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上篇回顾

中我们见识了大学校园里那些具有极高游戏开发天赋的学生设计师,在柏拉图(PLATO)和DEC这两大主流计算机平台上开发出了早期各类游戏的雏形。其中有最早的棒球游戏,有文字冒险游戏的开拓之作,也有利用ASCII码进行画面表现的角色扮演游戏,甚至于在那个连计算机图形界面都没有的时代已经有了3D画面表现的多人飞行对战游戏,足以让族长我感受到来自于那个时代游戏开发者对游戏的那份热爱、执着和追求。

反观现在的游戏开发界,有些公司在各方面资源条件都很充沛的前提下仍旧开发不出具有灵魂的作品,空有一副光鲜亮丽的外表,实则就如绣花枕头一般内心是一堆污秽的杂草。随着家用电脑逐渐进入家庭,游戏开发也迎来了井喷期,更多的游戏设计者加入开发阵营,在交流技术的同时也为早期电脑游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之门。本篇将是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的最后一篇,族长我将向各位小伙伴重点介绍家用电子游戏主机的发展,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以米罗华奥德赛家用游戏主机的诞生揭开了第一世代游戏主机发展的大幕,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七十年代游戏业扛把子米罗华的奥德赛系列游戏主机问世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Magnavox ODYSSEY

在前几篇的电子游戏发展史中我们已经多次提到了米罗华奥德赛主机,的确,想要完整了解电子游戏发展历史的话是不可能跳过这台主机的,它就像是标杆,是灯塔,指明了家用游戏主机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奠定了游戏主机最经典的游玩方式和体验。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米罗华奥德赛家用主机全家福

在介绍这台主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台主机的生产公司——米罗华(Magnavox)。米罗华这家公司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家不折不扣百年老字号。早在二十世纪一零年代,曾经任职于联邦电报公司(Federal Telegraph Company)的彼得·L·詹森、埃德温·L·普里汉姆和金融界的理查·奥康纳三人在加州纳帕成立了一家专门生产电话听筒组件的公司,而到了1917年,公司改名为米罗华,主要研发和经营通信领域方面的产品。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联邦电报公司早期员工合影

这个时候欧洲正处于一战的战火之中,不久后,米罗华公司开发出的具有抗噪和防水功能的话机供前线作战使用并得到了一致好评,还为1919年美国威尔逊总统的演说提供过扩音设备。由于在公共广播领域与AT&T竞争处于不利地位,米罗华将业务转向了无线电和留声机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产各类型喇叭也成了米罗华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米罗华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和销售能力,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就生产了历史上第一批等离子显示屏,当初这种显示屏主要在大型计算机上使用。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1928年米罗华公司生产的扬声器

1972年米罗华发售了历史上首款家用游戏主机,为其在游戏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74年米罗华被飞利浦收购,自此这家公司推出的产品都挂上了飞利浦的名称,例如1978年发售的奥德赛下一代游戏主机一般都被称为飞利浦奥德赛。到了八十年代米罗华主要生产电子打字器等产品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而再往后就慢慢以贩售家庭影视娱乐设备为主了,直到现在。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飞利浦米罗华Logo

米罗华公司介绍完毕,回归正题。米罗华奥德赛游戏主机是由家用游戏主机之父的拉夫·亨利·贝尔(Ralph Henry Baer)团队所设计发明的原型机“棕盒子”演变而来,将“棕盒子”改造和包装后与1972年8月正式发售,首批生产了五万台,当初的市场定价为100美元一台,主机配有光线枪,而游戏储存于印刷电路板之中可以进行更换。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棕盒子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米罗华奥德赛

100美元一台的游戏主机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作为一款电子娱乐设备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来让消费者买单是米罗华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事实上,米罗华公司的销售策略相对严格,只允许授权经销商进行销售,再加上这款游戏主机必须要在米罗华公司生产的电视机上才能使用,这都成为了阻挡其销量的诸多因素。在奥德赛主机发售的1972年,米罗华公司一共生产了近14万台,但是当年销售量却只有不到10万台,1973年初公司再生产了将近3万台。此外,米罗华公司采取了全球化发售的策略,在12个国家发售了奥德赛主机,包括澳洲、比利时、法国、德国、希腊、以色列、意大利、苏联、西班牙、瑞士、美国和委内瑞拉。配合销售力度的不断增强,米罗华还推出了大型广告计划,在多方因素的刺激下,1974年这款游戏主机销量达到了顶峰,卖出了将近15万台,初代奥德赛游戏主机从发售到停产一共销售了约33万台左右,1975年后为了向后续奥德赛系列主机让路,初代停止生产。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米罗华奥德赛家用主机海报

