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解毛主席书法特点,独特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厚的传承

专家讲解毛主席书法特点,独特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厚的传承

毛泽东的书体多是行草书,他创造了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行草书

毛泽东书法的字形特点是横斜竖直、扬撇抑捺,独特的横折竖,多变的方圆相济

毛泽东书法的总体布局尽显大家风度

毛泽东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用笔墨来表达思想感情

他倡导新时代新书风,给传统书法赋予了现代气息

专家讲解毛主席书法特点,独特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厚的传承

毛泽东书法独具特色,自成一体,故有“毛体”之称。我经多年学习探索,对毛泽东书法的特点有所体会。写出这些体会希望引起对此有兴趣的人士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一﹑毛泽东的书体多是行草书,他创造了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行草书。他有选择地使用容易辨识的常见规范草体字和草体偏旁,但经常使用牵丝连绵的大草笔法,基本上按楷书笔顺,一点一画都不略去地写出字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狂草的线条美。所以说这是一种创新的独特的行草书。

以毛泽东为宁夏同志书《清平乐•六盘山》为例

专家讲解毛主席书法特点,独特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厚的传承

通篇正文46字,其中基本算行书字7 个,常见规范草书字18个, 大体按楷书笔顺用草书笔法连笔写字21个如“高、淡望、 断、 南、 飞、 到、 好 、屈、指、行、程、 盘高、 漫、 西、 长、 缨、 缚、 苍、龙 ”等。

他在书写古诗词自娱时,在与章士钊这类文化人书信来往时用草字比较多。他给自己的秘书写东西的时候草体字也用的多。他给一般人的书信(例如给石城乡政府的信,见图片书信部分)用草体字很少,让人能读懂。他抄录自己的诗词给别人时用草体字很谨慎,让人不会误读。

专家讲解毛主席书法特点,独特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厚的传承

毛泽东受《草诀百韵歌》的影响比较大,他的草体字大多能从这里找到来源。他披阅历代名家字体帖很多,时常披阅“二王” 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钟爱怀素的狂草,但是对怀素等古代名家大省大略的大草字很少采用。(以后我将发专文对毛泽东的草书字进行解析并与怀素的草书作对比探讨。)

二、毛泽东书法的字形特点是横斜竖直、扬撇抑捺,独特的横折竖,多变的方圆相济

传统书法字形特点是横平竖直,抑撇扬捺(传统书法称“抑左扬右”—崔瑗《草书势》)。毛泽东从1938年前后形成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扬撇抑捺的书写习惯。他书写横画斜度很大,仰角常是30°至45°,个别时候可达60°,字取斜势﹔但竖画挺直、扬撇抑捺,使字形保持了直立稳定。

毛泽东1945年《沁园春•雪》为楷书笔法(见图片第一部分),写横折竖的笔画时常常横画向上顺斜势提起,然后用侧锋下笔写竖画,在横竖转折处断开。这种独特写法增添了方笔的意趣,耐人寻味。在他的书法繁富时期书体主要是行草书,这种横折竖的写法特点的影子仍然可见,只不过笔法圆转、转折处少断开。

毛泽东很注意方圆相济。用得最多的是中锋行笔,但在转折处也常用侧锋表现力度。他用独特的方法写横折竖,但也兼用化方为圆。他在写高启梅花九首之一的那副字中(见图片古诗词部分),一个“回”字连续三次圆中套圆,但“圆不副规”,很是新奇。

现举例说明如下

专家讲解毛主席书法特点,独特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厚的传承

专家讲解毛主席书法特点,独特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厚的传承

另外,毛泽东在写横画时也采用大草的笔法顺势出锋,他的连横绕竖写法多样、线条很美,如此等等另有专文《毛泽东草字解析》详述。

三、毛泽东书法的总体布局尽显大家风度。他线条流畅,纵横捭阖,疏密相间,时而字大如斗、时而字小如豆,时而墨沉淋漓、时而渴笔疾书,“变化不可测” (李可染赞语)。

毛泽东书法通篇布局达意的高超艺术,与他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不无关系。古代书法家早有“书道犹兵“之说,托为王羲之的《题卫夫人后》有这样一段比喻:“夫纸者阵也,笔者刀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书法与兵法确有可通之处。毛泽东书写诗词时着力传达自己审美情趣和诗词的意境,这是“将军”;他有驾驭笔墨的功底,这就是“副将”;他作书时主要在总体结构的“谋篇”上着眼,这就是“谋略”。书家毛泽东作书,犹同兵家毛泽东用兵,挥洒自如,大家风度不同凡响。

