了。行刑的劊子手以為他被嚇得腿軟,忍不住哈哈大笑叫他別怕。黃道周怒道:“我作為臣子不能坐車經過天子御道,這才站起來,腿軟是因為我餓了!”至死他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臣子身份,劊子手被他的忠貞感動,請求他就地受刑。黃道周不肯,而後站著受刑,劊子手被他的氣勢所震懾,第一刀居然不自覺的手抖了,於是他搬來凳子,請求黃道周坐下。他坐下後,依然昂首挺胸,保持著這個姿勢,他凝視著自己所敬畏的明朝天子御道,帶著自己的一腔忠貞,追隨覆滅的明朝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