米罗华奥德赛主机向世人展现了电子游戏的魅力和潜能,但是这台主机不能算十分成功的产品,由于公司策略导致没有专注于新游戏的开发,也没有进一步改善其功能,更没有推出廉价的改进版本,所以奥德赛主机上的游戏在1972到1975年间几乎没有得到比较像样的更新替换。总计共有28款游戏在初代米罗华奥德赛主机上推出,其中13款是随主机一并发售。10款为独立发售,1款为玩家填写回函后赠送,有4款随光线枪一起发售。这28款游戏大部分为早期拉夫·亨利·贝尔及其团队开发的,主要以体育类游戏为主,如《乒乓球》、《滑雪》、《网球》、《美式足球》等 ,后期也有经典作品的移植作,如《星际旅行》。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网球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美式足球

从1975年开始,米罗华发售了一系列奥德赛主机,更新频率之快,间隔之短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些主机外观样式相近,游戏内置且相似,每个改款只不过是有着一些硬件和游戏性上的细微差别,而在这个游戏主机刚推出的时代,游戏机的贩卖大多都还是停留在贩卖普通玩具的理念之上,历史会证明这种销售方式也是不会长久的。

1975年发售了奥德赛100,采用4颗德州仪器芯片,内置2款游戏(网球、曲棍球),设置了简单蜂鸣器作为声效(相比初代这是一个进步)。同年,在原奥德赛100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后推出了奥德赛200,新增了第三款游戏(壁球),同时主机设有可以转换2人或4人游戏的按钮,新增了非数位式的计分程序,其他方面与奥德赛100相同。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奥德赛100、200、300、400、500

1976年发售了奥德赛300,采用德州仪器的AY-3-8500芯片,这款主机内置的游戏与奥德赛200相同,但是新增了三个不同难度等级(初学者、中等、专家)。奥德赛300与同期发售的Coleco公司产品Telstar游戏主机成为了直接竞争对手。还是在1976年,发售了奥德赛400,这款主机仅仅在奥德赛200的基础上新增了一枚芯片以满足数位式计分程序的使用,其他方面几乎与200机型相同。1976年真是热闹的一年,米罗华公司又推出了奥德赛500游戏主机,这款设备与奥德赛400基本相同,但是增加了一个卖点,就像使用特别的图像使玩家控制的游戏人物不再是一个方块,而是简单的人形,同时米罗华宣称主机有第四款游戏(美式足球),除此之外,新增球速的控制也是一个改进。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奥德赛2000

1977年,米罗华发售了奥德赛300的升级版奥德赛2000,这款主机改进之处在于可以同时让2位玩家各自使用一个旋钮操作游戏,不像以前需要使用3个旋钮来控制,除了传统的3个游戏之外,还新增了练习用1人壁球。没过多久,还发售了奥德赛3000,在2000机型的基础上新增了篮球、美式足球及Gridball,同时还设置有1人壁球和篮球的练习模式,进一步扩充游戏阵容,这款游戏主机的外观也不同于以往,进行了全新设计。1977年还没有过去,米罗华又发售了奥德赛4000,这款主机包含了7款不同的游戏,分别为网球、曲棍球、排球、篮球、拳击、坦克和直升机,加上对这些游戏的不同设置,可以演变为24款游戏,同时可以提供给4名玩家同时游玩,也可以单人与电脑进行比赛。集成了难易度设定、球速设定和暂停游戏的功能。所使用的德州仪器AY-3-8600芯片可以让游戏画面呈现彩色而非传统黑白画面。后续还有奥德赛5000机型,但是这款主机并没有正式推出。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奥德赛5000海报

