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2011年,1999元的小米手機1代以極高的性價比為小米在線上殺開了一條血路,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正是1999這個價格束縛住了小米。提起小米,彷彿就只值1999元一樣。後來,小米就被貼上了“屌絲機”的稱號。大量貶低言論也開始在網上出現,小米公司怎能不知情?作為當時國內銷量第一的手機廠商,一直深耕1999,沒有一款高端機型,也確實說不過去。2015年1月15日小米note正式誕生!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真“發燒”旗艦

小米手機素來以發燒著稱,其2代最為聞名。雖然發燒,可卻也燒遍了大江南北。到了全新的note系列,當然要更發燒才行。於是,小米note在小米4的基礎配置上,不僅增加了發燒的hifi芯片,還用上了手機圈當時少見的雙面玻璃機身設計。這樣的小米note發燒嗎?當然發燒,不過僅僅這樣還不夠。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要說到發燒,那還得是2015年5月5日發佈的小米note pro(頂配版)。小米note pro在小米note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升級,不僅上了4GB的LPDDR4運行內存、屏幕升級為95%NTSC色域2k夏普/JDI高清屏幕,更是把高通驍龍801升級成了驍龍810。在這幾點升級中,最發燒的就是這顆810處理器。而驍龍810的發燒,也成為了小米note pro的兩大槽點之一。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小米與高通雙雙出錯

當年號稱安卓機皇的小米note pro因兩大槽點,使得銷量不佳並且價格連續跳水,原因可以歸結於小米與高通的“雙雙出錯”。如果說2014年小米4的4G版姍姍來遲,那麼2015年小米note pro沒有指紋識別就屬於決策失誤。其實沒上指紋識別也不能全怪小米,當時的小米,在解鎖方式上已經找到了另外一條全新的路——手環解鎖。小米的這種想法雖然新穎,但是在指紋識別正盛的當時,手環解鎖不論是熱度還是安全,都要弱上不少。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驍龍810——高通處理器中口碑最差的一枚。從表面看4*A57+4*A53的大小八核心設計很強大,但是,激進的64位處理技術和高頻率的A57公版大核心又怎麼能是20nm製程壓制的了呢?因此,小米對於810發燙的解決方法是鎖核,直接關掉A57大核,這種做法雖然直接了當,但是後果也很嚴重——卡頓,同時這也背離了發燒的本質。總之,小米和高通雙方同時出現的失誤導致了這款手機的失敗!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安卓機皇到商務旗艦

安卓機皇的失敗並不能代表小米note系列的失敗,於是小米note2代在2016年10月25日上市了。和上次不同的是,小米為note2請了一位代言人——梁朝偉。梁朝偉代言小米note2,從形象上給小米note2就加了不少的分,為本身就是雙曲面的小米note2額外又增添了幾分氣質。小米note2定價2799起步,3499封頂,相較於小米note價格上探了些。號稱商務旗艦,我不是很清楚小米對商務機是怎麼定義的,但是小米note2的4000mAh大電池和全球頻段倒是反映出了點商務特徵。不過標榜商務就能成功嗎?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一首“涼涼”獻上

我記得,小米note2到下架那天,官網上全版本評價還不到2萬,而京東僅僅3萬。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一是供貨能力不行,二是產品本身有槽點,三則是風頭被壓。騰訊深網曾經出過一篇文章,比較傳奇地講述了小米供應鏈的故事,其中就有小米供應鏈副總裁得罪三星,導致三星不供貨的故事。而小米note2沒有用上三星曲面屏轉而採用LG曲面屏,小米8在雷軍四次訪問三星後,才採用了三星的屏幕也似乎印證了這個故事。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再次回到供貨問題,LG曲面屏的難產,是導致小米note2一機難求的最根本原因。而小米note2前幾批貨被多次曝光屏幕有嚴重質量問題,成為了壓垮這款“商務”旗艦的最後一根稻草。花屏、顆粒感和偏藍絕不是一款旗艦手機屏幕應有的素質。其搭載的索尼imx318相機,雖然有著高達2300萬的像素,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解析力很好,但是隻要光線稍為偏弱就不行,夜景更是一團糟。作為一款高端商務旗艦,單單這兩點就已經讓其失去了高端的身份。但是,單憑這些就會讓小米note2失去光彩嗎?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當然不是,真正讓小米note2失去光彩的,是one more thing!也就是同場發佈的小米mix,小米mix以及其驚豔的外表碾壓了小米note2,並順便拍了一把華為、oppo、vivo的屁股。讓本該憑藉曲面屏大放異彩的小米note2瞬間黯然失色!

小米有個高端夢——Note系列的坎坷之路(上)

何去何從?

經歷了兩代失敗,且二代被自家的概念機搶盡風頭的小米note系列在定位上究竟應該何去何從?我會在下起小米note3的詳解上分析,大家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