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道德经》的前世今生,从帛书《老子》开始(一)

还原《道德经》的前世今生,从帛书《老子》开始(一)

引言: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合称帛本《老子》),距今2000多年的历史;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又出土了一个版本更早的竹简本《老子》,通过比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本《老子》,也就是后人常说的《道德经》或者《老子五千言》,是至今世人篡改最少的版本。

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高明先生,通过对上百种世传版本《道德经》研究,以及结合上百位学者对《道德经》的注释和讲解,得出一个结论:王弼本《道德经》(简称王本或王弼本)最接近帛书《老子》的原貌,世传版本《道德经》经后人篡改,流传至今已经严重失真。

高明先生是新中国北京大学成立考古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古文字功底深厚,治学严谨,为人淡薄名利,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写了一本《帛书老子校注》,此书采用繁体竖版编写,对于习惯简体横版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本人将繁体竖版转化为简体横版,结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对《老子》的理解,按照世传版本《道德经》八十一章的次序分章编写,世传版本是《道经》37章在前,44章《德经》在后,帛书《老子》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本文采用帛书《老子》的先后顺序,章节采用世传王本《道德经》。

2018年1月10日13时06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著名古文字学家高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感谢高明先生给世人留下无比宝贵的精神遗产!

高明《帛书老子勘校》勘校说明:

1、本书以王弼注本为勘校帛书老子之主校本,另取敦煌卷本、道观碑本、历代刊本共计三十三种作为参校本。按照帛书老子篇次,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参照今本章次,分别句段,顺序勘校。

2、按帛书甲本、乙本与王本之先后次序,将三者经文分别句段抄录与下,以便相互勘校和比较。如帛书老子因埋藏而被损坏之字,甲本残坏则据乙本补;乙本残坏则据甲本补;甲乙版本共同残坏则据王本或其它今本补。补文一律用【 】形括弧括起。帛书老子原有之衍文脱句等错误,录文不删不补,仍照原文写成今字,只在后文予以辩证说明。

3、帛书甲、乙本经文中均有假借字和古字,勘校时除将按原形写出后,在其字下注明当用之本字和今字,皆用( )形括弧括起,以示区分。

4、老子今本经文颇多差异,故本书除了用王本作主校本外,另选三十三种不同版本作参校本。任何参校本凡经文与王本相同者不录,仅录其经文异于王本者,以便了解今本经文之分歧,及其与帛书甲、乙本之异同。

5、世传老子版本种类很多,本书选用主校本与参校本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版本之经文内容,还有经文特殊或独异今本而近于帛书甲、乙本者,亦详录其经文,而书名出处可见参考书目。

还原《道德经》的前世今生,从帛书《老子》开始(一)

《德经》第三十八章(本文第一章)

甲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彼)取此。

乙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德(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乃(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后)仁,失仁而(句)后义,失义而句(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罢(彼)而取此。

王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综合以上三个版本,结合高明先生勘校分析论证(详见原著),本文《德经》第一章应为(简称心本):

韩非子解老篇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无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着无功,无功则生有德。德者无德,不德则有德。固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高明先生注释说:“以韩非所释,经意大白。德者,得也。常得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宇宙万物得失相附,成败相随,何以为德,唯道是由。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以虚为主,无事无欲,因循自若,不德而德,故谓之上。求则得之,为则成之,立善治物,名扬位显,实则得外失内,舍真求伪,似得实失,德则无德,故谓之下。

高明先生关于“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做了精细的论述,他说:“众所周知,老子主张“无为”,犹以“虚者之无为”尚可成为道家最高标准“上德”。如何才能达到此境界,韩非解老篇做了极其透彻的说明。他说:“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虚则德盛,德盛之谓上德。”但在末引老子语时则谓“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韩非子所谓的“虚”,指无为无思,即在思想上不去为无为专下功夫而思虑。因此他说无术之人故意以无为无思为手段,常常为它绞脑筋、苦思虑,那是“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制于为虚”,实际是不虚。韩非的论述对老子的“无为”解释得很清楚,所谓“上德”,就是“虚者之无为”,同时说明“无为无思为虚者”。“无为无思”,指思想不受其制,即无所为的无为,思想不为无为而思虑的自然无为,也即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以为”,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虚镜,则谓“上德”。从韩非这段论述中,毫无“无为而无不为”之意,正是对“无为而无以为”之诠释。仔细阅读解老篇中这段文字,自然会察觉到它所论述的内容,则与引文“无为而无不为”相互抵触,足证引文原非如此,当依帛书作“无为而无以为”,彼此才得吻合一致,错误必然是由后人传抄造成的。不言而喻,解老篇引文既然有误,而严、傅、范与楼古四本此文,也必经后人窜改,非老子原本之义。

王弼注:“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按德、仁、义三者,虽相递次,然皆发之于内,守忠而笃信。夫礼者,形之于外,饰非而行伪。故曰:礼行德丧仁义失。则质残文贵,本废末兴,诈伪日盛,邪慝(tè)争生,因而谓为“乱之首”。

还原《道德经》的前世今生,从帛书《老子》开始(一)

综合以上三个版本,结合高明先生勘校分析论证(详见原著),本文《德经》第一章应为(简称心本):

心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心的体会:

1、得道是德的内涵,上德是得道的最高境界,上德是虚者之无为,如得道成仙般存在。

2、世间有四种境界,道(虚无)的境界,德的境界,仁的境界,义的境界,这四种境界逐渐递减,失道之后有德,失德后有仁,失仁后有义,失义后有礼,礼是虚伪的外在假象,是忠信不足的表现,当世间开始崇尚礼的时候,就是天下大乱的开始。失道之后,天下必然会走向大乱,无论是尊德、尊仁义、尊礼,都无法扭转这种趋势,只有"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天下才会大定,盛世才会产生。

3、那些预知者,只是洞悉了“道”外在的光华,并没有悟到“大道”的深厚和朴实,本末倒置,知其表不知其内,因此会产生邪伪现象。

心本第一章白话文注释:上德之人,遵循大道,效法自然,心中没有思虑,行为自觉,没有动机,人如同“虚者”,不去刻意追求德,这才是真正的“上德”;下德之人,心中还没有失去追求“德”的动机,行为上还是遵循表面的“德”,不是自然的行为,这不是真正的德。

上德遵循大道,效法自然,无为而治,无思虑,无行为动机,人与万物相同,不偏不倚。上仁有所为,虽然广施仁爱,但是免不了有偏爱,只是表面上的“无为”,上义有所为,只是一定范围有所为,有私心有偏爱。上礼有所为,只是表面的粉饰,徒有其表,人不愿意服从,于是攘臂强制实施“礼”。所以,失道之后,产生德,失德之后,产生仁,失仁之后,产生义,失义之后产生礼。礼是忠信不足产生的,也是天下大乱的开始。

那些预知者,只是看到了“道”表面的光华,邪伪现象由此产生。所以大丈夫居于“道”的深厚,不居于“道”外在的浅薄,居于“道”的朴实,不居于“道”外在的光华。因此要去掉道外在的浅薄和光华,汲取道的深厚和朴实。

《心本》第一章注释完,待续!对本文感兴趣的道友,关注和留言,共同悟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