1974年飞利浦收购了米罗华,而从那时起在欧洲发行的奥德赛游戏主机均冠以飞利浦商标。1976年在欧洲发售了飞利浦奥德赛200,与传统的奥德赛200是一样的机型。1977年发售了飞利浦奥德赛2001,这款是奥德赛4000的飞利浦版本,与4000机型所不同的是控制器有区别。1978年在飞利浦奥德赛2001机型基础之上发售了2100机型,这款主机外形与2001完全一样,但内置使用了美国国家半导体的MM-57186N芯片,内置6款游戏并设置有这几款游戏的变种,总数也达到近三十款之多。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飞利浦奥德赛200

1978年米罗华发售了初代米罗华奥德赛的正统次世代主机版本米罗华奥德赛²,也称为飞利浦奥德赛²或Videopac,这款游戏主机已经属于家用游戏主机第二世代的范畴,后续讲到第二世代的时候会重点介绍。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飞利浦奥德赛²

在1975到1978年间,米罗华奥德赛一共发售了十多款游戏主机,这些游戏主机上的游戏大体相同,主机间的区别也不是很大,频繁更新游戏主机硬件设备在当时看来会给玩家造成比较大的困惑,我到底应该买哪一款?同时类似的主机也成为了不同机种同质竞争的罪魁祸首,米罗华公司不注重新游戏开发,不注重游戏体验反复炒冷饭的公司注定会在后来与雅达利的竞争中直接落败,想想现在的卡普空和当年的米罗华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没错,我就是最早的无线游戏机”——TV Tennis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EPOCH TV Tennis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EPOCH TV Tennis

在米罗华不断更新自家游戏主机型号的时候,大洋彼岸的日本也在1975年推出了自己的家用游戏主机,这款游戏主机由EPOCH制造,于1975年9月12日发售,这款游戏主机只有一个游戏《乒乓》,所以游戏主机就叫“TV Tennis”,是不是非常地简单和粗暴。当时的日本是没有制造游戏主机及开发游戏的技术能力的,所以这台“TV Tennis”由业界大佬米罗华提供技术支持,《乒乓》游戏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也多次提到过,这里就不多赘述。值得拿出来一说的是这款日本制造的游戏主机居然是通过无线方式将游戏画面传输给电视机的,这在当时好先进啊,可以摆脱视频线的限制。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游戏主机发射特高频电波,而这种电波电视机通过天线是可以直接接收到的。无线是实现了,不知道辐射是不是非常大?“TV Tennis”游戏主机总共贩卖了1万台,在游戏市场也没有其他特别大的影响。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Epoc Cassette Vision

EPOCH这家日本公司是一家老牌的玩具与电子游戏公司,在1975年发售“TV Tennis”游戏主机显然也是看好了游戏市场的光明前景,而到了1981年,它还推出了第二世代游戏主机Cassette Vision,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又是《Pong》,只不过这次带上了“Super”——雅达利的第一款家用游戏主机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SUPER PONG

《街机的黄金岁月篇》中我们重点介绍过雅达利和它街机版的《Pong》,也知道了《Pong》这款游戏的由来,而在七十年代,大街小巷街机版《Pong》的风靡和米罗华奥德赛主机的面世让精明的雅达利缔造者诺兰坐不住了,榨干《Pong》最后的那一点剩余价值成为了他最想要做的事情,于是在1975年12月,雅达利的第一台家用主机Super Pong发售了,这款主机只能玩四款游戏,而这四款游戏和《Pong》都比较类似,主机外观就是一个盒子加两个旋钮(那时候很多游戏主机大体这个模样),街机《Pong》的成功也使其带来了不错的家用机版销量,总共贩卖了15万台也让米罗华这位当时的业界大佬有了一丝压力,虽然每卖一套《Pong》诺兰都要支付版权费用给米罗华,但是雅达利的快速成长确实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了。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SUPER PONG

英国公司也来凑热闹——Binatone TV Master系列主机的发售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Binatone TV Master

1975年的游戏主机竞争格外激烈,这一年,世界范围内的多家公司都发售了自己的家用游戏主机,都想要在游戏市场里夺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美国和日本的游戏公司以外,英国的一家电信行业的公司也加入了竞争,发售了自家的TV Master系列游戏主机,而这家公司就是Binatone。这是一家1958年成立的电信公司,主要在欧洲进行电信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且在音视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975年发售的Binatone TV Master系列游戏主机和奥德赛系列类似,也有很多款主机。这些机器内置的游戏都很类似,就不一一展开叙述了,由于销量少,所以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Binatone TV Master MK8

