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说中报丨业绩涨不等于股价涨

明明白白说中报丨业绩涨不等于股价涨

点击收听:

每年从7月初到8月底,是中报披露时间,在这期间,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一直都会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可能受到市场更多关注。

如果说业绩数据能促发一些个股的走势向上,在业绩预告发布期就已经会显现出来,到正式的中报发布时,已经没有太大的预期,除非这中间还有一些业绩变脸的情况出现,会在短时间刺激到股价变动,但这一般来说也不会有长期的影响。

中报披露的业绩较好的板块有哪些?

从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来看,业绩较好的大概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周期板块,比如化工、建材、钢铁等;二是大消费板块,如医药、食品饮料;再有就是成长板块,如电子、计算机、传媒等。

明明白白说中报丨业绩涨不等于股价涨

化工有41家上市公司中报净利润预增超过50%,排在所有行业第一。化工行业由于受益供给侧改革,产能收缩,多个化工品价格同比实现大幅上涨,从而导致化工股业绩的大幅增长。此外二季度以来,油价维持强势,加上部分炼化企业进入投资项目兑现期,产业链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而大消费和成长板块大体可以概括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增强,行业需求在不断增长。投资者在关注中报可能带来的利好刺激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些行业板块。

业绩表现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其实说到财报,不论是中报还是年报,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关注的或许就是业绩的增长情况,更具体一点说就是净利润的变化情况。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多风险需要注意,业绩表现还需要结合其他更多因素来综合判断。

比如近日发布中报,业绩大增的涪陵榨菜,股价却出现下跌的情况。在2017年实现突破性的增长后,2018年,公司继续保持了营收与归母公司净利润高速的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34.11%和77.52%,其销售毛利率更是提升至55.03%。但尽管业绩高增长,市场还是对其大股东高位套现减持产生了较大的忧虑。

明明白白说中报丨业绩涨不等于股价涨

业绩情况最终在财报中透露时,很多时候已经到股价上升行情的末端,因为更多大资金不会到财报发布时才判断业绩情况,而是早有预期,股价往往就是体现预期的,大股东借着业绩向好的东风高位套现,也不奇怪。

当然,虽然预期早就体现在股价上,财报还是值得我们认真看,毕竟更多的普通投资者是通过这样公开的信息来研判个股价值。但财报中的各项还要结合起来研判,我们来看一个财报中的范例,贵州茅台的中报。

贵州茅台:为何好业绩没有迎来好股价?

有些人把贵州茅台的财报说成是“教科书式”的财报,是因为其财报中利润表的简洁,投资收益、其他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项目不那么复杂。许多公司为了好看的利润,会在这些项目上做足文章,但茅台不一样。

比如它的投资收益为0,贵州茅台作为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没有乱七八糟的参股其他酒厂,保持账面的整洁,没有政府补贴,营业外收支主要是捐赠支出。贵州茅台2018年的半年报中,营业收入352.5亿,折算下来平均每天差不多2个亿的收入。上半年净利158亿元,同比增长了40%。如此好的业绩并没有让股价上涨,而是在近日有了较大的跌幅。

明明白白说中报丨业绩涨不等于股价涨

其财报中有两处值得投资者留意,对比近年来的中报数据,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来看,公司的销售费用有明显的较高的涨幅。主要是公司在对一些产品大力气搞促销了,或许由此投资者对茅台的品牌护城河产生一定的疑问。再有就是公司的预收款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4%,从177.8亿变成了99.4亿。一般来说,预收款项本质上是企业在未来将实现的收入,由此也是一种预期,会体现到股价上。

当然,也有市场整体调整的因素,叠加上白马股此前的涨幅导致的相对高位,上涨乏力,甚至是有所调整。

所以看财报我们不能只盯着业绩看,业绩上涨不等于股价就要上涨。

往期回顾:

记者:易建涛

编审:刘志军、李 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