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足球是否在06年世界杯之后一直很难再崛起,为什么?

伤ζ幻城


这和意大利的经济不景气有很大关系,曾经的意甲有小世界杯之称,当时意甲七姐妹冠军之争也非常激烈,而最近几年我们明显能感觉意甲没落了,除了尤文在欧冠上还具备一些竞争力,勉强为意甲充充脸面,其余的球队真是星味不足。尤其是意大利最近几年缺少本土球星,维拉蒂在意大利就算是最有名的现役球星了,但是在整个欧洲也就勉强算二线的球星。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甲最近几年青训有点青黄不接,足球人才凋零,很多小俱乐部都濒临破产,或者严重亏损,投资人对俱乐部的投资越来越少,很多青训学校消失,意甲的商业开发也远远落后于英超和西甲,一些刚刚踢出点名气的球星都纷纷离开意甲,高水平球员流逝严重也导致意甲水平下降。一个国家的联赛和青训如果都不好,国家队成绩不理想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还有意大利的足协似乎也没什么钱,意大利那么多世界名帅不请,居然为了便宜签了文图拉,这也导致意大利从1958年以来第一次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随着今年夏天尤文大肆引援,并签了当红球星C罗,相信这也会引起更多的人关注意甲,但短期来看想要恢复昔日小世界杯的荣耀,还需要时间和经济的支持,意大利足球短时间很难走出现在的困境。


有事没事聊体育


2006年意大利世界杯夺冠之后,意大利足协主席在FIFA例会上曾经自豪地发言声称,意大利有6000万人口,但是却有着8000所全欧顶尖的足球学校,注册的职业与业余球员多达200万人,但在被本届世界杯小组出局之后,有调研员指出,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锐减到了120万人。反观拥有不到500万人口的哥斯达黎加,注册球员竟然超过20万。

“意甲七姐妹”之一的帕尔玛

与足球人口锐减相互印证的是,当年虎视万里、盛极一时的意甲,号称小世界杯,七姐妹各领风骚,但其背后却是意大利各路传统财阀手持钞票的身影。比如莫拉蒂家族的国际米兰,贝卢斯科尼的AC米兰,牛奶巨头帕尔马,零售巨子拉齐奥,菲亚特的尤文图斯……其中涵盖了各种传统黄金产业,包括石油、旧媒体、汽车、零售,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旧产业纷纷遭遇巨大滑坡,大部分俱乐部不得不打包出售,典型的例子就是米兰双雄,如今均掌握在外来户手中,命运不由自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资本无论贵贱,只分大小,倘若拥有强力资本的介入,小俱乐部翻身做大也不过是瞬息之间,比如切尔西,又比如曼城。可惜的是,当年意甲最为鼎盛的时期,意大利的传统财阀们完全将意甲视为自己手中的禁脔,通过自己的影响力禁止国际资本的介入。在2000年初意甲还风生水起的时候,各路资本纷纷准备杀入意大利分享蛋糕。但各路传统财阀根本看不起那些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暴发户,拒绝合作,认为这些暴发户会摊薄了自己的利益。结果这些被拒之门外的资本只能退而求其次跑去英超和西甲,直接将这两个联赛发展成了世界前两大联赛。曾经的世界第一联赛意甲却变成了一潭死水,到了今日,各大球会的主人们苦求着各路国际资本的合作,但意甲联赛的经济效益已是大不如从前,积重难返,完全让资本大鳄们提不起任何兴趣。

更为可悲可叹的,意大利的国家机构,常年以官僚作风和刚愎自用而著称,在他们看来,意甲是属于意大利自己的摇钱树,一旦有利可图,则会坚决下手,毫不手软。一个典型的难以想象的例子就是,在最近几年里,意大利才有了那么寥寥几个俱乐部拥有了自己的球场,而在此之前,政府宣布体育场必须公有,即使是尤文图斯和米兰双雄这样的老牌俱乐部,都只能租用政府的球场进行比赛。由此带来的管理上的不便无需多说,很多老球迷都应该记得,当年繁花似锦的意甲联赛,球场上星光闪耀,但是一群超级巨星却不得不在如同菜市一样的泥泞草地上踢球,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由于本地传统财阀的把持和国家机构的官僚作风,意甲联赛在最为黄金的年代虽然名气极大,却没有能够由专业人才将这份名气进行有效的商业开发,而同一时期悄然崛起的曼联,以及后来亦步亦趋跟上的切尔西、皇马、巴塞罗那等俱乐部,都非常注重俱乐部的品牌效应,在全球各个地区都进行了非常成熟的商业开发。

一个显著的对比就是,在意甲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的时候,当时的欧洲豪门联合成立了一个名为“G-14”的民间机构,主要目的在于抱团争取权益。但在G-14内,会有着多项商业合作开发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则是美国战略和亚洲战略。

在那之后,曼联、巴萨皇马与米兰双雄,频频在美国和亚洲进行巡回友谊赛表演。英格兰与西班牙的巨头们,往往有着成熟的商业开发机会相随,友谊赛开始之后,宣传访谈、周边商品店和球迷组织一应俱全。而反观米兰双雄,在全球经济走势最为良好的中国鸟巢进行的意大利杯决赛,最后就仅仅只是一场比赛而已。

