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懼到擁抱,華爾街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恐懼到擁抱,華爾街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恐懼到擁抱,華爾街到底經歷了什麼?

當加密貨幣市場已經成長為快要與股市並駕齊驅時,華爾街也開始蠢蠢欲動。從最初的排斥、抵制到如今嘗試、擁抱,華爾街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改變?

曾 有人說,華爾街的資金正在等著排隊入場加密貨幣,只是時機不到。現在這一言論,有望被打破,7月9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OBE)提出比特幣ETF申請,讓傳統投資者再也坐不住,如果SEC批准了此次申請,華爾街的精英投資者,還能選擇繼續觀望嗎?

“華爾街”的轉變

回顧華爾街的發展歷史,它是財富的搖籃,也是“金錢與慾望的中心”,近代美國的金融危機幾乎都起源於華爾街。對此,美國有一個古老而充滿敵意的笑話說:華爾街是這樣一條街,它的一端是一條河,另一端是一座墳墓。” 曾經在當地人的心目中,華爾街不過是一個金錢的遊戲場所。 直到近代,人們對華爾街的印象才有較大改觀。

儘管當初人們對華爾街的印象極差,但並沒有阻礙華爾街在金融界的發展。如今,華爾街已經跨越了國界,成為美國資本市場乃至金融服務業的代名詞,這就意味著華爾街本身具有巨大實力,因此,它在整個國際金融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華爾街的繁榮發展似乎與加密貨幣有著相似的發展歷程,從被人排斥到如今的極高的地位,一步步經歷坎坷,才逐漸走上巔峰。但目前的加密貨幣市場,還需要華爾街的精英人士推波助瀾。

初識的“懷疑”

加密貨幣最初進入人們的視野時,除了一些技術狂人和獨具慧眼的投資者以外,幾乎無人問津。大多數人都沒想到,過不了多久,加密貨幣就從名不見經傳發展到市值數億美元,快速成長為一個獨立的投資形式。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用10000個比特幣購買了2個披薩,那時他絕對不會意識到,不久後比特幣能震驚世界。2017年,比特幣價格達到近20000美元,是比特幣自出現以來的最高價格,那時候,10000個比特幣價值約2億美元,現在看來,這可能是世界上最貴的披薩了!

事實上,在2009年時,大量華爾街投資人已經注意到加密貨幣,並把談論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時尚。但初期,他們的態度是懷疑的,甚至是恐懼的。

例如,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曾認為:“比特幣比鬱金香產生的影響更大,未來一定不會有更好的發展,未來一定會有一些人在比特幣的交易中一無所有。”而當時,其他華爾街的頂級投資者及名人對比特幣的態度與Dimon的態度完全一致。

加密貨幣受“冷遇”

從2009年到2017年,華爾街對加密貨幣態度冷淡,這其中的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比特幣和加密貨幣並沒有本質的價值,只不過是詐騙而已,甚至不屬於監管的範圍。

一些華爾街的著名人士,如華爾街之狼-Jordan Belfort甚至認為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將最終被中心化政府代替。

華爾街對加密貨幣態度回暖

儘管很多人指責加密貨幣是短暫的騙局或者不過是泡沫而已,最終會走向毀滅,但自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以來到現在近10年的時間,加密貨幣市場目前依然強勢,因此“加密貨幣不過是騙局”的言論不攻自破。

實際上,現在世界上有幾千種加密貨幣,目前還在不斷增加,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很多公司發行IC歐,而不發行IPO,原因是IC歐籌集資金的速度更快。

SEC及世界其他政府機構意圖遏制加密貨幣發展,但現在這種遏制很大程度上已經消失。在美國,官方已經將加密貨幣劃分為需要繳稅的資金財產。人們對加密貨幣的恐懼逐漸消失、各國監管政策的明朗,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華爾街對加密貨幣的消極情緒。

擁抱加密貨幣成熱潮?

雖然華爾街不乏對加密貨幣領域心存顧慮的精英人士,如巴菲特等,但更多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積極態度正日益增加。很多有資歷的投資者和企業家,如風險投資人Mark Cuban、 Fundsrat全球顧問公司聯合創始人Tom Lee及social capital 風投資本創始人及CEO Chamath Palihapitiya等,都公開支持比特幣。

高盛新任CEO也已經表達了對加密貨幣的濃厚興趣,並稱高盛已經對比特幣和比特幣期貨有了清晰的規劃。另有消息稱,世界上最大的投資公司黑巖BlackRock也考慮開始投資加密貨幣。

就連知名交易所Robinhood,也開放了免費交易加密貨幣業務,有消息稱,紐交所不久後也可能提供加密貨幣交易,因此突然之間,華爾街和傳統投資領域就出現了大量對加密貨幣的樂觀情緒。這種情緒很可能會持續下去,並且有一天,華爾街會完全接受加密貨幣。

素材作者:Bryson Nobles

編譯+整理:UP團隊

Punch Line

人們購買鬱金香不是為了內在價值,而是期望價格無限上漲獲利。這種期望有人會願意出價更高的想法,就被稱為投資的博傻理論。

關於區塊鏈,我們只是比別人更用心了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