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夜讀」對待美食,我們要保持孩童般的旺盛好奇心

點擊收聽

網絡盛傳的段子——過年期間有個潮汕女學生在車站打電話,她痛哭流涕地大聲控訴:“原來你和我在一起,只是為了叫我寒假給你寄牛肉丸!”絕倒無數看客。

這句話勾起我大學時候的回憶,“你是哪裡人呀?”“潮州人。”“那你下次回家帶點牛肉丸給我嚐嚐。”這樣的對話似乎經常發生,好像人們說到潮州,就必須提到牛肉丸,似乎潮州除了牛肉丸也沒什麼其他好聊的,哦對了,還問你家裡是不是很多個兄弟姐妹。

我家先生是成都人,平時經常被問“你是不是每一頓飯都要吃辣椒”,答一兩次沒問題,答多了也覺得這種開場白沒意思透了。

「小麦夜读」对待美食,我们要保持孩童般的旺盛好奇心

歷數人生長河裡面各種無營養的對話,刻板的邏輯真是層出不窮。現在什麼都流行標籤,給一件事情加上約定俗成的三五七個關鍵詞,然後大家就圍繞這些來了解與定義對方。

就像過年,適齡男女青年總被聊結婚和生孩子的問題,你一問我一答,我們彷彿從來沒有厭煩過,像行走的人肉復讀機反覆地進行明知道結果的對話。

身為一個並沒有太想要向圓滑和世故妥協的叛逆少婦,我對這種溝通方式表示——夠了!我有時候希望自己能化身壁花小姐,“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我就可以不參與每一個我不想表態的話題。

比起無趣的沒營養人生,食物界的標籤同樣叫人不高興,說到北京就是烤鴨,成都就是火鍋,湖南就是剁椒魚頭,武漢就是鴨脖子,蘭州就是拉麵,福建就是沙縣……真的是這樣嗎?

我嚴格研究過,潮州牛肉丸為何聲名在外。我和不少朋友解釋過,牛肉丸固然出名,但潮州本地人吃飯卻很少奔著“牛肉丸”三個字而去,只有偷懶的媽媽貪方便才買牛肉丸回家做湯。

潮州除了牛肉丸還有腸粉、鹹水稞、炒棵條、巴浪魚、醃蟹、凍魚很多美食,都比牛肉丸值得一聊再聊。而牛肉丸在諸多的小吃中突圍而出,成為潮州最著名的美食標籤,我想是因為它運輸儲存方便、煮食的步驟簡單、烹飪要求比較低,所以綜合得分比較高,但是,它卻並非最美味的一種。

「小麦夜读」对待美食,我们要保持孩童般的旺盛好奇心

這個故事一直啟發我,對美食的瞭解要有容乃大,無論你自以為對它有多瞭解,總會有更好吃的在前面等著你。保持孩童般的旺盛好奇心是種才華,否則就會像只盯著牛肉丸的人一樣,錯過了很多好人好事。

一個店只有招牌菜好吃嗎?一個城市只有上了攻略的食肆才美味嗎?再者,親戚們真的只有“什麼時候結婚”和“什麼時候打算要孩子”之類的話題等著你聊嗎?

人生不合邏輯的事情值得嘉獎,誰規定我們要和其他人說一樣的話、過一樣的日子?

如果你喜歡小麥,請點個贊哦,你的喜歡是我的動力。

原題《沒營養和不高興》 摘自《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陳大咖,原名陳盼,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關鍵意見領袖。言論犀利有趣,形象正面,曾多次被主流媒體大篇幅報道,自創話題“洋氣婦聯”引發熱議,常在微博微信分享好用之物和提升生活質量的經驗,引領華南新中產消費升級的“網紅”IP。著有《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喵星人的說明書》 、《那麼些美好,哪容匆匆就錯過》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