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電詐24小時」案件解讀——「熟人」來電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有時是一個“朋友”聲稱手機換號的短信,有時是一個說是老朋友的陌生來電,有時是收到一個QQ號、微信號信息,這往往不是遇到“熟人”,而是電信詐騙。

今年以來,“冒充熟人”類電信詐騙案件呈多發趨勢,公安局民警在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調查時發現,有90%的員工都接到過“領導”打來要求匯款轉賬的詐騙電話。

據統計,冒充熟人詐騙案件中,90%被騙的也都是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損失金額少則一兩千,多的高達90多萬元。此類詐騙可細分為“冒充親朋好友”“冒充領導”“冒充老師、學校主任”“冒充公司客戶”等詐騙手法。

案件一 網購退款陷阱多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7月12日00時43分,齊河縣城區派出所接到轄區範女士報警,稱網購時被騙一萬多元。經瞭解,範女士網上購物時,接到“客服”電話:稱你已加入購物VIP俱樂部,每年扣年費6000元,問她要不要退出。範女士根據騙子發來的鏈接,退出所謂的“VIP俱樂部”時,手機連續接到轉帳提示短信,第一筆5500元,第二筆6000元,合計被騙11500元。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7月13日18時12分,趙官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35歲王女士報警,稱網購時被騙55000元。經瞭解,王女士曾在網上購買兒童服裝。“淘寶客戶”打來“關切”電話,詢問衣服合不合適,孩子穿上後皮膚有無反應等。

隨後,“淘寶客戶”拋出誘餌:如果你對服裝不滿意,可以從發給的鏈接上退款。王女士根據“淘寶客戶”的要求,打開鏈接,並將自己的身份證號、支付寶驗證碼告訴騙子。隨後,王女士通過支付寶被騙取5.5萬餘元。

案件二 假高管讓財務為客戶轉紅包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無獨有偶,7月30日,北滘的另一位財務人員張女士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一個能說出其名字的男子聲稱是其企業裡的高管曾總。

在取得張女士信任後,曾總便說第二天讓張女士去他辦公室一趟。31日早上,張女士還沒到“曾總”的辦公室,對方又打電話過來說需要為自己的客戶準備15000元的紅包,但是客戶不敢收現金,要張女士幫忙打錢到客戶的銀行賬號,之後再還錢給張女士。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起初,張女士一時疏忽,以為對方就是“曾總”,便將錢轉入對方的賬戶。可是,沒過多久,“曾總”又打電話過來說客戶嫌紅包太少,需要追加1萬元。

張女士這時才覺得事有蹊蹺,便向公司同事瞭解曾總的情況,猛然發現自己被騙。順德區公安局接到張女士報警後,在佛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及相關部門幫助下成功止付了被騙資金1.5萬,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當中。

案件三 財務人員進了偽裝的聊天群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7月31日,某公司財務人員黃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聲稱是其合作公司的“趙經理”,並說要將之前簽訂合同的保證金轉到黃女士公司賬戶。

於是,黃女士添加了對方聯繫方式和Q號。不一會,“趙經理”將黃女士拉入一個聊天群,群裡顯示的頭像還有黃女士的老闆“李某”,以及對方公司老闆“錢某”。

“李某”和“錢某”在聊天群討論業務事,並說之前簽訂的合同內容有很多與商量的內容不一致,要求“李某”將保證金退回。於是,“李某”在聊天群中讓黃女士將公司賬戶的64萬元轉至其私人賬戶,黃女士立即照辦。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臨近下班,黃女士與同事核對公司賬戶流水時發現,公司老闆“李某”並沒有這個私人賬戶,才發現被騙。而聊天群裡的其他三人都是騙子偽裝的,只為讓黃女士相信他們就是其認識的“熟人”。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案發後,當地公安局民警,通報了近期發生的盜取QQ、微信號詐騙、冒充公檢法或熟人詐騙等警情,提醒該地區的逾千家企業的負責人、財務加強防範意識。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縱觀這些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冒充熟人騙錢”簡直讓人防不勝防!那麼,有什麼辦法應對呢?石家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在此提醒您:

反電詐助手小程序已上線

查電話,

查銀行卡,

查公司名稱,

查網址,

一鍵查詢,

讓電詐人員無處藏身,原形畢露!

「反电诈24小时」案件解读——“熟人”来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