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佛教民间信仰十分兴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佛教寺院300多座,在泉州流行了1000多年的佛教,还遗留下一样鲜为人知的民间工艺——佛妆服饰。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佛妆服饰技艺

在节日庆典、庙会巡游上,栩栩如生的佛像以及身上金光灿灿、五彩缤纷的服饰总是能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是佛妆服饰,闽南民间的一种鲜为人知的手工艺。闽南地区宫庙随处可见,随之衍生的神佛头像雕刻、纸帽制作、服饰刺绣技艺在民间代代相传。

佛妆

|濒|临|失|传|技|艺|

按照学术概念,佛装,即佛所披着之衣。在闽南地区多根据当地民间信仰定义佛装,例如关公袍、神明帽等。佛妆,则指神像面部翻新重新化妆,剃面等含义。其技艺多为家庭式作坊生产,从业人员只有几十人。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从事“佛妆服饰技艺”的人用闽南话叫“妆佛仔”指神明有关的手工艺,包括妆饰、帽饰、服饰等范畴。2013年,佛妆服饰被列入泉州市17个工艺美术濒危艺种之一,佛妆服饰与金苍刺绣等艺种被定义为“艺种历史悠久,地方特色鲜明,文化艺术价值较高,因市场需求少,从业人员年龄偏老而濒临失传的品类”。

近几年来“佛妆服饰”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宣传,享受扶植政策,加快培育市场意识,得到了一定发展,产品远销东南亚及台湾地区,是其庙会、庆典之不可或缺的艺术之作。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工艺特色

|皆|为|纯|手|工|制|作|

佛装主要是服饰和冠带,外观华丽精美,但工序复杂。

佛装主要是服饰和冠带。这与中国素来以服装论官职大小的传统有关。泉州地区的佛装历史非常悠久,大概有一千多年了,虽然每一个年代的佛装都有美化过,但是现在的佛装美化技艺还是停留在明朝时期。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佛妆服饰的制作步骤包括确定尺寸、开料、印花、刺绣、篦浆、劈剪、后道七个步骤。制作佛妆服饰需要的原辅材料包括粉线、纸板、面料、金葱线、丝绒线等。佛装服饰价格昂贵关键在于材质,面料是重点之一,用料讲究,其面料多数为丝型面料,主要有锦类、缎类、绸类、纺类、绒类等丝型织物。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佛帽:

金光灿灿的佛帽主要是由纸板制作而成的,再配以绒球和缎布加以装饰。先后要经过用纸制胚,泡牛皮胶,上漆,粉线,按金,组装等多道工序。身上的服饰则是以缎布为主,采用闽南传统的金苍绣。

服装:服装刺绣最繁琐的部分就是在画纸上描花,这个程序用绣针一针一针刺向画纸,然后将印记粉刷在布料上,十分费时。一针一线皆为纯手工制作。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佛妆大师

|技|艺|传|承|

福建南安洪梅镇有一位佛妆工艺大师———陈进胜,是南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泉州市高层次人才 ,至今从事佛妆服饰制作30多年。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从小耳濡目染,陈大师如今已是行业翘楚,获得荣誉无数。

陈进胜父亲曾师从国家级木偶大师江朝贤,主要从事雕刻神佛头像,制作佛妆服饰。陈氏的佛妆技艺,从其父陈日渊算起,则长达半个多世纪。陈进胜从小受到父亲陈日渊的熏陶,11岁起就进入父亲的工厂学习佛装手艺。

2011年下半年,陈进胜带着自己的作品《关平》在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参展。作品《康元帅》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将爷“关公”》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金奖;《王侯将相帽系列》荣获第七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优秀奖;2016年《八爷帽》荣获第二届泉州市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大赛二等奖。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作品 《关平》,两米多高的关平像,从帽子到服饰及配饰都由纯手工完成

2016年陈进胜被授予泉州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可谓是圆了儿时的梦想。如今陈进胜将佛妆工厂办得风生水起,主要包括雕刻、佛帽和刺绣。据了解,目前工厂所生产的工艺品主要销往福州,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因其精湛的技艺和一流的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佛装工艺也面临着传承危机。

2013年被列为泉州市十大濒危工艺品种之一。佛妆技艺除了需要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艺术涵养以外,也是一门需要时间积淀的手艺。因其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且工价低,年轻人很少愿意从事这项行业。陈进胜最看重的也是传承问题。庆幸的是2015年,陈进胜的佛妆服饰技艺入选南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目前,陈进胜的两个儿子继承了佛装的衣钵,一个分管佛装纸帽的制作,而另一个则负责金苍绣、服饰的制作,兄弟协力,通力合作,使得佛装生意红红火火。

非遗|佛妆技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