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酒”,绿地还没有喝,怎么就有点醉了?

“地产+酒”,绿地还没有喝,怎么就有点醉了?

6月25—26日,A股上市公司绿地控股(600606)股价连拉两根大阴,两日跌幅近10%,呈现出明显的“不胜酒力”之态。

6月20日,绿地集团与四川省泸州市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先行组建合作运营新公司,与泸州具有合作意向的白酒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形成高中低系列白酒品牌及产品梯队,确保合作企业三年内销售收入实现50至100亿元,争取五年左右达到200至300亿元的经营目标。同时,双方还将在泸川新区、两江新城开展重大产城项目开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合作。这一动作,被解读为绿地有可能推行“地产+酒”模式,从买地卖房子到参与“卖酒”。

不过,酒还没有卖,绿地的股价似乎已经“不胜酒力”。“地产+酒”,这究竟是一坛怎样的酒?

01

3年50亿

绿地“饮酒”啥水平

“地产+酒”,绿地还没有喝,怎么就有点醉了?

6月20日,绿地集团与四川省泸州市签署合作协议,表示双方将共同出资先行组建合作运营新公司,确保合作企业三年内销售收入实现50至100亿元,争取五年左右达到200至300亿元的经营目标。

泸州号称“中国酒城”酒企众多,绿地将可能和谁合作,采用何种方式合作,50亿和200亿又是怎样推算出来的?由于只是战略协议,如何落地尚待观望。

不过以绿地的品牌和体量,能够和其匹配的可能也只有泸州老窖和郎酒。假设绿地和上述两家合作,3年50亿,5年200亿可能性高吗?

2017年泸州老窖营收103.95亿,净利润25.58亿,其中国窖1573占比在40%以上,除开其五大核心单品,泸州老窖的非核心产品销售呈现下降趋势。

如果绿地和泸州老窖合作,很可能是以OEM品牌运营方式,因此在市场运作上,短期起量的可能性并不大。

如果采取定制,团购等方式,绿地自身及客户有一定消耗量,但是要支撑50亿的目标不太现实。如果采用传统市场运营模式,绿地优势并不明显。

2017年,中国白酒上市公司年营收突破60亿的,只有7家,排名第八的口子窖营收只有36亿。

由此可见,制定3年50亿的销售目标,对传统的白酒行业绝对是一次挑战。房地产一个楼盘销售是按照数亿,数十亿计算。而酒是一瓶瓶卖出的,不知绿地是否考虑到其中差异?

02

“地产+酒”

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

绿地集团作为上海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平台,"产业+地产"战略特征明显。2017年,公司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065亿元,同比增长20%,而房地产主业营业收入小幅增长至1505亿,同比增长3.72%。

2017年,公司大基建产业营业收入达1048亿元,同比增长36.85%,建材等商品销售随公司主要业务发展有所扩大,营业收入达202亿元,同比增长26.42%。此外,公司的金融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公司进口商品直销门店总数也达到41家。

可以看出,在绿地"产业+地产"战略中,单纯地产比重在下降,产业特别是“大基建”增长迅猛,绿地控股在拿地上重点关注三大重点:1)城市群;2)高铁沿线;3)三四线城市快周转项目。公司围绕特色小镇、高铁站商务区等战略性重大项目获取土储。而这恰恰是和政府“紧密”相关的领域。

“地产+酒”,绿地还没有喝,怎么就有点醉了?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以和泸州市合作为例,绿地将在泸川新区、两江新城打造重大产城项目、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这其中蕴含多少商机?对于有“酒城”之称的泸州而言,特色小镇、高铁站商务区重要,但白酒产业更重要。

因此,“地产+酒”很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50亿在白酒行业可以成为巨头,对于地产,就只是几块地皮和建筑而已。

因此,从这个角度,绿地卖酒也是地产+产业的新尝试,希望其在买地造城的同时,顺带把酒卖好。

“地产+酒”,绿地还没有喝,怎么就有点醉了?

关注“中食财经(微信号:ZSCJ-360)”

联系方式:18500208165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