又一个游戏机高产大户——COLECO Telstar系列主机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COLECO

Coleco公司的Telstar游戏主机从1976年开始发售,短短三年间一共发售了14款Telstar游戏主机,这样的发售频率一点都不逊色于米罗华,而当时的米罗华奥德赛系列主机的最直接竞争对手也就是Coleco公司的Telstar系列。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Telstar

这14款Telstar主机不一一详细描述了,用列表方式罗列给大家。

1. Telstar,1976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

2. Telstar Classic, 1976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

3. Telstar Deluxe, 1977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

4. Telstar Ranger, 1977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回力球、射击、飞碟射击

5. Telstar Alpha, 1977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回力球

6. Telstar Colormatic, 1977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回力球

7. Telstar Regent, 1977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回力球

8. Telstar Combat!, 1977年发售,游戏内置决斗(Combat)、夜战(Night Battle)、机器人战斗(Robot Battle)、迷彩决斗(Camouflage Combat)

9. Telstar Galaxy, 1977年发售

10. Telstar Gemini, 1977年发售,游戏内置四款弹珠台游戏和2款射击游戏

11. Telstar Arcade, 1977年发售,游戏内置网球、赛车、拔枪快射和其他卡带游戏

12. Telstar Sportsman, 1977年发售

13. Telstar Colortron, 1978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回力球

14. Telstar Marksman, 1978年发售,游戏内置曲棍球、手球、网球、回力球、射击、飞碟射击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Telstar Arcade

这14款游戏主机设备中,大部分都是游戏内置,而只有1977年发售的Telstar Arcade属于街机性质,而这款主机是通过游戏卡带来游玩的。这样的集中发布游戏主机也让Coleco公司占有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所有Telstar主机的总销量大约为一百万台。

“肃静,回避,大魔王任天堂来啦!”——Color TV-Game系列游戏主机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任天堂Logo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任天堂大楼

任天堂自山内溥掌门以来经历了大胆的革新,在开拓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前提下还积极努力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潮流,早在五十年代,任天堂就已经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展开合作,进行着全球化的贸易与销售,其中就有迪士尼。1969年任天堂成立游戏部门,积极拓展创新玩具游戏市场,而这期间的主要功劳要归功于1965年加入任天堂的横井军平。1975年时当山内溥看到美国电子游戏市场一篇繁荣景象时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让公司良好发展的绝佳机会。随即他就与米罗华公司展开谈判,获取了生产销售类似米罗华奥德赛主机的授权,由于公司并没有机器设备来制造游戏主机,山内溥又与日本三菱电机达成了合作协议,帮助任天堂进行主机生产。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山内溥(1927-2013)

1977年6月1日,内含6个简单球类游戏的家用游戏机“Color TV Game 6”发售,一周以后,随机又推出了内含15个游戏的Color TV Game 15。这两款主机前后一共销售了一百万台。这两台游戏主机的热卖让山内溥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地选择在游戏行业里进行深耕。到了1978年Color TV-Game Racing 112开始发售,主机包含一个方向盘,内置112款俯视角赛车游戏,发售价格为12800日元,由于这款游戏主机内容太过单一,销量只有16万台。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任天堂早期家用主机合影

前三款游戏主机的生产和销售让任天堂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开发方面的经验,于是乎在1979年,任天堂推出了第一部完全由自家研发的家用游戏主机Color TV-Game Block Breaker。这台游戏主机的游戏内容为雅达利开发的街机版《打砖块》(Breakout),当时售价为13500日元,由于第一次研发游戏主机并没有预期那么顺利,开发时间也超过预计,而最终销量也只有大约40万台。其实这个销量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日本市场由于远离美国的缘故,给任天堂创造了机会,没有美国市场那样的激烈竞争使其产品可以更容易进入到普通大众的家庭之中。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Computer TV-Game