他很少用大篇纸写整幅字。我们看到的墨迹,绝大多数都写在笺纸上(笺纸多为白纸,看其大小应是用四尺宣十二开裁成),一幅字常用多篇笺纸写完。我们把几篇笺纸的墨迹适当地连接起来便得到一幅字,与大篇纸上写整幅字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我在这里展示的毛泽东墨迹整幅书作大多是将若干单篇连接起来生成的。

四、毛泽东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用笔墨来表达思想感情,达到了“心忘于手,手忘于书,心手达情”的境界。

古人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南齐王僧虔)形质反映了书法家的功底及结字、结篇的审美情趣,神采则反映了书作的意境。文字只是语言的符号,好的书法使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的更深层次的意境让人能够体味。孙过庭在《书谱》中赞王羲之的书法:“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瓌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析,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趣,私们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毛泽东则从他的世界观、思想高度、高尚情怀出发,用笔抒发自己的情怀。写《蝶恋花••答李淑一》(图片第三部分《蝶恋花•答李淑一》)让我们看到了诗人肝肠寸断,也看到了能用胜利来告慰忠魂的自豪。写《忆秦娥•娄山关》(图片第一部分)将狂草笔法和渴笔(即笔含墨量不足)用到了极致,让我们看到了革命战争的悲壮,也看到了作者在最困难的时候对万里征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写《长征诗》(图片第三部分《七律•长征》之一)用墨饱满、字形优美,让我们看到了二万五千里征途长长的、壮美的画卷,看到诗人那种“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浪漫主义豪情。

毛泽东同一首诗词常有几件不同的书作,“兵无常阵,字无常体”(虞世南《笔髓论•释草》语),面貌迥然不同,这是书写时间、环境、条件、思绪各不相同造成的。例如《蝶恋花•答李淑一》有两件墨迹:落款为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的那一副是附在复李淑一书信后边的,他面对的是一位烈士遗孀、杨开慧的好友,作者的心情十分悲痛。而另一幅(图片笫三部分《蝶恋花•答李淑一》之二)是应自己唯一活着的儿子毛岸青及儿媳之请而书,所以悲痛之情有所抑制,怀念之情坦然流露,他将“骄扬”(毛泽东释意:“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元者,头颅也。)改写成“杨花”(其实,在付李淑一的那件墨迹中也写作“杨花”,后圈改为“骄杨”,正式发表诗作时亦作“骄杨”),书作与前一幅迥异。

最后要指出,毛泽东不拒绝简化字(其实由草书字楷化而来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不在少数)。毛泽东留下的墨迹若注年月日皆用公历而不用甲子年号之类。他的诗词手迹还常标上标点符号以方便阅读。他在签名之后不用章(包括名章和闲章)(注)。这些都是他的独特书风,给传统书法赋予了现代气息!

毛泽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风,自成一体,而且具有现代气息,在中国书法史上竖起崭新的丰碑。特别是他的诗词与书法相结合,历史上无人可与攀比。在我们这个时代,书法的适用性和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在探索现代书法的新路。我认为应该认真探讨毛泽东书法的特点,从中得到启迪、获取营养。

摹仿毛泽东的字实非易事(例如江青,她摹仿毛体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传统书法的功底不够,更勿谈心胸气度和学养,所以相去甚远,仅横钭竖直扬撇抑捺而已),临摹只是学习书法过程中起步的一种方法(前人书法大家有“似我者死,学我者生”之说,学毛体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主张爱好和崇拜毛泽东书法的朋友们不要停留在模仿阶段,应该下大力气学习钻研毛泽东书法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从中获取丰富的教益,体味毛体书法的精髓,使其发扬光大,将现代书法艺术在正确轨道上推向前进!千万不要将学习起步的临摹习作都称“毛体”,更不要轻易封什么“毛体书法家”,

以损毛体书法艺术的高雅和尊严!更有甚者,某些人模仿毛泽东的签名放在自己的临摹习作之后,且不加注明,使之传播(有的放进网上图库),自己得意于鱼目混珠,实为轻薄,不恭不敬,我为此辈汗颜! (吴绍鉴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