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01

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

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这首童谣唱的就是农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两千多年来,源远流长的端午节採集药草、吃粽子、喝雄黄酒、避瘟驱毒的习俗,时至今日仍旧受到百姓的热捧。这些沿袭千百年的传统,暗藏了不少的养生玄机。

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农曆五月的天气比较湿热,容易滋生蚊虫,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大量繁殖。人也容易生病,出现头昏脑涨、四肢酸软、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湿”在作怪。如果得不到缓解,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端午过后要格外注重祛湿。

02

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南怀瑾先生的养生理念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夏天伤于暑气的话,汗多口乾,喜欢讲话不停。譬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坐在那裡非讲话不可,一讲话停不了。他裡头已经感染,暑气浮在外面。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个时候讲病相,身体像在火上烤一样,汗很多,散开了。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 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如果外面湿度太高,我们穿得不对,湿气就浸进来了。要注意,人的身体百分之七十是水,这个水不流畅就满了,就发湿气。我们的生命够可怜的,很痛苦,都是湿气,湿气太重时头脑不清楚,感觉头重,困住了。如果湿裡头加上发炎发热,筋就软了会抽筋,或者是拉长或缩短,动不了,就像普通讲的中风那样子。实际上是伤到气,也是中风的一种。

摘自《小言黄帝内经》

03

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喝一杯雄黄酒

姤卦,午月,节气芒种夏至。

在纯阳的卦中,最下面生出了一阴,湿气在内部发生了,现在是一年中阴的开始。南方的黄梅雨,常会下个不停,天地间阴的力量又在暗中滋长。端午节吃粽子时,不要忘记喝一杯雄黄酒,驱散一下体内的潮气。

摘自《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04

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挂艾草,放鞭炮,擦雄黄

有人问,端午节为什麽擦雄黄?消毒呀!因为端午节湿度最高,是培养细菌的温床,艾草呀,放鞭炮呀,擦雄黄呀,喝酒吃大蒜呀,全是杀菌的。细菌是鬼嘛!古人不告诉你这个理由,他说赶鬼,这些鬼赶跑了就没有事啦。这个道理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告诉他那麽多理由,他仍然没完没了问你,没有时间给他讲,照著这样做就对了。

摘自《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先生:端午节到话养生(祛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