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佳损友,整个一斯文流氓,两人多次互怼,产生许多经典对联

北宋镇江府有座金山寺,金山寺内有个老和尚发号了元,字觉老。据说了元和尚打小是个神童,三岁能背论语,五岁腹中藏诗三千首,熟读五经、通晓六艺,与佛有缘成了寺中僧人。了元法师与一般僧人不同,一般佛门弟子只知参禅打坐、念经拜佛,而了元法师除了完成上述佛门功课外,还好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简而言之,了元法师,一半是僧人,一半是文人。而且了元法师不仅精通佛理,才情也十分了得。

苏轼最佳损友,整个一斯文流氓,两人多次互怼,产生许多经典对联

了元法师有一位好友,乃是北宋文坛巨匠苏东坡,了元法师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佛印。佛印与苏轼相识数十载,无论苏轼是高升还是贬谪,佛印始终与苏轼互通往来。然而在苏轼看来,佛印是好友还是个损友,佛印也算得上文豪,可在苏轼眼中,佛印简直是个斯文流氓。苏轼稳坐北宋文坛第一把交椅,可在两人的多次文斗中,苏轼屡次败北,苏轼可能想,佛印这个秃驴,不好好吃斋念佛,学什么吟诗作对,实在不务正业,有辱斯文。佛印和苏轼的小故事很多,其中不乏许多经典对联,小编摘取几个讲给大伙听听。

苏轼最佳损友,整个一斯文流氓,两人多次互怼,产生许多经典对联

话说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某日苏轼见阳光和煦、微风拂面,正是泛舟湖上、赏花游玩的好时机,于是叫上佛印一起泛舟瘦西湖。两人乘着游船在瘦西湖上随风荡漾、好不自在,风景虽好,但光顾着赏景未免单调,于是佛印灵机一动打算捉弄一下苏轼。只见佛印拿出一把提有苏轼诗句的扇子把玩起来,然后装作不小心把扇子掉进了湖里,接着佛印出口成章:“水流东坡诗(尸)!”苏轼一听就知道佛印这是在捉弄自己了,于是他也不甘示弱,苏轼看见湖岸边有条狗在啃骨头,于是对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一听拱手作揖、哈哈大笑。

苏轼最佳损友,整个一斯文流氓,两人多次互怼,产生许多经典对联

佛印才华横溢,也不吝啬对弟子的教化,金山寺中的小沙弥都受过佛印的指点,平时接待香客说话也是文绉绉的。有一天,苏轼闲来无事跑寺里来找佛印聊天,正巧这天佛印外出不在寺中。苏轼事先不知,站在寺门前扣门道:“秃驴何在?”苏轼和佛印常开玩笑,开门的小沙弥也没觉得苏轼无礼,只是这小沙弥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一句互怼的话:“东坡吃草!”东坡吃草,既相当于回到了苏轼的问题,又把苏轼给怼了回去。苏轼一听也觉得佛印这小沙弥调教的不错,爽朗的笑声响彻山谷。

苏轼最佳损友,整个一斯文流氓,两人多次互怼,产生许多经典对联

佛印这和尚,虽是出家人,但从不避讳酒肉,还常念叨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日苏轼等造访,正巧碰上佛印在院内煎鱼当下酒菜,佛印见苏东坡不请自来,立马将鱼给藏了起来。可是苏东坡乃美食大家,这煎鱼的飘香岂能瞒得过苏轼的鼻子,苏轼一闻就知道佛印这家伙又在偷吃了,苏轼也不点破,而是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问:“向阳门第春常在,下一句是什么啊,大师?”这是他俩之前对过的对子,佛印顺口就说出了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听完便嘿嘿笑道:“既然有鱼(余),就积点德,大伙一起尝尝吧。”佛印见上了当,会心一笑便把鱼拿出了和苏轼共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