如此一来,英格兰和西班牙的超级俱乐部,在经济上已经跳出了本国的基本盘,在全世界培养新球迷,也有全世界的球迷为之造血,形成了良性循环。而意大利俱乐部,虽然首开高额转会投入引发市场关注的先河,但是却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没有能够将关注变现成为俱乐部的实力底蕴,最后被意大利经济拖住,一同沉入深渊。

经济的衰败对意大利足球的影响,除了直观可见的联赛逐渐破落之外,还有着更为严重的、慢性的、恶性的,对于青训的破坏。

2006年,意大利依靠着皮尔洛、布冯、卡纳瓦罗和托蒂拿到了世界杯冠军;2010年,意大利还是只能去依靠皮尔洛、卡纳瓦罗和布冯;甚至到了2014年,意大利依然是只能依靠皮尔洛和布冯。我们固然可以说老将们的竞技状态维持得极好,但赤裸裸的真相却是,后续并没有能够接替重任的年轻人。

除了注册球员的不断减少,意大利曾经引以为豪的顶级足球学校,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足球学校的资方频频撤资,不少硕果累累的足球学校因此缩减规模甚至破产,据《米兰体育报》披露,隆巴底一个大区5年内就减少了246家足球学校。而今日的意大利,足球学校的数量比起鼎盛时期来,足足要少了25%之多,更不用提他们之中有9成甚至都无法招到足额的学员。

为何?很简单的道理。主干强才枝叶蔓,在早年意甲鼎盛时期,这些足球学校能够源源不断为意大利的职业俱乐部提供青训人才,俱乐部愿意为这些后备力量掏出几十甚至上百万的培训费。这些资金能让学校添置设备、聘请人才、加强医疗,可是现在,意大利大部分职业俱乐部自己都嗷嗷待哺,又如何有更多的闲钱管理青训呢?

当意甲低迷,各队都在降薪的情况下,想要成为球星们的孩子自然就会越来越少。何况在几年前,孩子们接受足球5-6年培训所需的花费,大概是8-10万欧元,是意大利工薪阶层能够负担的。然而今日的意大利,民众生存艰难,养家糊口都已不易,这笔学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异于是天价数字。

按照道理来说,专属于俱乐部的青训,不管是培养成本还是归属感、忠诚度都会优于买来的外援,但青训的整体先期投入就是一笔巨资,相比之下,直接从南美、东欧甚至是非洲、亚洲国家挖掘青训半成品,省事又省钱,对于经营艰难的中小俱乐部来说,算是一种迫于无奈的生存选择。

在过去几年里,意大利足协曾有人试图改变现状,学习德国开启扶植青训的政策。例如在足协任职的巴乔,就希望批下300万欧元资金,为意大利80万名“踢野球”的孩子建立视频档案,方便他们进入职业队。蓝图虽好,可奥委会一句资金不足,无限期搁置,巴乔也因此愤然辞职。

除了金钱原因,青训的失落也有着一定的历史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欧洲青训最为成功的西班牙、法国和德国,后面两个国家青训的成功经验当中,不可避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外籍移民与归化少民的大量加入。人种的多样性带来的是球场上更多的可选择的技战术思路的变化,也是球场下廉价的青训原料来源。然而,意大利作为欧洲大陆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文化上有一定的排外性,本来就不太容易接受外来人口,更何况因为历史遗留关系,意大利在非洲也没有能够留下什么海外殖民地,非洲外援们想要通过亲属关系以意大利为跳板取得欧盟国籍,相比起其他国家,则困难了许多。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也不是万能的。同样是出于经济危机重灾区的西班牙,在这些年来,足球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青训也是有声有色、欣欣向荣。因而完全将意大利足球的衰落全部归罪到经济的问题上,似乎也不完全正确。

在经济之外,传统的意大利足球哲学思想会不会也是如今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之一呢?自从波佐以来,到贝阿尔佐特,再到萨基、卡佩罗、里皮,所有的意大利教练秉承的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战术与阵型、集体与纪律。受此影响之下,青训对年轻球员的选育自然就更多的以阵型、空间阅读和纪律性为主。我们在国际比赛上经常可以看到,意大利队在比赛当中的时候,整体阵型保持得相当出色,全队11个人,在移动的时候几乎经常能够做到同步和同调,这也是意大利队在个人能力并不算出色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屡胜强敌的原因之一,代表作就是2012年欧洲杯对德国的胜利和2016年欧洲杯对比利时的胜利。

然而,良好的战术素养只能维持球队成绩的下限,要真正对冠军发起冲击,值得依赖的依然还是那些天才的球员。回顾意大利队的历次夺冠,哪次没有天才球员的灵光一闪?