任天堂发售的最后一部Color TV-Game系列游戏主机为1980年发售的Computer TV-Game。这款游戏机主要用来进行黑白棋(奥赛罗棋)的对战游戏。由于基板采用了和街机相同的型号,因此规格上与前几款有着较大区别,再加上笨重(2公斤)的外表和高昂的售价(48000日元),销量为任天堂史上最差。由于发行量少,物以稀为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这款主机在收藏界拥有了崇高的地位,是收藏人士趋之若鹜的上品。

“主机卖不动我也没办法”

整个七十年代的十年中,家用游戏主机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从第一台游戏主机的问世到同类产品充斥市场,短短几年之间游戏主机、游戏公司的竞争就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随着技术进步,游戏理念的加强,在七十年代中后期也开始有了第二世代家用主机,但是主流还是停留在第一世代游戏设备上。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以及人们对类《Pong》游戏不再有了兴趣,老式家用主机并不好卖,那些刚杀进游戏制造领域的公司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发现他们的游戏主机刚上市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到了1977年,那些模仿、抄袭的游戏机厂商无利可图纷纷认赔出清,导致市场上充斥了各类老式游戏主机,这些家用主机的大量滞销导致市场第一次出现游戏机供过于求的局面。在那个跟风的年代,有些游戏公司本来就是抱着趁行情好捞一票走人的心态,当自己的游戏设备无法打开局面的时候,为了尽可能不亏钱或者少亏钱,清仓大甩卖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此时的游戏玩家们早就玩腻了《Pong》、《网球》等老式游戏,希望有更加先进、画面更好、可玩性更高的游戏出现,市场呼唤着更加先进的次世代游戏设备。有些公司看清了这种大环境和大趋势,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开始研发下一代主机,而大部分公司则放弃了游戏机业务黯然离开。市场总是公正的,当一种商业形态,一门生意在一个时间段内达到顶峰的时候,无形之手总会进行一些必要的干预和调节,对市场进行一些必要的清洗也是为了市场能够更好地良性发展,1977年家用主机市场到达顶峰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和衰退,这是经济规律的必然所致。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七十年代的街机厅一角

“我是强大的游戏机,为啥你要把我归类为第一世代?”

业界对于第一世代游戏主机的特征有一个很好的归纳:

1、 基于分立式晶体管的数字逻辑

2、 游戏是在主机上的固定元素间进行

3、 全部的游戏区域仅仅是单个画面

4、 游戏图像颜色单一(黑白或几种颜色的组合)

5、 没有音频输出或仅仅是单声道输出

6、 游戏主机没有CPU、内存、动态的转换场景、精灵图以及更加丰富的彩色图像

前面回顾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游戏主机基本上都符合以上的特征。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有疑问了,为什么没有提掌机部分,第一台掌上游戏机不也是七十年代就发售的吗?的确,七十年代后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掌上游戏机,但是因为掌机的快速发展期主要还在八十年代,所以族长在这里就先不介绍了,到后面的篇章一起和大家探讨。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Microvision掌上游戏机

七十年代家用游戏主机的发展历程我们总算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可以看到当一件新鲜事物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精明的商人就已经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了,山寨品不是新东西,而是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在特定的时间段就会出现,仿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坏事情,也能一定程度上繁荣市场经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仿制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如果不能加入自己独特的创新,那么终究会被历史所淘汰,游戏行业如此,其实其他各行各业也是如此。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小霸王Logo

曾经的小霸王带给了我们这些7080后非常珍贵的美好回忆,看到近期小霸王重返游戏市场的新闻说实话内心还是支持的,小霸王如果能够认清自己的实力、认清这个充满变幻的游戏市场,做好差异化,还是能从中获得不错的发展和进步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家公司乃至其产品没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和灵魂。希望小霸王能够涅槃重生,回归使命!就以这作为一个老玩家内心最诚挚的祝福来结束这一篇章吧。

电子游戏发展史之百家争鸣的1970年代(下)——游戏主机揭开序幕


下篇预告

在下篇《电子游戏发展史之辉煌的八十年代(上)——电脑游戏一点都不差》中我们要介绍的是八十年代家用电脑的快速崛起带来了电脑游戏发展的小高潮,以及商业网络的兴起使多人在线娱乐成为了可能这两部分内容,八十年代整个游戏领域将会越来越精彩,我们一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