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是每年的11月22或23日,因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而《群芳谱》中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澄撰 清道光十一年六安晁氏木活字学海类编本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吴澄著 学海类编 清曹溶辑陶越增订六安晁氏排印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降至0℃以下。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群芳谱》(明)王象晋撰 明末刻本(选自《汉籍数字图书馆》)

小雪的习俗

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晒鱼干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很适合冬季养生食用。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吃刨汤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腌腊肉

吃糍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百科|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吃糍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