意大利足球的青训过于重视战术与纪律性的培养,忽然了球员本身的天赋,特别是有球技术,其实是舍本逐末的行为。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意大利足球可是欧洲拉丁派最为杰出的代表,诞生了无数的进攻大师。

然而我们回顾过去,内斯塔、卡纳瓦罗这样单兵防守能力极强的防守者,没有了;因扎吉和胡布内尔这样特点极其鲜明的射手,没有了;巴乔、托蒂和卡萨诺这样灵气四射的9号半,也没有了。谁又敢说,固步自封、僵化的培养人才机制就一定与与意大利足球人才的断流没有着一定的联系呢?

时光飞逝,过去意甲联赛的华丽雍容仿佛仍在昨日,但沧海桑田,如今却是个连米兰双雄都只能艰难度日的年岁。虽然尤文图斯靠着母公司的良好经营,依然高举着意大利足球的擎天大旗,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岂能长久?

意大利足球,还会有复兴的一日吗?我们且拭目以待吧。


一缕阳光920423


意大利足球不是在2006年“电话门”以后“一夜之间”衰落,而是从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有了下滑的趋势,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世纪之交还能强撑几年,“电话门”只是压垮意大利足球的最后一根稻草。意大利队获得2006世界杯,其实是因为以前的底子厚,毕其功于一役,迎来最后的辉煌,但事实上,世界杯之后,意大利足球的老本已经吃完了。八九十年代意甲是“小世界杯”,巨星云集,金球奖得主众多。不过其实是俱乐部靠背后财团强行砸钱买人,意甲各大豪门的“军备竞赛”,看着热闹,但俱乐部本身是不具备营收能力,人气高如AC米兰,哪怕在巅峰期时候的商业开发,也是一塌糊涂,更别说意甲其他球队了。

那时候大家只顾着砸钱买人,也不重视青训,意大利足球场的归属权也不在俱乐部本身。球场设施老化,球队营收手段有限。到了新世纪,拉齐奥,帕尔马和佛罗伦萨等足球队先后遭遇债务危机,大家没钱买人,又没啥好青训,靠什么补充后备力量?“电话门”事件以后,意甲更是威信扫地,对于当红足球巨星的吸引力很低,反而一直流失球星。2006世界杯之后,2012欧洲杯意大利队其实也打进决赛,但总体来说,意大利足球确实大不如前——2010年和2014年世界杯都是小组出局,2018世界杯预选赛就直接说拜拜了。不过最近两年的意甲有复苏的趋势,除了尤文图斯的强势,国际米兰,拉齐奥,那不勒斯和罗马等足球队也在逐步回升,也吸引了C罗这样的顶级足球巨星前来。也许意大利足球会迎来下一轮的崛起,意大利获得世界杯冠军的23人,你还能认出几个?


绿茵守望者


意大利足球的没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一条的就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曾几何时,意甲联赛被称为小世界杯,那个时候是意大利足球最为繁盛的一个时代。只不过,意甲的球队大多数都是老板投钱,在那个球员们普遍身价都在几百万的情况下还可行,到了现代,球员的身价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这让老板们无力承受。

而且,意甲球队的经营收入方面,首先很多球队都没有自己的球场,像米兰喊了多年的新建球场的计划,都是因为政府的原因无法实现。还有意甲的转播费用也远远无法与英超等主流联赛所比拟,意甲实力的衰退也在情理之中了。

意甲本身的实力已经在下降,而诸多球队在选择球员方面,也更多的使用外国球员,极大地压缩了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无法很好地达到锻炼的目的。再者很多在国内联赛中打出名气的球员,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赛事,选择出走国外,然而真正能够站住脚跟的,少之又少。更多的像是因莫比莱、切尔奇之流,在国外联赛转了一圈就匆匆踏上归途。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意大利球员的实力不济。

2006年之后,黄金一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一代却总是无法跟上前辈们的步伐,再加之意大利足球的环境导致整体收入的差异化,方方面面都加速了意大利足球的衰落。三届世界杯,只赢过一场小组赛,若想重塑辉煌,意大利足协的大佬们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小牛满分


主要还是经济问题,德甲,英超,西甲,法甲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要比意大利强,虽然足球运动的主体是球员,但是若该国经济下行,无论球队自身的经济实力,或是球迷的消费能力,或是联赛转播权、球队赞助、球衣冠名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削弱球队的消费能力,降低球员薪水,无力支付高额转会费。

巴黎,巴萨,皇马,曼城,这种现象级的球队并不能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的联赛水平,皇马是西班牙皇室的象征。巴萨也是因为加泰罗尼亚地区要独立,所以意识形态上要做到和皇马分庭抗礼。巴黎、曼城只是外国财阀的一种消遣或敛财工具。


Vincent阿木木


无论是曼联的92一代,巴萨为西班牙队大赛三连冠打造出的核心阵容,还是德国以拜仁和多特球员为班底的2014年世界杯冠军队,这些球员们都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而不是借着本土球员的身份养出来的。

意甲联赛质量的下降,优秀外援纷纷流向西班牙、英格兰等地,也直接导致了竞争的土壤,已经远远无法与小世界杯时期相提并论。而新一代的国内球员,显然不再有前辈们自我磨砺的环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只不过,对于根基深厚的意大利,他们,还有重来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