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30歲少婦被鏟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我們很難想象,一輛巨型的剷車從一個弱女子身上碾過是一種什麼感覺。就在上個月底,株洲醴陵30歲的王女士就遭遇了這場致命的車禍。

工地休息被剷車撞倒並碾壓

骨盆嚴重損毀,生命危在旦夕

上個月底,王女士坐在摩托車的座椅上休息,就在她後方有一輛長在作業的大剷車。而就在此時,危險正在向她靠近......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突然,嘭的一聲,我就從摩托車上摔了下來!”王女士回憶說,而此時,剷車並沒有停下來,直接向她壓過來,巨大的輪胎正好壓在了她的下身。劇烈的疼痛使她無力喊叫,不一會兒,她就暈死過去了。

事故發生後,她被送往醴陵當地醫院搶救,但是由於病情危重,當地醫生建議轉到株洲市中心醫院救治。

當王女士送到株洲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時已經處於休克狀態,經過輸血、輸液等抗休克搶救治療後,生命體徵逐漸平穩,性命暫時保住了。

但王女士骨盆骨折損毀嚴重,左側半骨盆骨折向上移位約5cm左右,左側下肢短縮近5cm,雙側骨盆周圍軟組織挫傷並潛行遊離剝脫。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創傷骨科主任張錫平介紹,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創傷,也向來是骨科最棘手的骨折之一。這是因為其周圍血管豐富,又包裹著眾多臟器,一旦治療不當,極易導致畸形癒合、神經損傷等併發症,為臨床的後期治療帶來極大困難。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面對王女士的病情,張錫平主任緊急召開疑難病例討論會,認為她儘管目前生命體徵暫時平穩,但骨折移位明顯,骨盆周圍軟組織損傷嚴重,隨時再次出現大出血的可能,需要儘早手術固定骨折,穩定骨盆,恢復肢體長度,並且越早手術,骨盆移位解剖復位的可能性越大。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另外,王女士雙側骨盆周圍軟組織挫傷並廣泛潛行遊離剝脫給手術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傳統的切開手術需要在骨盆處做多個長度約10cm左右的手術切口,術後軟組織感染的幾率非常高,並且軟組織感染可能進一步向盆腔廣泛擴散,後果不堪設想。

手術方案確定,卻少了一張200萬的手術床

張錫平主任等手術團隊經過仔細分析王女士的影像學資料後,想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陳華教授團隊發明的骨盆微創復位架系統輔助下為患者實施骨盆微創治療。但此係統目前只有國內少數幾家大型醫院有。

張錫平主任通過多方聯繫,終於聯繫上了陳華教授,並和他詳細說明了王女士的病情。陳華教授瞭解後也認為患者病情嚴重,需要儘快手術,並且完全可以使用他發明的骨盆微創復位系統。

但問題來了,該系統需要一張特殊的全透視碳纖維手術床來固定,該手術床價值約200萬,而醫院暫無與之匹配的全透視碳纖維手術床。

自制手術床解燃眉之急,連夜手術只為與死神賽跑

由於該病例的特殊性,越早手術,患者圍手術期風險越小,對患者術後恢復越有利。正當張錫平主任一籌莫展的時候,陳華教授提出可以提供一張該特殊手術床的設計圖紙,請當地木工用木頭做出一張相同尺寸的木質手術床,同樣可以滿足手術需求。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很快,張錫平主任的微信就收到了陳華教授發來的手術床設計圖紙。時間就是生命,張錫平主任聯繫醫院後勤科找來木工,利用一天的時間就將這張特殊的木質手術床製作完成。一切準備就緒後,陳華教授連夜從北京坐飛機出發抵達長沙,到達株洲市中心醫院已經是凌晨1點。

顧不上舟車勞頓,陳華教授和張錫平主任以及麻醉科、手術室等手術團隊立即進入手術室為王女士實施手術。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在陳華教授的悉心指導下,手術團隊歷時2個多小時順利為王女士完成手術。術後複查骨折復位固定非常滿意,手術創傷極小,只有四個不到1cm的釘道口。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後記

經過十多天的術後精心治療和護理,目前,王女士恢復良好,面對小編的採訪,她向創傷骨科的醫護人員豎起來大拇指。

湖南30歲少婦被剷車碾壓下身慘不忍睹,北京專家連夜赴湘救急!

她說,沒有這些沒日沒夜搶救患者生命的醫務人員,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享受這美好的生活了。

張錫平主任介紹,骨盆骨折是一種非常嚴重外傷,佔骨折總數的1%~3%,多由高能外傷所致,半數以上伴有合併症或多發傷,致殘率高達50%~60%。最嚴重的是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臟器合併傷,救治不當有很高的死亡率,可達10.2%。

骨盆微創復位架系統能夠實現精準復位和維持,手術創傷小,痛苦小,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能夠早期讓患者進行康復及功能鍛鍊。這項新技術的開展是“加速康復理念”的又一重要突破,必將為骨盆骨折患者帶來福音。

遇到難題,想方設法,不遠千里,半夜奔赴“戰場”,只為即將熄滅的生命燭光重燃希望。請為這群為生命而奔跑的醫務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