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三传令》的两段珍贵老唱腔,听听怎么样?

大平调唱《三传令》是比较早的,至少可以追溯到六十多年前,并且三个地域流派的红脸都唱。其中以东路平的翟德贵(艺名喜儿),西路平的陈光照(艺名旺妮),河东平的郭盛高(艺名黑牛)三位名家演唱为最好。若要进一步追问,哪位名家的《三传令》影响最大,当然要数翟德贵了,因为他凭着这出戏在省首届戏曲会演中荣获演员一等奖,并且带着《三传令》进京为毛主席、周总理演出过。

大平调有近500年的发展历程,在山东扎根,成为独立剧种也有二百来年了。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大平调、高调(山东梆子)、越调都曾流行于河南。当时的大平调分东路和西路,大约1820年前后,东路大平调经东明县传到了菏泽、曹县一带,吸收山东民间武术,汲取当地山东梆子等地方戏曲表演程式,使平调逐渐山东化,形成大平调这一独立剧种。到了1870年以后,一些原来唱高调梆子的演员也改唱大平调,有的高调、大平调合班演出。

大平调流行的地区是比较广的,历史上有“平调的‘扬腔’和‘讴嗓’,流行地域西至郑州、陈州;东抵济宁、兖州;南至徐州、亳州;北达磁州。特别在鲁西南,大平调和山东梆子一样,都是观众熟知的大戏,本文开头说的“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就是观众流传的农谚。原来大平调的乐器中有两对大铙和大钹,直径有一尺多长,群众叫它“四大扇”,“两杆号”就是两根五尺多长的“尖子号”。观众对大平调的主演、名角也颇熟悉。比如早年艺名传斗的花旦演员陈贵欣、艺名金豆子的小生演员沈金贵、艺名麻年儿的红脸演员姬天荣等,观众提起来都伸大拇指。

在近代的演员中,人称“花脸五”的张全臣,演活了《滚鼓山》中的张飞。曾受戏剧家田汉推崇的“花脸虎”申德高,享有“活敬德”的美誉,1959年曾向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新中国诞生的几十年中,培养了不少有成就的演员。第二代来说有著名的大平调表演艺术家郭盛高,濮阳市南乐县人,著名大平调演员翟德贵得意门生,一九四九年平原省成立后,调入东明县大平调剧团任主演,一九五二年平原省撤销,菏泽、聊城、湖西三行政专区划给山东,一九六三年三月东明划给山东,郭盛高任东明大平调剧团团长,专攻红脸这一行。他的得意门生何西良当属第三代优秀演员了。

大平调《三传令》的两段珍贵老唱腔,听听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