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老油条员工一杀了之?这不解决问题!用这招就没“老油条”

导读:

所谓"老油条"是这样一群员工:

他们能够达到企业的绩效评估要求,但对进一步提升业绩没有动力;

他们既不属于企业希望加强激励的高绩效员工,也没有位于需要淘汰的队列;

他们对企业没有心怀不满,但也不会积极宣传自己的企业。

老板,老油条员工一杀了之?这不解决问题!用这招就没“老油条”

如何有效识别和激活这类员工,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

"老油条"与低绩效员工不同。他们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没有付出应有的努力。因此,对于他们,企业不应简单将其列为淘汰的对象,而应找出形成"油条"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

老板,老油条员工一杀了之?这不解决问题!用这招就没“老油条”

一、从任职时间的维度思考,职业通道设计得不合理是产生"老油条"的原因之一。

我们发现,"老油条"一般是企业中层管理者,他们在一个岗位上滞留了太长的时间,对于业务早已烂熟于心;同时晋升无望的职业前景,令他们失去了进一步提升业绩的动力。

二、"业绩优而仕"的高绩效业务人员出任中层管理者的职位,这类员工也容易成为"老油条"

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如销售、技术开发),但对于管理工作却并不熟悉,如果企业又没有对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这类人员很容易因不能充分胜任工作而心生倦怠。

老板,老油条员工一杀了之?这不解决问题!用这招就没“老油条”

三、绩效管理的缺失,会导致"老油条"的出现。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效的绩效管理,只是管理的方式、方法在发生变革。

四、不合理的薪酬设计,也会滋生"老油条"。

任职时间越久的员工,越有可能变成"油条"。对于一份并不称心如意的工作,支持其留下的一个充分理由,就是丰厚的薪酬。

我们从实际薪酬与"薪酬感知度"对应来看,固定薪酬占比越大的越有可能变成"油条"。随着固定薪酬的提高,公司中出现"油条"的概率也相应增加。

对于"老油条",一裁了之?

老板,老油条员工一杀了之?这不解决问题!用这招就没“老油条”

欢迎关注王老师:135-3955-7608共同探讨企业员工激励、薪酬设计、绩效考核

我的建议是,重新激活"油条"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绩效提升。

"油条"能够晋升到公司中层,能够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可见其并非碌碌无为之辈,更多的原因在于企业并未很好地发挥出他们的价值。

老板,老油条员工一杀了之?这不解决问题!用这招就没“老油条”

企业要重构绩效管理。近几年我们对绩效管理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区,绩效管理的问题不在于绩效要不要管理,而是要怎样管理。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就是一年一度的填写表格,绩效考评的结果高度保密,员工自己只获得一个"优秀、良好抑或是不合格"的结果,这是远远不够的。

老板,老油条员工一杀了之?这不解决问题!用这招就没“老油条”

新生代的员工,比起知道自己的绩效表现和薪酬奖励之外,更希望了解自己与同事相比的表现。

因此,企业绩效管理需要考核和激励机制,并做到公开和透明。绩效考核要体现出管理层和员工为推进工作共同努力。这样不论哪个层级的员工,都可以与企业共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